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洛西书院古今谈


洛西书院古今谈

洛宁县地处豫西山区,山青水秀,有仓颉造字、伶伦制管等文化渊源,又有诸多仰韶文化遗址,堪称民族文化发祥地之一。洛宁的教育也起源较早,据有关资料显示,洛宁办学始于汉,但是,历史虽久,发展甚缓。
元世祖时,县名定名永宁,县治设在如今老城。元惠宗至元元年(1335),翰林学士薛友谅,承其父薛玄之志,把位于县城东北隅的祖居故宅捐献,创建为书院。作为“萃学校之英华而栽培陶淑之地”,县主簿完颜光祖拨给费用资助。“其事闻于上,惠宗敕赐院额为《洛西书院》”。书院“置山长以执教事”,成为洛宁特有的教育机构。
洛西书院是文人学士聚议会文、研修学业之地,也是当时科举考试的童试场所。院内清静幽雅,文人学士研修学习的内容是儒家经典“四书五经”。
洛西书院奉祀多位儒家先贤,昌明正学。主院“燕居堂”正殿奉祀孔圣,以颜回、曾参、子思、孟轲为四配,左为“五贤祠”,祀文潞公、司马温公、程明道、伊川、邵康节五先生。右设“二妙祠”,祀书院开创者薛玄、薛友谅父子。
几十年后, 到明宣德三年(1428),河南佥事刘咸巡视永宁,见书院院舍破损,就拨给银两,予以修缮。宣德四年(1429)开始,书院学员学习内容除了学习儒家经典,也开始兼习算术。
经过百年时代洗礼,到了明朝正统年间,洛西书院房舍虽经修缮,多已破旧不堪,山西石州人于渊出任永宁知县后,于景泰二年(1451),又重修洛西书院。正中主院仍祀孔圣,同时,“迁五贤二妙列于东西二庑”,加祀十位历代文化先哲位于东西二房。院舍仿宫殿建筑,书院面貌焕然一新,房屋整齐,秩序井然。
洛西书院在洛宁文化教育上的作用非常显著, 据后来永宁知县单履咸《重修洛西书院碑记》记载:“其时,永文献甲于中州,则书院之所培植也”。
洛西书院自薛友谅首创后,几经风雨,屡次修葺,始终屹立于县城。但到了明朝末年,闯王攻陷洛宁,书院校舍“毁于兵火”。从此,书院“人文中落,远不逮昔”。

清朝时期,乾隆12年(1747),知县单履咸聚乡贤商议,再次重建洛西书院,发《劝修洛西书院疏》,并且“首捐百金,为士民倡”。在他的带领下,“维时邑人若士若农若商若贾,无不欣然好施”。“自四月至七月而登名入册者,已至二千余金”。四月开始动工修建,加祀完颜光祖、于渊等有功于书院者。增设山长住室三楹,诸生住室各三,厨灶器用毕具。大功告峻之时,单县令奉命调任淮宁。后来,知县余廷璋到任,视察洛西书院时,发现“仰观栋榱,未经丹垩,俯视地址,未补砖石,询其院长俸金、从游膏火,皆未就理也。”于是,催收拖欠,付诸盐当取息,“为书院师弟之费,一切器具胥备,罔有缺失”。并“择选名师,拣试俊才”任教。书院设山长(院长)、襄里(副院长)、提调(教务)、斋长(训育)各一人管理。各职均由地方举荐品学兼优者担任。在书院学习的人,都是秀才及民间俊秀或官员之子。提倡教育“上报君恩,下立人品,学为忠君”。学制不限。书院的经费由学生负担,凡进入洛西书院读书者,每年交纳学银一两六钱。学规极严,违纪或背书生疏,轻则罚跪,重则戒尺打手。
据清朝道 光元年(1821)“洛西书院校产碑”记载,书院共存当本银820两,每年息银135两6钱。共有学田11顷22亩7分。全部作为书院经费。
到了清朝光绪27年(1901),国家废科举,停书院,开办学堂。光绪30年(1904),洛西书院更名为“县立第一高小学堂”。学堂曾开设过“师范讲习所”,共毕业两班学生。光绪31年(1905),由马吉甫担任校长,学制定为五年,教职员四人,学生60名(一说40名)。洛西书院教育进入新的阶段。
知县余廷璋在《重修洛西书院碑记》中说:“教育久则英奇出,陶淑深则贤良多”,从1335年洛西书院创建,到辛亥革命前,在元、明、清三代五百多年间,洛西书院的确是洛宁的教育先河,人文渊薮,培养了大量儒生官吏,主要如:元朝行省参政蔡子英、明朝工部尚书宋礼,清朝四川巡抚张论,兵部尚书张鼎延,長沙道锁青缙,总兵程福亮等,他们都是从书院考中秀才,逐步成为政坛高官的。
辛亥革命后,民国二年(1912),洛西书院更名为“第一高等小学校”。教材改为统用国语、算术。四年后,毕业学生128名。1915年,校名改称“国民学校”。1916年,学校附设妇女识字班,进行成人扫盲。其时,学校经费以学杂费为主,地方及社会资助为辅。每生每期收10-20元。1916年,改为实物,每生小麦100斤。民国时期,奉行的教育方针是“注重道德、实利、尚武,以道德为经,实利尚武为纬”,将“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作为教育学生的信条。1917年,洛宁县内先后创办5所高等小学,洛西书院为“第一高等小学校”,学制为初小三年,高小三年。到1919年,学校响应“五四运动”,开展新文化教育。到了民国十六年(1927),学校学制改为初小四年,高小二年,这一学制一直使用到解放后的1950年。

