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思亲如缕寄冬雨,三世重隔眼朦胧

       前两天因为住处的网络到期,忘了按时续费,网断了,公众号也停了几天。

       反正是没法上网了,索性放下手机拿起笔,翻出以前的文章,好一番的修补润色。

      前几天,大家都在拿李咏病故和金庸老先生去世说事儿,希望能帮自家提升一些业绩,再不济也能搏出一些流量来。

      大概是看淡了人世间的生离死别吧!我只是单纯在读与之相关的文字,去体会其中真真切切的思亲情绪

       想起自己还有一些关于爷爷的文字保存着,就摘录了一些分享出来,希望你多多少少能读懂一些……

      爷爷离开我们已近三十年,去世时享年97岁(金庸先生也不过94岁)。这样的高寿龄,即便是放到现在,在我们那一片都是最高的。

      可还是有很多老年人不认可。因为爷爷生于清朝末年,当时的户籍登记很不完善,具体的年龄早已无从查证,肯定是说小了,估摸着是过百岁的。

      邻家的李伯就这么跟我说过:自打我记事起,你爷爷就是个老汉,等我自己活成老汉了,你爷爷还是个老汉……

       认真地说起来,爷爷不算是我的亲爷爷。爷爷原本姓李,祖籍河南济源。

       他的壮年时期,正值民国之乱世,迫于生计四处漂泊,以给大户人家扛长工为生,后来定居在焦家涧村,经人介绍入赘焦家,才改了焦姓。

       但同年龄段的老人们,还是习惯地喊他“老李大哥”。

       后来,没有亲生子女的爷爷收留同样逃荒到本地的父亲做养子,并为父亲成了家,这才有了我哥和我,按规矩我们都随了焦姓。

       大凡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基本上都有一身“好苦”(能干活),爷爷更是如此。

       爷爷年轻时是怎样劳作的,我无缘见到。但我记得十五六岁那年,跟着爷爷到地里挖土豆。

       开始是我掌铣,刚挖了两窝,爷爷就把铁铣夺过去了,嫌我太慢,还老铲土豆。结果我只能蹲在那里拣土豆,现在想起来都挺“羞”的,幸亏当时附近没有别人。

       除了干活,爷爷还有许多的生活技能,至今想起都还是很有用的,可惜那时我们都只是听听而已,连皮毛都没学到。

       小时候生母有病,父亲又忙着大队里的事情,整天不在家。兄弟俩都是靠爷爷照看大的。

        我们也老是跟爷爷在一个炕上睡,常听他讲老年间的故事:有他亲身经历过的,也有那个年代的传闻……

       爷爷一生身体都很好,就是到最后那年的前半年,他还一直在院里拾掇菜地,种满各种蔬菜。

       只是到了冬天,天气原因加上本家大妈离世的打击,他逐渐的久卧不起。那几个月,也是我一直在跟前陪着他。

       过了年没多久,他就“老”了。

       记得,当晚刮着好大的风,第二天就下了一场大雪。

       至于我,从头到尾一直没哭!

2018.11.5于山西运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故事:放牛娃中邪大骂爷爷,父亲却跪地磕头,阴阳先生:他家欠的
培爷爷的鬼故事
老大失踪、老二战死、父亲疯癫冻死:一代人的命运,都藏在家风里
九旬老汉的七姓之家
【歪歌社团投稿作品】“创意投稿”谢自凡苏北大鼓《爷爷的考题》
养大的儿子成了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