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洛宁县赵村镇杏树坪

现在的张营村,在清以前叫杏树坪。因福建延平府副总兵在康熙三年五月(1664年),清廷对福建沿海实行迁海政策,黄梧、黄廷、林顺、余伯益、杨正、张梅率部在铜陵降清,受封骠骑将军。康熙七年(1668年)移兵河南统部,河南府永宁县屯田军垦,骠骑将军府设在这里,遂改名张营。

在明末清初,赵村以下的土地,那时是茂密的山林。 原村到马营这里都是树,遍坡长满华栎,江子树。那时的杏树坪遍地都是杏树,没有人居住,故名杏树坪。所以张梅率兵至此,部下都以杏树坪为中心分驻各地。有巩营、马营、张营、陈宋、柳沟、刘营、景阳镇、驻扎这里的所有兵营平时种地,练兵。战争随时征用,奔赴战场杀敌。

因为当时骠骁将军张梅,受命移驻中原屯垦,也是整建置的统一行动。所以他所属的人员都是集中内迁,所以各种姓氏都有。以目前张治周同志进行调查,有二十个姓氏之多。张、詹、林、游、王、高、黄、朱、余、沈、何、陈、刘、彭、柴、万、卓、蔡、颜、曾,他们都来自福建、漳州、泉州和厦门。屯垦后有各种原因,他们在这里居住了下来。在这里繁衍生息,娶妻生子,嫁女联姻,成了闽南人在中原生存下来的一支中坚力量。

在杏树坪、马营、景阳镇、柳沟、刘营、陈宋生存下来的闽南人,实际上也是原来的中原人。不过他们在唐宋时期由中原迁两广,再有两广填四川、福建,在南方称其为客家人。到清代康熙三年(1664年)时期,又由沿海迁海政策的实行,他们又以客家人回到祖上的中原地区,变为河洛人。

驻守杏树坪的骁骑将军府的张梅部属,是一支英勇善战队伍。他原是福建延平府郑成功部下,郑成功死后,清初他们投清,被编为“绿营兵”。在康熙七年和八年(1668-1669年)由闽赴豫,进驻中原。有总兵黄梧,副总兵张梅,黄率兵南下,来到河南统部南阳府邓州、新野、西峡军垦屯田。后张梅又奉命移调河南统部陕州直隶州卢氏,河南统部河南府永宁县龙头山。尔后,又奉命迁营徐家塬杏树坪一带军垦屯田。在永宁县范围主要是东至陈宋西至刘营的洛河南沿岸,以及景阳镇的彭洼,汤沟、景阳镇,孙洞、庙沟以及南赵村、广阳等,这在洛宁县志上都有明确的记载。

张梅,又名开,字宗占,号魁白,谥靖献公,福建省漳州府沼安县五都樟塘寨(今东山县樟塘镇)人,生於明天启丙寅年(1626年),卒於清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享年75岁,一生率将士历经征调、台湾、云南、石阡、平远,平叛吴三桂,攻打岳州。三十五年(1696年)随康熙帝征服葛尔丹,收复失地。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攻打罗刹。二十八年(1689年)驻兵古北口,一生智勇双全,勇猛杀敌,屡战屡胜,百战沙场,战绩卓著,受到清廷和康熙帝的嘉奖。驻守杏树坪以后,军纪严明,爱民如子。在洛河沿岸受到人民的爱戴,河洛地区树立了不朽的功勋。


据民国六年《洛宁县志》记载;张梅,字开,原本福建漳州诏安县民籍,初官福建延平府副总兵。康熙八年,移住永宁永安里张营村而屯田焉。历经调征台湾、云南、岳州、石阡、平远等处。洎十六年南平吴逆,二十三年调征罗刹,二十八年调戍古北口,三十五年扈从征噶尔丹,劳绩卓著,部文优奖有云;“傥职官年老者,著官生顶替,世代相承,以备提调;钱粮惟纳正供,差徭概行蠲免。终清之世,军籍焉著。

