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飘雪煮茶寻常事

飞霙又至,一次次银装素裹的浪漫让这个了无生机的季节添了几分别致。踏在大自然精心编织的白毯上,俯拾即是佳句,那些落入凡间的精灵,永远是古今艺术家们歌咏的主题。

古有踏雪寻梅的雅事,在东北,野外是看不到梅的,但雪压松枝的画面可以让人良久驻足欣赏,或许是有雪映衬的缘故,一簇簇松针格外坚挺,绿意也更浓,真想把这冰天一景带入温暖的茶室。

《梅下横琴图》明·杜堇作

这也不难,出来拍雪景时随身带了一个小桶,听说用雪水浇花比自来水好,可以促进植物新陈代谢,雪水中含有一定量的肥,可以提供养分,但一定要找干净的雪收集。有了雪,再剪下几个小松枝,布在茶席一角,边喝茶,边观赏松针上的雪一点点融化,想想都很惬意。

但是,如果在这大雪初霁的郊外布上茶席,拾一些枯枝引火烧水煮茶,让茶烟所到之处浸润温暖的气息,让极寒和极热的相遇,因茶的参与而化为一团和气,那真是天人合一的大美。

记得多年前看过一个纪录片,讲述的就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茶师所做的一次雪地茶会,她大病初愈,却一丝不苟地做着每一个细节,先拨开厚厚的积雪,挖出埋在雪地中的野菜,准备做茶点,当她双手捧着第一颗挖出的野菜时,满脸洋溢着孩子般的天真,由衷地赞叹着野菜顽强的生命力。参加茶会的是三名高中生,当茶师告诉她们所吃的茶点中有雪地下的野菜时,三个孩子都惊讶地睁大眼睛。

“是的,希望你们也有它一样顽强的生命力”。

因为热爱,因为想把茶的理念以不同的方式传达给更多的人,她把茶会设在寺院;设在山村;设在码头……

放眼望去,出来拍雪景的人还真不少,孩子们堆着雪人,环卫工人忙着清扫。我这个雪地煮茶的想法也只是一闪念而已。当一个人生活的环境尚未被一种文化覆盖,确切地说大多数人不了解、不认同时,招来的只能是冷嘲热讽。

但是茶,它不仅仅是形而上的、参禅悟道的媒介;不是高不可攀的琼浆玉液;更不是附庸风雅的一种形式,就像纪录片中茶师想要传达的,茶是亲近每个人的。不管那杯茶的口感如何,关键是那个过程所带来的生命启示。

试着用茶汤煮米饭,是不是和经年不变的白水煮带给令你惊讶的口感?试试用泡过的叶底洗碗,是不是比化学合成的洗洁精更让人放心?茶楼里千元一壶的茶,自有它的商业价值,而我们百元一斤的茶叶,也一样可以约上三五好友,或是家人周末畅叙。

常常遇到一些顾客,望着琳琅满目的货架说:也不懂茶呀,你帮着推荐一下哪个好……我常说的就是:自己喜欢的口味就是好茶。

以价格衡量价值,是人们习惯的思维方式,以形式取代初心,也是许多办茶会雅集的朋友不知不觉走偏的路。

“茶者,南方之嘉木也”愿这片南方的叶子,也如这片雪花一样,让更多生活在东北的朋友所熟知、所喜爱。

 

作者:负暄梧桐 | 弘益茶道美学撰稿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以后,这样的茶会请别再叫我!
看完这些,你是否后悔自己爱茶爱得这么晚!
懂茶的茶友:对不起,你已被移出茶友圈!
一个院子的故事
谷雨茶会小记:喝的是茶,浇的是心
《第220期》现在的茶圈与以前有哪些不一样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