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年后机器人将抢走五百万个工作岗位,我们准备好了吗?

Pepper机器人,可用于医疗保健、技术、教育、零售等领域。

纽约市第三大道和第58街的交汇处有一家麦当劳,乍一看去,它跟美国各地的麦当劳毫无区别。

但走进店内,饥肠辘辘的食客看到的不是收银员,而是一个“定制口味”服务亭,也就是一个触摸屏系统。

顾客不用跟任何人交流,就能自己搭配汉堡。

这种自助服务亭已使多少人失业?由于麦当劳向来不愿公开数据,确切数字很难得知。

“机器人学”一度是反乌托邦小说中的戏码,如今,它却将成为工业革命以来,最具颠覆力的技术变革。

机器人技术运用的“引爆点”已近在眼前,但对大部分发达国家而言,面对如此剧变,它们还没有做好准备。

机器人自动化每创造一份新工作,就会灭掉好几份旧工作。这种破坏是毁灭性的。

机器人自动化是一场不可避免的颠覆性浪潮,对于这一点,很多人都是认同的。

美国约有三分之二的人认为,未来50年,机器人将不可避免地接手人类的大部分工作。

但同时又有约80%的人相信,50年内,自己当前的工作“绝对”或“很有可能”会以当前形式继续存在。

不知何故,我们会觉得自己的生计必定安全。其实不然:未来几年,所有商业领域都会受到机器人自动化的影响。

例如,澳大利亚公司Fastbrick Robotics开发了一种HadrianX机器人,一个小时可砌1000块标准大小的砖块。

这活要是交给人类,可能两天都做不完。

2015年,旧金山初创企业Simbe Robotics揭晓了Tally机器人,称其为“世界上第一种全自动货架审计与分析解决方案”。

它会和顾客一起“逛”超市,确保货架上商品数量充足、各归各位、标价准确。

瑞典农业设备制造商DeLaval International最近宣布,它将在密歇根州的一个小型家族奶牛场,投放一种新型挤奶机器人。

借助该系统,奶牛什么时候高兴,就可以什么时候去挤奶。

美国机器人工业协会(RIA)是北美最大的机器人自动化倡导组织之一,从它发布的数据中,我们可以一窥未来职场。

仅2016年上半年,北美的机器人技术供应商就向世界各地的公司售出了14,583台机器人,价值8.17亿美元。

RIA还估计,目前,全美各地的工厂机器人数量超过26.5万台。美国的机器人使用量名列全球第三,仅次于中国和日本。

世界经济论坛在近期的报告中预测,保守估计,到2020年机器人自动化将导致15个发达国家净损失500多万个工作岗位。

机器人带来大问题

在一家雇佣机器人的店面,机器人正在接待选购手机的顾客。

机器人自动化的倡导者通常指出,大多数情况下,机器人不能自我维护,也不能自己编程。 

从理论上讲,这将创造出新的高技能工作,有利于技术人员、程序员和其他新兴的重要职位。

然而,机器人自动化每创造一份新工作,就会灭掉好几份旧工作。发展到一定规模后,这场颠覆将给就业市场带来毁灭性的冲击。

最理解这种矛盾的莫过于张敬兵博士,他是世界顶尖的机器人技术商业应用专家之一。

作为全球营销信息公司IDC的研究主管,张敬兵的研究课题就是,商用机器人技术将如何塑造未来职场。

即将到来的变革将危及数百万人的生计,但至于何种程度呢?张敬兵和团队共同编纂了《IDC FutureScape:2017年全球机器人发展趋势》预测报告,并给出了一个答案。

报告称,到2018年,近三分之一的在岗机器人将更智能、更高效,能与其他机器人合作,还能安全无虞地和人类并肩工作。

到2019年,30%以上的世界领先公司将设立“首席机器人官”一职;届时,世界各国政府都已围绕机器人与安全、保障及隐私,起草或实施了具体的法律法规。

到2020年,机器人技术行业的平均工资将上涨至少60%——但由于高级技术人员短缺,该领域将有超过1/3的职位空缺。

“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肯定会影响到低技能人员,这一点很遗憾。”张敬兵说,“我认为,他们不能指望政府出手,保住自己的工作。唯一的办法是接受再培训。一辈子做一件事已经不可能了。

与此同时,随着体感控制、传感器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发展,一种前所未见的机器人必将应运而生。

它们主要面向消费市场、靠双足直立行走、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与人类交互的方式也越来越复杂。

简而言之,这种前所未见的机器人就是当初科幻小说里才有的东西。

张敬兵说,企业若把握得当,这将是一个无与伦比的契机。

是时候改行了,可是接下来呢?

数以百万计的岗位都有危险,全球范围的就业危机正日趋浮现。

在此情形下,顺理成章的做法就是求助于教育,以此理解未来的机器人劳动大军,并做好准备。

在愈加不稳定的就业市场中,发达国家迫切需要更多的理工科毕业生,以保持竞争力。

近八年来,科学和技术成了白宫和公共舞台上的主角。

STEM教育是奥巴马政府的一块基石。在担任总统期间,他始终都在提倡STEM教育。

在奥巴马任下,美国有望在2021年前,培养出10万名STEM学科的新教师。

从美国大学毕业的工程师人数首次达到10万。美国31个州的高中都引入了计算机科学课,作为必修科目。

握着医疗注射器的机器人。

然而,在特朗普这个鲜少关注公共教育的亿万富豪上台之后,奥巴马的这套政策还能维持多久,只能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硅谷有话说:学位无用?