张梅所部驻守杏树坪,从清初的康熙八年(1669年)至清末的宣统二年(1910年)受到了清政府的褒奖,嘉庆元年(1796年)河南府正堂(林显晋)奉诏,永免永安里差役碑,并竖立碑刻示诏。在雍正十二年(1735年)太子少保兵部尚书督察院左御史河东总督管,河南巡抚事兼提督衔节制各镇加一级,田文镜为张烨送匾额“克振儒风”,道光年文林郎永宁县事李绳宗为张梅后人环州总匾额“垂欲后昆”。赐进士出身,钦点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张莲舫为陈氏孺人送匾额“孟机欧获”。这些碑刻和匾额均保存在张梅后人的家中,以启迪后人,爱国爱家,荣光永驻。

在张营村东一公里处有张梅墓冢。张营村中间路北有骠骁将军府,至今保留有将军府第、客厅、主院、侧院、主房、绣楼、照壁,具有南北方形式的祠堂、车马院、库房、花园、水井,就连门上雕刻的花都带有闽南风格。几孔院的进门处都设有佛龛,说明他们很信奉佛教,保存基本完好。

杏树坪,现在已快没人知道了。但他的历史过去是不能忘记的,为了发扬历史、传播历史,回忆历史,鞭策未来,我们要永远记住闽豫一家亲,共创美好的未来。

(附碑文)照片

张营军户免差碑

乾隆十九年(1755年颁发)张营军户免差碑时之道光九年四月补刻张营军户免差碑

嘉庆元年(一七九六)五月十三日OOO廪生卓施援因O中O河南府遁呈碑 乾隆十九年候县主准照旧例免差碑 墓并开请单条陈永安屯永免差绿由今略举七条镌于碑O使后之笕 老咸知军民之所由分焉邑痒增广生员张彦超序广生

广生 张克立

痒生 五业丹

办理屯事

贡生 黄金

监生 李冲清

痒生 吴掩

监生 张鸣皋

大清河南府正堂林大老 爷仿照旧例永免永安 徭碑

王三多 陈世奇(贡生) 程志来 林一高 余成泰 黄奉先 玉西铭 张风云 张源 詹云吉

李复昌 李兴太(监生) 程先文 林春碑(监生)黄玉书 黄荣先 王  耀 张惠叙 詹文学 詹获吉

高起富 李信 程聚来 吴阑 (监生黄清师 张西皋 凡荣宗 张惠笃 詹太和 陈大猷

(一八二七)  李业德 曾应祥 陈九齿 李宝剑 黄玉正 许廷颜 曾西暑 张惠春 河鸣玉 陈蝣常

道光九年四月补刻永安里士民姓名 余德全 曾林雨 王廷德 李请山 黄玉衡 卓追宗 王天士(举人)曾子亨 何莆 詹文声

王文成 曾硕应 颜学颜 李昆山 黄玉林 卓孟彪 张发嵩 曾占鳌 何续宗 何云峰

柴文成 李保山 陈志信 李龙山 黄玉清 卓仲彪 詹太平 曾占河 何永发 林云拄

柴生民 李名山 陈西中 王百川 黄玉拄 卓建儒 陈简 张振声 詹太运  林自安

吴耀先(监生) 李书山 林登科 王元道 黄自成 陈廷富 张清 张绳武 詹梦锡 等

永安合里士民同立

1775年乾隆四十年,该村一部分军户迁出,前后又有一部分民户迁居该村。

1796年嘉庆元年,河南府伊林显晋颁布永安里免差碑,永安里士民立石以昭后人。


作者简介:程卫东,男,1947年生,洛宁县大原村人,县政府烟办原副主任,2008年退休,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中国国学研究会会员,洛宁县姓氏文化研究会顾问,洛阳市姓氏研究会理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漫谈中原“闽营人”
8.《兖州府志》中的泗水职官
贾府当然在南京
物理学十一月革命,日照丁肇中家族世系述评
史海钩沉:追寻清代邳州廉吏孙居湜仕途宦迹(崔学法、程荣华)
河南这座寺庙,顺治曾在此出家,康熙在此题碑,可惜却少有人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