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科幻影视一语成谶,未来的电脑会是什么样子?

科幻作品向来有一种神秘的能力,可以准确地预测未来科技,不管是《星际迷航》中的Padd(本质上就是iPad平板电脑),还是《杰森一家》中的机器人吸尘器(相当于Roomba扫地机器人),最终都从科幻成为了现实。

现在,我们有了语音助手,科幻作品中的又一个预言得到了应验。虽然Alexa、Siri、Cortana、Google Assistant等语音助手目前还比较原始,但如果科幻作品能够继续预演未来,以后的电脑会是什么样子?

亚马逊硬件产品高级副总裁戴夫·林普(Dave Limp)指出,计算的下一个阶段更多地在于获取计算能力的方式和地点,而不是在于实体设备本身。他说,“我们把它想象成一种环境计算,也就是计算机访问不是局限于特定地点,而是无处不在。”

“我们希望创造出《星际迷航》中的那种电脑,据此进行逆向研发。《星际迷航》中的电脑并不是在‘企业号’飞船内部才能访问,船员无论在哪里,都可以通过身上的小徽章和电脑对话。不管身处何地,只要你需要立即使用智能助手实现环境计算,那就是Alexa的目的地。”

《星际迷航:下一代》中的电脑

就像《星际迷航》对iPad的预测一样,如果编剧吉恩·罗登贝瑞(Gene Roddenberry)没有为《星际迷航:下一代》构想出那台无处不在的电脑,那么,如今市面上也许就不会有五花八门的语音助手。

《星际迷航》中那台无所不知的电脑能够找到失踪船员的位置,它让我们意识到,原来可以有一台随时随地听候差遣的超级计算机。不过,它并不是第一个智能助手。

《2001太空漫游》中的“哈尔”

在1968年的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哈尔9000进入了我们的视线。按照阴谋论者的说法,哈尔(HAL)名字中的每一个字母,在字母表中的顺序都比IBM靠前一位,暗指哈尔比IBM更强大,但原著作者亚瑟·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和该片导演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都予以了否认。

刚开始的时候,哈尔是人类的搭档,非常能干。但随着剧情的展开,它变得非常令人害怕。与其说它像《星际迷航》中的那台电脑,不如说是代表了机器的觉醒。

《终结者》中的“天网”

如果科幻作品预示了人类的未来,那么有一种电脑系统是所有人都不希望出现的,那便是《终结者》中的天网。天网有了自我意识,觉得自己不再需要人类,于是对人类发动了核战争。

如果伊隆·马斯克(Elon Musk)的说法可信,如果《终结者》系列电影预示了某种未来,那么按照他的话说,人工智能(AI)是对人类生存的“最大威胁”。

《她》中的“萨曼莎”

并非所有的AI科幻作品都以核战争作为结局,科幻电影《她》的剧情就更接近当前的现实。该片讲述了一个寂寞的男人爱上一个AI的故事。这个AI名叫萨曼莎,是类似于Siri和Alexa这样的语音助手。

如今,人们同AI助手的关系越来越紧密,这不禁让我们思考:爱上AI助手是一个错误吗?

《钢铁侠》中的“贾维斯”

如果《钢铁侠》具有很强的现实感,那么我们的AI助手更有可能是那种个性严肃、会说俏皮话的人。名叫贾维斯的智能管家能使用互联网,管理主人公生活中的几乎所有事物,包括他的钢铁侠战衣,还能像真人助理那样独立思考。

它如何能忍受那个自称“天才、亿万富豪、花花公子和慈善家”的人?谁也说不准。

《霹雳游侠》中的“基特”

如果1982年科幻剧集《霹雳游侠》具有预言能力,那么亲切友善、会说俏皮话的好伙伴未必非要穿着西装。片中,主人公和可靠的助手基特一起打击罪犯。

作为1982款庞蒂亚克火鸟跑车上的智能电脑,基特可以说比主人公更加聪明,但它非常忠诚,帮助主人公摆脱危险,或者直立起来,牺牲自己保护他人。

如今,语音助手已经出现在汽车上,虽然配备“涡轮增压”的机器人汽车可能有点不着边际,但也许过不了多久,基特那样的形式便可以实现,至于达到基特那样的功能,或许尚需时日。

《异形》中的MU-TH-UR 6000

科幻作品并不总是善于预测未来,比如1979年经典电影《异形》中的MU-TH-UR 6000(俗称“母亲”)。作为“诺斯特罗莫号”飞船上的电脑主机,“母亲”负责为飞船导航,监控船员休眠时的生命体征,最后,为了执行937特别指令,把异形带回地球,甚至命令机器人艾什攻击船员。

虽然船员可以对“母亲”说话,但“母亲”只能通过在屏幕上显示文字的方式作出回答(除了自毁倒计时之外),现在看来,这似乎有点傻,但在1979年时,人们显然认为,语音合成比语音识别更难。

《黑客帝国》中的“机器大帝”

科幻作品中的电脑最后往往会攻击人类创造者,《终结者》中的天网或许最具代表性,但《黑客帝国》中的机器大帝同样可怕。

在《黑客帝国》系列电影中,机器城的中央界面由一大群昆虫式机器人构成,以婴儿的面目呈现,它是机器世界的主宰。它把人类关在容器里,作为机器的电池。

说不定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母体内,正躺在机器世界的发电厂里。

《银河系漫游指南》中的“深思”

按照《银河系漫游指南》原著作者道格拉斯·亚当斯(Douglas Adams)的设想,“深思”是一台超级计算机,能思考关于生命、宇宙和所有事物的终极问题。

这台电脑有一座小城那么大,由超级聪明的泛维度生物(老鼠)打造。对于生命、宇宙和所有事物的终极问题,它花了750万年,得出的答案是:42。

很好。我认为,在不久的将来,AI肯定也会给出我们这样可气又可笑的答案。

翻译:于波

来源:The Guardia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未来计算机长啥样?这九大科幻作品给出线索
在浩瀚无际的宇宙里,没有不可能的事
亚马逊的AI帝国,贝佐斯的星际迷航之旅
柯洁输棋不是人类的失败,而是人类的胜利
当电脑占有了人体,人工智能也要看脸
精选10部最好看的太空科幻电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