1928年,第一高等小学改为县办高级小学,名称为“县立一小”,教师8人,学生300名。执行教育部颁发的《学校管理规程》规定:“考试成绩两门不及格者,应予留级”。学生不服训育,违犯校规,轻则施以体罚,重则开除学籍,非确实悔改保证者,禁入他校。1932年,在学校前院成立“民众教育馆”(后移至祖师阁)。1934年,学校建立“童子军”,增设军事课,统一服装进行军训。民国时期,学校设校长、教导主任、训育主任、事务和儿童(童子军)组织,有校工负责作息和供水。
抗战爆发后,1944年,日寇烧毁学校学生宿舍12间。后来,学校举办“义务教师训练班”和“政治工作人员训练班”两期,参加160余人,旨在为学校和国民义勇总队培训骨干。1938年七月,中国共产党洛宁县组织取得县局同意,在县立一小举办师训班,训期一个月,参加百余人。在师训班上,党组织发展了李江潮等一批党员。这批学员后来多数被分配到农村小学任教,使我党占领了部分教育阵地。
这一时期,在洛西书院院址上新兴的学校,培养了一批重要干部。如:李翔梧、温旭阳、贺崇升、曲乃生、彭仲韬、曲书城、李俊甫、李瑜如等。
1949年建国后,国家制定新的教育方针:“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服务,让学生成为爱祖国、爱人民、健康活泼、勤劳勇敢、诚实俭朴的一代新人”。当时的学校,除了课堂教学,还受政府之命,成立宣传队,排练《白毛女》、《赤叶河》等剧目,配合土改,到乡里巡迴演出。
1950年,洛西书院所在学校改名为“城关完小”。1951年9月,学校建“少年儿童队”。1952年,学校购置两班桌凳,开始使用省编教材。增加了历史、地理、格致(自然)、图画、体操课程。学生成绩使用“百分制”,学习年限为“五年一贯制”,不再分初高小。同年,国家颁布《小学生守则》。1953年,“少年儿童队”更名为“少年先锋队”。后来学校又恢复成六年学制,各年级又分上下期。1955年3月国家启用新币,兑换以前“壹萬圆、壹仟圆、壹百圆”为“1元、1角、1分”。学校收费采用新币。执行教育部颁发的杂费标准:小学一、二年级每期每生1一2元,三、四年级每期1.5一2.5元,五、六年级3元。1956年,学校改为“洛宁师范附属小学”,新建会议室七间、教师住室八间。在国家教育方针指导下,教育很快发展起来。
1958年,在国家开展的整风反右运动中,学校许多教师被划成右派,被开除或下放。1961年,国家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一直指导着教育发展。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学校改称“红卫小学”。10月,学校学生成立红卫兵、红小兵组织。学生走向社会“破四旧、立四新”,外出串联闹革命。学校课堂教学陷入低谷,教学设施也受到一定程度破坏。直至1968年2月,学校提出“复课闹革命”,“贫宣队”进驻学校。文革中,学校一切权力归贫宣队,砸烂旧制度。教师“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这一年,学校办成“带帽中学”,加设两年制中学班。

随着洛宁县城的扩建,政治经济中心的西迁,位于老县城的学校属性也从县办变成民办,失去了先前的光环。1969年,学校改称“东关小学”。
1970年,学校又改学制为小学五年。1971年,教育界批“智育第一”。1974年,“唐河马振扶事件”发生,开始批“师道尊严”。新的教学氛围中,学校教育在探索中前进。
1977年10月,国家恢复高考,学校曾作为首次恢复高考后的考场。1979年2月,右派平反,部分教职工恢复了工作。
改革开放后,国家提出“教育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重新颁布“三好”标准:“思想好、学习好、身体好”。学生处分改为: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开除学籍四种。学校开始使用全国通用教材。1979年以后,学费由学校自定。1981年后,学校不再开除学生。

