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要是遇到“熊孩子”了,你该怎么办呢?



        我们是小孩的时候,肯定不是完美的小孩,但是应该得到爱与保护,当我们得不到的时候,刻下了生命的伤痕。

        我们是大人的时候,也不是完美的大人,但那伤痕不是教我们要刻薄报复,而是要拥有阻断它再次传递的勇气,所以更要为新一代的小孩们提供爱与保护。

        今天是国际“不打小孩日”,挺有趣的一个节日。

       从小到大,谁又没挨过打呢?

       去年说的是关于“小时候没少被父母一顿打”的糗事儿,今年聊点儿关于“熊孩子该不该打”的话题。

        这几天,相信大家一直都在关注这样一条新闻:

        独自出行的四川遂宁7岁男孩,在公交车上用脚踢了素不相识的21岁男青年郭某手背3下。郭某提起男孩由半空掼在地板上,又用脚狠狠地踩他的头。公交车司机及时报警,警察将打人者控制,依法对其作出治安拘留15天处罚,并处以罚金······

       本来是一起是非分明、针对未成年人暴力的社会治安事件,没想到事情在网络上的传播,却朝着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

        上网看了看,相关新闻下获得点赞最多的,竟然是“熊孩子该打,不过下手重了”、“犯贱遇上暴脾气的”、“虽说男的不对,但看得我特别爽”·······

        至于事情来龙去脉如何,男子暴起有无必要、算不算“防卫”过当,孩子伤情严重不严重、会不会留下后遗症等等,反而成了次要的。

       可是,就这件事本身而言,说孩子平时缺乏教养不是事实,要说打人者“情绪失控”也不是理由——他暴打孩子,一来孩子打不过他,二来孩子身边没有监护人,行凶者才得以肆无忌惮,以强凌弱。

       就算他是平时众人口中的“熊孩子”,就算他是缺乏管教或者教育不当的产物,但对孩子进行惩罚,也要遵循儿童心理和教育规律,避免体罚。

        乱贴标签,反映出成人对于如何教育小孩束手无策,只好采取简单粗暴的办法,“以暴制暴”。

       现在这个社会,“熊孩子”能闹,大人们也不安生。

       大人们本来就因为“钱难赚活难干”而浮躁,再加上对自家的孩子管教无方、应对失据、权威位置受挑战而倍感焦虑,对“别人家的孩子”痛打或使绊子,就成为发泄这种普遍的焦虑情绪的一个出口。

       这些现象的背后,其实是传统上“棍棒之下出孝子”、“不打不成器”的家长制作风的延续。

       假如放任这种态度,只会让儿童习得暴力解决问题的办法,一代代人将暴力复制和传递下去。

       我的看法是两种方式都有错,孩子该打,但孩子太小,打人也是犯法的,不值得。

       养不教父之过,真正该打的孩子的父母。

       现在的孩子被父母溺爱的太重,造成了很多的熊孩子。

       也是在遂宁,两个孩子在楼上往楼下扔砖头,砖头直接砸中一辆轿车,庆幸的是车里没人,但一番倍偿是免不了的;

       还有一个孩子因为看到电视推孕妇会流产,便把那黑手扔向怀孕的亲人;

       贵州一个10岁的小女孩看电视,因外边施工太吵,便割断了外边施工的安全绳······

        这些熊孩子的行为不可谓不过分,更过分的是孩子们满不在乎的态度,让人不禁心头一凉。

       “熊孩子”频频出现在新闻上,无疑会加强年轻人的厌恶的情绪。在网友、媒体不断的叙述中,似乎“熊孩子”真的是一个无恶不作的群体。

        现在的孩子无法无天,对正确和错误的事分不清楚,大人们忙碌赚钱,缺乏了对孩子的教育。

        有一部分家长把自己的孩子当个宝贝,自己孩子做一些违背社会道德的事也满不在乎,甚至侵犯到别人的隐私、安全时,也只会说一句孩子还小不懂事,跟孩子计较什么。

       “熊孩子”式的吵闹,只不过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必然会出现的。

        而成年人都是长大了的“熊孩子”,如果连孩子的一些过错,都不能包容,情绪也是像他们一样肆意发泄,危害只会比“熊孩子”更大。

        有家长朋友们可能会问,你觉得小孩完全不该打吗?

        诚然,绝对的不打在我们的生活中几乎不可能出现,也不会被一些家长接受。

        除去变态性的严重体罚,诸如新闻看到的老师用针扎小孩屁股,家长用藤蔓抽打孩子这种虐待性体罚。

        适当的体罚依旧是绝大多数家长的选择,因为孩子的自制力往往不够强,适当地对孩子实施一定的体罚,能增强他们的自律能力,督促他们改正错误,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习惯。

       对孩子进行体罚教育,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同时要考虑到孩子的身体心理的承受能力,把握好分寸和尺度,切不可经常使用,更不能把体罚演变成一种家庭或者校园暴力。

       除了用“打”的方式,可以在生活中和孩子制定一些有趣的“体罚”方式,也不失一种好的教育。

      1、用跑步、俯卧撑等替代措施:我们经常看到影视剧里的部队惩罚方式,俯卧撑准备,负重跑步等。其实孩子犯错,罚跑步也不失一个正确的选择。既锻炼了身体,也让孩子记得这种跑步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避免再犯错再被罚。

      2、做简易家务:采用洗碗、拖地之类的简易家务“惩罚”,自然的让孩子意识到错误,也训练了自理能力。

      3、让孩子自己制定“体罚制度”:让孩子自己把惩罚方式写在纸条上,下次犯错就抽签决定采用哪种方式。培养孩子的“自律”意识,让他知道没有自律就只能自食其果。

2018.4.30于山西运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一劳动节众人皆知,4月30日是什么节日你知道吗?
每一个熊孩子最终都死在了你的“不计较式”教育里!
小孩顽皮千万别打他们:体罚会让他们“成年后更有暴力倾向”。
为什么你的孩子知错不改?
惩罚与体罚的界限要明确,让教师的惩戒权“有法可依”
【申论备考】申论热点:教师不敢“言重”批评学生谁之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