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洛宁县城东社区书画院、农民书画院联合举办地书文化活动

以水为墨,以地作纸。4月17日,洛宁县洛书文化广场热闹非凡,该县城东社区书画院、农民书画院联合举办的地书文化活动在此举行。

活动现场,20余人的书法家团队云集于此,气氛热烈,众多书画爱好者前来观展。书法家们精神抖擞,排着整齐的队形,大地当纸、清水为墨,手握一杆大笔,弓腰悬臂,气定神笃,各显身手,以雄健的笔力、生动的气韵,酣畅淋漓、激情洋溢,在和煦的春风中书写生命的活力。其笔法娴熟,铿锵有力,动作轻盈,字体匀称,充分展现了书画爱好者们精湛的笔墨技艺、高雅的意趣品格和对美好生活的祝愿。

县知名书法家雷兵役拿起一支长约50公分左右的扫把,不徐不疾地挥洒诗意,行云流水。一会儿功夫的时间,遒劲有力的大字便跃然于地,瞬间让人感觉高大上。在和他的交谈中,说:现在年纪大了,在家也没什么事情做,不如像这样出来写写字,还能强身健体,而且像我这样子,还不用纸和墨,既经济实惠,又绿色环保,还能在这里交到许多朋友,真是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啊!

不一会儿,广场上平滑地砖每格一字,被挥洒自如填满了数行,开头与结尾相隔五六米,一头写上,另一头的字迹已干了一半,既壮观,又有趣。大家沉寂在书法家们优美的字迹里,揣摩字形,细细的斟酌着。
一位书法爱好者观看后说,地书比赛非常亲民、接地气,虽然自己没有书法方面的特长,但是非常喜欢这项传统文化。“除了欣赏到他们的书法技术,更学习到了相关的一些知识”。
“地书是项很好的运动,既练了字也练了脑子,特别是我们老年人记忆力容易减退,写地书就可以记很多唐诗宋词、对联、警句,另外可以通过写地书的形式将党的政策宣传出去。”79岁的县医院退休干部阴俊莲说。

泼墨催开花万树,挥毫写出韵千行。此次文化活动既展现老年朋友的精神风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讴歌洛宁美好新生活,弘扬时代的主旋律,又满足了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了群众之间的文化交流。
县农民书画院院长王应山表示,在这种地面上练地书,不仅可以尽情地采用多种字体来练字,而且对提升城市形象、展现城市气质、凸显文化风采、折射市民生活,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据了解,县农民书画院为了更好地弘扬书画艺术,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在县产业集聚区社区6号楼建了个书画室,每周六下午学会会员和书画爱好者都要来集体学习一次,大家在互相展示、示范、交流的过程中陶冶情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新闻背景】地书作为一种书法的衍生是既传统又时兴的一种书法艺术形式,它通过特制的如扫帚般长的笔杆,用海绵做成的特殊笔头,不用纸墨,而是蘸水在地上写字,再现优美的书法艺术。挥笔地面的同时,将“计白当黑”、“刚柔相济”、“屈伸有度”、“耐心细致”、“心正笔正”、“正直果敢”等做人做事道理融入书法艺术之中,意至笔至,腕部手臂的力量也得到了锻炼。特别是地书非常考验腰力和定力,也能让老人精神集中,考验记忆力的方式,非常有效地防止老年痴呆症。可以说是一种集锻炼身体和陶冶情操于一体的一种休闲健身方式,被称为书法中的太极。对于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彰显城市文化形象和品位,有着现实意义。
“地书”在洛宁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和相当广泛的爱好者人群,队伍由几年前的几人发展到现在的上百人。他们用自制的、经济实用的“地笔”,以大地为“纸”、以白水为“墨”,抒发艺术情怀,这些老年书法爱好者,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他们个个精神抖擞、人人情趣十足,书写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只要是晴好天气,每天都有地书爱好者以水为墨,以海绵沾水为笔,在洛书广场书写情怀诗句,既愉悦了身心,磨练个人的意志和耐力,也使得中华精神艺术得到传承,同时倡导全民践行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现已经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是城市中一道清丽脱俗的风景,于个人,可以让人回归平静,丰富精神世界;于外,可以提升城市形象,展现一个城市的气质、凸显文化风采。(洛宁城事/雷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溱潼书画院(2)
麒雯斋创始人王昌盛——讲好文化故事 传承中国经典
李俊和—《水墨丹青名家名作》优秀作品欣赏
王玉波书画赏析
中国当代书法爱好者——张畅,聂刚
姚喜泰书法 功底深厚 力透纸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