在硅谷,科技就业中的不平等现象严重,给它的公关造成了巨大的难度。

2016年5月,美国平等就业机会委员会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在科技行业中,西班牙裔从业人员只占到8%,非裔美国人仅占7.4%,而女性的比例仅为36%。

然而,这些数字并未撼动硅谷的整体形象。由于移动设备的普及,创业文化已成为美国加尔文主义勤勉工作观的最新实例。

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不是失业,而是大胆的创业者,是未来的行业领袖,追逐着无底洞般的风投融资,大胆地把握命运。

如今,好像人人都在开发应用程序、和天使投资人见面,或是寻找科技领域的联合创始人,丹尼尔·亨特(Danie Hunter)就是其中之一。

丹尼尔的父母都是工程师。他从小痴迷机器人,十几岁时经常拿着乐高积木,搭建精细复杂的机器。

后来,他加入了一家机器人俱乐部,和队友们一起设计机器人,与其他团队的作品比拼,还在机器人大赛中夺得过一等奖。

眼下,丹尼尔打算在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读完机器人工程学,拿到学士学位。

在美国,像这样提供通用机器人本科学位的院校为数不多,但正在不断涌现。

除了学习机器人学,丹尼尔也在提升编程能力,一方面为满足求知欲,另一方面也为增强竞争优势。

在日本加须市一座工厂的装配线上,机器人与人类一起工作。

丹尼尔在一家初创企业工作,目前正在开发一款针对销售行业从业者的iOS应用。对于这场最新的“淘金热”,他无比坚定。

丹尼尔立志成为世界知名的机器人专家和技术专家。

他说,“我现在21岁,到我45岁时,也就是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现在的年纪,希望我能成为世界一流的机电工程师。”

不过在丹尼尔看来,并非人人都需要上大学。

“我经常自问,为一个学位,真的值得付出那么多吗?”他说,“我可以做的业余项目有很多,要论对未来的价值,它们可能比我上的一些课都值钱,所以很难说。”

丹尼尔还说,传统观念认为,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拿到大学学位至关重要;但按照他的所见所闻,事实并非如此。

“我一有机会就和雇主、创业者谈,并反复听到这样一句话:学位的意义越来越小,经验就是一切。”丹尼尔说。

“在Udacity、Udemy、麻省理工OpenCourseWare等网络课程比比皆是的当下,你完全可以学做一堆小项目,展示给雇主看,然后就被录用了。”

私立编程学校受到追捧

近年来,公众急切寻找传统高等教育的替代品,这也使私立编程学校和编程“训练营”受到追捧。

提供高强度训练的编程学校固然受欢迎,但也饱受诟病。

主要原因在于学费高、教学不严格,同时却含糊其辞地承诺高薪全职工作,以此作为诱饵。

而针对编程训练营的另一常见批评是,少数族裔的代表性不足、并将经济困难人群拒之门外。

“我认为,编程训练营受到的批评是有道理的,因为它们在经济流动性方面造成了很大的矛盾。”曾是风险资本家的亚当·恩巴尔(Adam Enbar)说。

他与人联合创办了Flatiron School——纽约市最负盛名的私人编程学校之一。

“这样的学校大多挑剔又学费昂贵,通常不会服务经济困难群体;那里的很多学生本就有不错的学位,只是想改行而已。”

这样的(编程)学校大多学费很贵,通常不会服务于经济困难群体。

2012年,恩巴尔和自学成才的技术人员阿维·弗洛巴姆(Avi Flombaum)创立了Flatiron School,希望能让边缘群体更容易进入科技行业。

“三年来,我们和纽约市政府合办了‘纽约市网络发展项目’,开设课程,侧重培养低收入和低学历学生。”

恩巴尔说,“我们曾针对无学位学生,以及外国出生的移民和难民学生,开设专门课程……”

Flatiron School专招背景各异的人。比起找四个数学专业的人,他们宁愿找一个数学专业的、一个诗人、一个退伍军人和一个律师。

送餐类应用已经够多了,我们需要的是工程师

比起索然无味的物流基础设施和供应链研究,开发新的iOS应用或许有趣得多。

但消息类和送餐类应用已经够多了,美国需要的是工程师。

恩巴尔认为,未来工程师的学位是否来自传统大学,这一点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些科技工作究竟是什么,以及美国应如何看待科学和技术工作。

同样的,不少人认为,若要解决日益堪忧的劳动力短缺问题,美国必须重新审视技术在初级教育中的角色。

“编程一小时”是美国的一项全国性倡议,旨在强调中小学引入编程课程的重要性。此类倡议深受教育工作者和学生欢迎。

恩巴尔认为,美国应重新审视它对STEM和传统教育的态度,而这些倡议就是其中一条途径。

恩巴尔说,不是说人人都要做软件工程师——而是它正在变成一种基本技能,未来任何工作都离不开它。

尽管威胁重重,但丹尼尔仍保持谨慎乐观的态度。我问他,对五年后的自己有何预期。

“我将拿到本科学位,并且已经工作了几年。”他回答,“我应该不会去读研。也许在公司工作,也许自己创业。”

在特朗普担任总统期间,美国劳动力的逐步自动化将以何种方式成形?

这确实很难预料。

翻译:雁行

来源:The Guardia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机器人将抢走我们的工作,但我们还没有为此做好准备
《机器人殖民地》——融合趣味编程的建造类游戏
机器人自动化是制造业的未来
新研究表明,“高薪高学历”职位受AI影响反而最大
未来世界中如何保住人类的饭碗?
机器人工程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