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简说客家人与闽南人

简说客家人与闽南人

——洛宁河洛逸夫张振杰

进入古都洛阳王城公园西门不远处。有一处景观,格外引人注目。那便是“根在河洛”景点。享誉世界的“河图洛书”发源于河洛地区,为华夏文化的源头。1984年一批来自台湾的“河洛郎”前来古都寻根问祖,旅游观光,并在此立碑,以示纪念。该碑阴文曰:“大陆与台湾水土同源,文化一脉相承。九州之内,民族融合,各自生息……早期河洛人移居于闽,又移居于台……第四届台湾同胞夏令营河南分营谨书”。此碑文中所说的河洛人移居闽台这段历史,在史书、各个地方史志以及闽粤台多地家族族谱中均有记载。因为他们来自中原,因躲避战乱,举族南迁;有灾荒饥饿,颠沛流离,迁徙至此;有大批府军开拔至闽南、岭南平叛,后屯兵于此的;也有罪臣、流放的犯人到此的。人们称他们为客家人或闽南人。

第一次中原人迁居到此的是晋代永嘉年间。公元308年前后,北方少数民族入侵中原,五胡乱华,中原烽火连天,兵祸连结,京都洛阳动荡,民不聊生。大批中原士族随晋元帝南迁,史称“衣冠南渡”。他们背负中原的典籍,操着一口纯正河洛官话,远离故土中原,宗源河洛,一路向南,一直向南。这批河洛人行至现在的江西、福建和广东三省交界处的崇山峻岭之中便留了下来。再次安营扎寨,繁衍生息。也有一部分沿着武夷山脉中的石壁村休整了一段时间,陆续进入了福建福州、莆田、泉州一带。据福建省《三山志》记载:“最先入闽的中原士族有八族;陈、林、郑、黄、邱、詹、胡、何等是也。”

第二次是在唐初,陈政、陈敏、陈元光的大批府兵开拨闽南,平定“南蛮啸乱”。陈政是河南光州郡固始县人,唐宗章二年暨公元669年,其奉高宗之命帅大军7000多人前来平叛。历经八载寒暑,陈政积劳成疾,于唐高宗仪凤二年(公元677年)病逝于任上,享年六十二岁。而此时陈元光年二十一岁,雄姿英发,满腹精纶,袭父职,扛下重任,陈元光整顿军队,厉兵秣马,大显统帅之才华,恩威并济,并定下七戒:惧、惰、骄、慢、怂、奢、贪,以整军风,从此军伍壮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平定南蛮之乱,并在武则天垂拱二年上表朝廷,请与泉州、潮州之间,建制一州,这就是现在的漳州。朝廷准奏后,陈元光任漳州刺史。其麾下将军沈世纪、许天正、张伯纪,钟伯瑶分别驻扎漳浦、龙海、诏安、云霄、华安、南靖等地。郡治在今云霄西林漳江之滨。陈元光兴办乡学,教化蛮人。并把中原的先进农业耕作经验传播到当地,发展农业渔业,促进商业繁荣。使漳州的文化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陈元光为漳州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的精力。被后人尊为“开漳圣王”如今在闽粤台及南洋诸国的“开漳圣王庙”有上千座之多。仅仅台湾就有170多座。足见陈元光在闽粤台以及世界华人聚集地的影响力。

第三次中原人口大迁徙实在唐末。黄巢起义后,中原固始人王潮、王绪、王审知率领起义军攻入江西,旋即打进福建,经过六年鏖战,于唐光启五年统一福建全省。王审知经营福建五十年,使福建的经济得到空前发展。后人尊称其为“闽王”。现如今闽王祠在当地众多,香火不绝,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翻阅众多的福建家谱,诸多姓氏的祖上都可以追溯到闽王王审知部下。另外在福建近二十个县的县志中,不同程度提到“开漳圣王”陈元光。其中尤以《漳州府志》、《漳浦县志》和《云霄县志》中记载详实。《漳州府志》称其为“开百代文物之功冠”。《云霄县志》尊他为“开漳圣王”,尊其父陈政为“王公爹”。陈元光因对漳州造福极大而被漳州民崇拜,死后漳州民也奉祀不辍。此后,随着漳州人民的足迹传至台湾,在台湾亦立庙奉祀。开漳圣王成为福建漳州及台湾闽南籍民信奉的地方守护神,其信仰在我国台湾和东南亚中占有重要地位。姚汉秋《开漳圣王考》云:“开漳圣王虽仅及于漳州,泉州并未涉及,但今日台湾各地,凡闽南籍的较大聚落,不分漳州、泉州,几乎都有开漳圣王庙的存在,成为台湾乡土神明之一。”至今在漳州市区有元光路、元光公园、元光广场等。

第四次中原人口大举南下是在宋末,宋帝赵昺逃至福建,大臣陆秀夫、张世杰以及众多皇室百官家眷也随同南下,最后在元军追击下,崖山一战败北,陆秀夫背负宋帝赵昺投海,随从十万余众不屈蹈海而死。南宋灭亡。至今在漳州漳浦县还有“闽南宋城”、“赵家堡”等,这是南宋皇室后人赵若和后来修建的。它的每一座院落大门不是朝向东南,而是朝向西北,对着汴京的方向,以示不忘光复神州,复我汉家衣冠的志向。据《东山县志》记载:“宋末,元兵攻打铜山岛,当时岛上有许多人渡海到澎台、琉球避难!”到了明初,明太祖朱元璋也曾经把不少罪臣、囚犯发配流放到闽南一带,而至明末,漳州府海澄县人颜思齐率众兄弟开发台湾,被后人尊称为“开台王”、“第一位开拓台湾的先锋”。郑成功收复台湾后,让许多将士屯垦自足,开发台湾,促进了台湾经济、文化的发展。

总之,从历史记载来看,闽南人与客家人是开发台湾的主流。至今在台湾,闽南话与客家话仍然是台湾人民的主要交流语言。台湾人的生活方式习俗也与祖国大陆闽南和客家人民相同。并且和福建一样,台湾姓氏也有“陈林半边天,郑黄排满街”之说。

如今许许多多客家人,闽南人经过闯南洋去打拼奋斗,成为各个领域的佼佼者。在菲律宾有闽南血统的原总统阿基诺,在新家坡有身为客家人的开国国父李光耀。印尼、马来西亚、泰国的闽南公司老板、客家华侨商会领事比比皆是。

回顾历史,早期河洛人远离故土、爬山涉水、风餐露宿,行程万里来到闽南,他们和当地劳动人民一道,把异乡当故乡,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秉承了中原儿女的坚忍不拔和吃苦耐劳,前赴后继开创了美好的家园,创造着更为辉煌的将来。如今他们的子孙后代已经遍布世界各地,靠着爱拼才会赢的坚定信念,为民族复兴和美好生活贡献着他们的力量。

作者简介:张振杰,1968年生。赵村镇张营村人。1992年高中毕业。1999年开始发表作品。热爱文学,爱写散文。先后在《中州统战》《三门峡报》《县域经济》《闽南日报》《新洛宁》等报刊上发表作品。现在在江苏南京打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泉州杂谈 039:浅谈泉厦漳台闽南话口音的形成
漳州历史3
泉州,厦门,漳州哪里的闽南话最正宗?
谈陈元光的开漳活动与闽南文化的形成
唐开漳陈元光将军传略
闽南董姓台湾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