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给青少年朋友们的一封演讲稿

编者按:犹记得读高中那会儿,学校有一天请来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老先生给我们做了一堂演讲,给题海浮沉无关的,是关于求学精神和人生将来的价值观的演讲。几百号同学搬着凳子坐在礼堂里听老先生讲课,两小时的演讲居然听的津津有味。具体的演讲内容如今记不得了,惟记得老先生讲得一个小故事,说是一段木头,日去其半,经年累月不复取完也。当时不以为然,现在想来也就是了,再短的木头,也可以分为两半的,用数学术语叫∞无穷无尽的。于是总有给青少年朋友们做演讲的冲动,可能是当初求学之际,那些如兄如父的老师对我的关怀在心里播下的种子蠢蠢欲动吧。只可惜一直到如今因惧怕误人子弟,没有选择做老师,也就一直没有了机会。今天,心血来潮写一篇给青少年朋友们的演讲稿,聊以慰藉曾经的演讲梦吧。

给青少年朋友们的一封演讲稿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小时候在爷爷的谆谆教导下才知道了读书的珍贵,也幸好脑瓜子不算笨,读书虽说有点小吃力,还是有成绩出来了的。小学初中高中都是老师们眼中的香饽饽的,也就是现在你们同学们之间戏称的学霸。
周恩来年轻时立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最终梦想成真,虽然历经沧桑磨难,投身革命,后经历国共合作抗击日寇侵略,成为新中国总理直到去世,周总理的和平外交政策也赢得了全世界的喝彩,终其一生为中国人民的解放和建设事业奉献了一生的光和热,值得中华民族的子孙后代所敬仰。毛主席年少时也曾作诗拜别父母而求学,《七绝·改西乡隆盛诗赠父亲》: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谁能想得到当初那个背着行囊,披着蓑衣外出求学的少年,最后竟然一步步的成长为新中国的缔造者。

古人云,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说的就是求学的时光。你们现在无忧无虑的坐在窗明几净的教室里,安安静静的读书学习,可知道这是古时候多少寒门学子求子不得的事情。凿壁借光的故事你们听说过或许有同学没有听说过,西汉人匡衡,小时家里很穷,非常喜欢读书,但晚上家里没有油点灯,邻居房里点着灯,匡衡就把墙壁凿一个洞,让灯光从洞里透过来照着读书。由于匡衡勤奋好学,终于考中了进士,做了大官至到丞相,成就了自己也造福了国家和人民。
近代的文学大家梁启超先生曾作了少年中国说,说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胜于地球,则中国胜于地球。把满满的希望寄托在你们青少年身上。毛主席在苏联看望留学生时也说过,世界是我们的,也是你们的,归根结底还是你们的。你们如同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正是积极向上的时候,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学好知识本领,将来为国争光。
所以说,你们的任务也是很重的。孔圣人都说了,学而优则仕。意思就是说学习好了,成绩优秀了,是可以做官的。现在虽然没有了科举制度,但是,读大学,考硕士,博士,学好了本领,你们的前途还是很广泛的。自古社会的精英阶层大都是读书人,这一点毋庸置疑的。

当然了,有些同学们会说,我脑子笨,学习成绩又不好,将来考不上大学怎么办?这一点是有的,我也不否认,天地生养万物,各有各的生存本能。但是,在能读书求学的时候,多学习一点书本知识还是有用的嘛,就是将来学门技术手艺,养家糊口,你今天多学习了一点知识理论,也比没有好好学习的人接受新事物快点的,学习技术手艺也先于他人上手的快。可能因为今天你的努力学习,掌握的知识多,你将来还能做到改革创新,更上一层楼的。
当年的宋真宗《励学篇》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不是信口开河胡说八道的,他是有一定道理的。你们想一想,书本知识是多少代人智慧和经验教训的总结,是多少人磕磕绊绊的人生经历的浓缩,是经过大浪淘沙般的岁月优胜劣汰遗留下来的精华。坐家不出门,便知前后事。哪里得来?还不是从书本中读来的。风霜雨雪怎么形成的,电灯电话怎么运行的,都是从书本知识中知道的。现在已经是二十一世纪了,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没有知识文化,就会成为新时代的文盲的。现在,网络上不是有了厕所标记的汇吗?你们认真去看一看,能分辨认清的有几个?没有文化知识,将来就是上个厕所,恐怕也分不清男的女的。

所以,不要以为我今天是给你们老生常谈的,忽悠你们认真学习,好好读书的。你们把知识文化学会了,装在自个的脑袋里,和我半毛钱的关系都没有的。我也只是回想起来当初背着干粮四处求学的不容易,今天才在这里给你们说道说道的。你们若是不相信我,没关系的,回家问问你们的父母。让他们告诉你,当初没有好好学习读书,现在后悔不后悔?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最后,你们都是聪明的孩子,一点就通透的。用一个古老的谚语作为这次谈心的结束语吧。勤如田圃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惰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减。我也不需要再多说什么了,希望你们珍惜读书时光,勤奋好学,祝愿你们将来个个前程似锦!

韦嘉豪作品集锦

网友

遇见

老村

执念

刀客行

大郑州
做人难
小棉袄
父老乡亲

郑州小调

小城韵事
劝学二首
老家的水
趣谈文字
谈安乐死
兵仙韩信赋
上学糗事一二三
洛宁老家美食汇
中华民族精神永不屈两首

作者简介:韦海民,笔名韦嘉豪,1979年6月出生于河南省洛阳市洛宁县赵村镇西陈宋村。2004年毕业于河南科技大学,现旅居河南省会郑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演讲稿)
我与企业共成长演讲稿—范文网
纪念九一八演讲稿:青少年应树立远大理想
弘扬中华文化 展现少年风采
我们应当怎样学文化?
祝谌予老先生在他的一篇演讲稿中无私公开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