1981年9月,洛西书院院址上的学校分为“东关中学”和“东关小学”两部分。小学占用洛西书院旧址南半部分,中学占用北半部分。1984年9月10日,国家建立教师节,提倡尊师重教。这一年,小学再建教师宿舍八间。1988年东关小学规模已扩大到14班,学生624名,教职工31人。中学部分也有十多个班。学费为每期每生10至15元。
这一阶段,洛西书院旧址上的东关小学和东关中学,校舍从古庙堂学院开始,历经变乱,屡遭破坏,虽经几次修缮与扩建,到解放初期,基本上仍是老颜旧貌。当时有人戏称“清朝的房子,民国的桌子,坐着现代的孩子”,桌凳缺乏时,学生还要自带桌凳。部分教室窗户破烂。1990年,王东岳、王云汉等老校友响应国家“集资办学”号召,成立“校董委员会”,集资建起一座两层八个教室的教学楼。同时,为集资方便,经上级批准将校名改为“东城小学”,一直使用至今。

洛宁现代许多优秀干部、名人,都曾在这所学校接受启蒙教育。郭乃斌、徐虎林,陈腾云、公常钦、谭大柱、梅同筠、蒋留计、崔文亮、马鹏俊等。以及如今在职的青年干部和一部分大学生都曾就读于该校。

1990年后,政府斥巨资先后在洛西书院旧址上建起了七座三层教学楼,配置学生桌凳和教学仪器,实行中小学九年义务免费教育。学校仪器室、图书室、实验室、多媒体教室,以及学生宿舍,一应俱全,校园美化,教师学历大幅提高,学校已成为标准化学校。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断涌入,学校规模不断扩大,中小学在校学生已达两千多人。学生坐在明亮的教室学习。洛宁办学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没有现在的教学条件优秀,2020年,中小学又重新收归县办,学校教育开始步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新阶段。


洛西书院自古及今,由书院到学校,由盛转衰,又由衰转盛,历经沧桑,反复更新,为洛宁、为国家、为地方培养了大批人才,堪称洛宁人才的摇篮,文化的先河,教育的滥觞。洛西书院的发展史,可以说是洛宁教育的缩影,在洛宁教育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
(参考文献:民国六年《洛宁县志》、《洛宁县东城小学校志》)

金玉国作品集锦
后 妈
赏菊
麦熟杏
三瞻古塔
寇准神迁
宜阳拉煤
一方墓誌
红薯啊红薯
家乡的名片
送米的故事
米面从哪里来
戏说洛宁方言
福昌阁前观庙会
山清水秀赞故县
洛宁老城的担水堂
一位书画家的佛缘
县令免税民感恩
戏说洛宁方言(二)
运河明珠拱宸桥
皇城小镇清河坊
观今忆古赞孤山
游游大唐不夜城
来自杭州的报告
人才济济话底张
美哉,伶伦大桥
路边那棵皂荚树
东南佛国话佛寺
渠通水流话清淤
辛丑春节游卫坡
瞻前顾后话“赊销”
地图上的“奎楼村”
洛宁张仙沟的故事
认知洛宁七字歌
彩色古塬春日颂
反哺母校的义举
清明时节观古碑
洛宁概况三字经
渡阳河畔觅旧踪
山环水绕赞边城
游览故居说富商
林木深处观艺展
县城百姓看电影
为了粮食的丰收
花红果香新农村
运河岸边富义仓
幽径串珠玉皇山
一道圣旨 封赠三人
心系洛宁 地图传情
忠于职守的老校工
洛宁大堰沟的传说
夏日冲凉话“飞渡”
走出记忆的摇篮曲
一方励志的教泽碑
金玉国观景小吟抒怀
侄儿参军的那天晚上
洛宁新进秀才谢师礼
洛宁县城古迹祖师阁
由“青出于蓝"想到的
洛宁金氏福山支系简介
清代金氏族谱序言两则
浓浓书画意 深深校友情
洛宁县城东关石婆庙的故事
捐宅献地显孝心 感恩戴德立族规
洛宁传说故事——有福女的传说
文教官清 碑文作证一一洛宁雷先生清德碑
殷殷寻根情——山东即墨金氏洛阳洛宁寻亲记

作者简介:金玉国,男,县城人,大专学历,1945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洛宁县"教坛明星",曾在《洛阳日报》发表《特殊考场》等,《我的老师》获洛阳日报征文二等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1)洛西书院
百年亲情(九)
【尊师重教 毓秀西桥】西桥村历代办学情况
河图洛书出处揭秘(上)]
乡音未改,洛水长流
周友文 || 我心中的太阳(外二首)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