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七十年代.手表

        上世纪七十年代,手表在农村属于很贵重的物品。某生产队有一个脑子有点“糨糊”的社员闹了一个笑话广为流传。

        这个社员担心上工迟到被生产队的记工员扣分,就攒了几个鸡蛋卖了去商店买闹钟,营业员告诉他钱不够。这人不甘心,顺着柜台来回犹豫了好几趟,终于指着手表很无奈地说:那就先买个小的用着吧!因为手表价格是闹钟的几倍,所以这件事情就营业员当作笑话讲出去了。

        而我当时所在的生产队发生的事情就比这个严重多了。

        大队长给他十几岁的儿子买了块新手表四处炫耀,很多社员羡慕不已,争着央求试戴一下。大队长的儿子不干,轻蔑地说:哪个叫他一声爸爸,还要磕三个响头,手表就给了谁。他以为这些社员都是大他许多岁的大人,肯定没人真这么不要脸的。偏偏就有人打抱不平,厉声问到:是不是真的?要是不算数你就是我儿子!

        此人会点泥水匠手艺,经常在外面小挣点烟钱酒钱什么的,在当时属于不安本份的一类人。大队长的儿子嘴上还硬:爷说话算话!

         “好!”泥水匠扑通扑通磕了三个响头,还声音洪亮地冲着大队长的儿子叫了声“爸爸”,让人挑不出半点毛病来。大队长的儿子还没反应过来,手表就被一群大人起哄捋去套上泥水匠的手腕了。

        大队长的儿子憋红个脸,耷拉着脑袋,强忍住打着转转的泪水回家告诉他爹去了。

        这件事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虽然大队长的官衔等于现在的村委会主任一职,可那时的大队长就是名副其实的土皇帝。因为是集体派工,凡是又脏又累的活都派给泥水匠干了;泥水匠平时打个短工,做点小买卖什么的,也被当作走资本主义道路和投机倒把经常挨批。那些无论是嫉妒他的,还是有自尊的,也都人前人后的指责他这种不耻行为。终于有一天,泥水匠实在承受不住了,用给集体卖西瓜得来的钱,买了瓶“敌敌畏”,在路边就着一跟油条喝下去了。

        那时我还小,都是后来听大人们讲的。泥水匠的儿子成人后,初中没毕业就出去打工了。先是在一个做一次性打火机的厂里做工,后来就自己干了。赚了钱就衣锦还乡,买了一辆富康车跑出租。

        村里仍然很穷,大家一致推举他当了分管企业的副村长,他就拿出积蓄贷给村里办了一个夹板厂,原来那个大队长的儿子也来夹板厂当了一个工人。再后来,夹板厂垮了,大队长的儿子仍旧回去种他的地去了。

        再后来,我已经离开了,听说几年前那一带全部拆迁住进了很大的一个还迁小区,我特意去老家看看,已经成了无人区,到处是半掩在荒草中的瓦砾,全然看不出曾经的模样。 

关注《荆州书橱》

了解更多荆州书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六七十年代,从事竹编的生产队社员。那时,...
《明月山诗刊》中国.明月山诗人(月都.现代诗社)习作汇编第218期(总712期)
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公社,生产队社员生活劳动珍贵视频
新中国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公社,生产队社员生活劳动珍贵视频
还记得当年的“生产队”吗?
都江堰风情录|黄春红:​那年国庆,那面红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