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元宵,往岁喧哗


  元宵  [唐寓]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王安石20岁进京赶考,在正月十五元宵节那天路过一大户人家,门上贴着一招亲上联,“走马灯,灯走马,灯熄马停步”。他认为写得极妙,就默默记在心中。在参加科举考试时,主考官欧阳修出了一个上联,“飞虎旗,旗飞虎,旗卷虎藏身”。王安石用招亲联做了下联。做了状元后,他又用试题娶了大户人家的女儿。

今天就是元宵节,又逢周末。小编送上大宋锦鲤王安石元宵节对联成快婿的趣事(且不论故事的真假)只为在这个美好的节日为大家讨个好彩头。

古代元宵节在开禁之后,集市人潮汹涌,大家出来狂欢,一半的目的是为了看人。和电视剧演的一样,元宵节的男女相遇,易于产生爱情,所以元宵节还被称为“中国的情人节”。

千百年来,在元宵节上演的一见钟情的爱情故事,举不胜举。都说元宵这个“情人节”,大抵都能共白首。但是元宵节不仅于此,它的文化价值在于节日背后文化承载的力量,在于全民狂欢万家灯火团团圆圆,乐在其中。

正月十五元宵节是佛道两家共同的节日。在佛教传统中,人们最喜欢用“香花灯烛”供佛。香分涂香、末香、香丸等。人们用香,除了去秽净身,卫生环境,更主要的一个功效是,香能跨时空、达天庭,而且是即燃即达,因此焚香成了祈祷的一个重要环节。

元宵节又是道教的上元节。元宵二字拆解开来,即上元之夜(宵)。佛教、道教都有相应的供灯祈福法会,沿以成习,由庙会走入民间,而且壮大了起来,掩盖了庙会的盛况,渐渐演变成为民间的传统节日。

灯乃智慧的象征,供灯就是开智慧的祈愿,而传统的元宵佳节,其实就是始于汉明帝的“燃灯供佛”大型供灯法会。汉武帝在宫中建太一祭坛,在正月十五这一天张灯结彩地通宵祭祀。这个习俗传到了隋代,到底是隋炀帝任性,把元宵节改造成了歌舞漫游的准狂欢节,这就奠定了元宵节不一样的色彩。



在我国古代,唐末才称元宵,自宋以后也被叫做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了。相比其他节日,元宵节及其受重视,它更像是全民狂欢的节日,张灯结彩、君民同乐。
 
唐代时元宵节已有赏灯习俗,当时张灯三夜,已是盛况。到了宋代,增加到五夜,从正月十四到正月十八。明代更是从初八开始点灯,将其延长到了十夜,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百官皆有假期,赐宴欢愉,通宵达旦,燃灯之况,蔚为壮观。

我们当下的元宵节是汪曾祺笔下:“那时的元宵却是静静的。各屋里的灯都点起来了。大妈(大伯母)屋里是四盏玻璃方灯。二妈屋里是画了红寿字的白明角琉璃灯,还有一张珠子灯。我的继母屋里点的是红琉璃泡子,一屋子灯光,明亮而温柔,显得很吉祥。”是温暖的。

或许又像沈从文写的那样:“逢年过节,各街坊多有自己的灯。由初一到十二叫“送灯”,只是全城敲锣打鼓各处玩去。白天多大锣大鼓在桥头上表演戏水,或在八九张方桌上盘旋上下。晚上则在灯火下玩蚌壳精,用细乐伴奏。十三到十五叫“烧灯”,主要比赛转到另一方面,看谁家焰火出众超群。”是喧哗的。


放眼我们当下生活日新月异,赏灯习俗或许不再新奇有趣,昔日元宵灯会的热闹景象不再,元宵节也缺乏了那一份神秘感,只有属于节日背后的美好寓意推动着人们去纪念,去团聚。

今天,小编推荐大家走进电影院看一部特别的电影——《刺杀小说家》。

里面有一场皇城里花灯游行祭祀邪神赤发鬼的戏,就像是魔幻版的元宵节(此处不讨论剧情,只由电影视觉效果产生联想),电影里那些龙凤花灯花样繁多,天上美到惊人的烛龙腾空飞舞,灯光灿烂,鼓声震天;地下众生喧闹,巍峨耸立的皇城坊楼,群魔乱舞。我相信这些场景能带给大家视觉的震撼和诸多天马行空的想象。

有人说,能打败文化的,要么是时间,要么是另一种文化。然而,文化从来没有被打败,它在时间的长河里流淌,浸润成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历史学家许倬云有段话:时间(里)最短的是人,比人稍微长一点的是政治,比政治稍微长一点的是经济,比经济稍微长一点的是社会,然后是人类文化,再然后是自然。”

节日的力量就是我们永远记得它,我们赞美它,我们守护它。认真过好每一个节日,就是在守护我们自己的文化。

|  互 动  |

猜灯谜

红楼梦里,元宵节,太监从宫里送出来贾元春作的灯谜诗。元春的诗是这么写的:
 
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
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你猜到吗?快在下方留言吧?
最后,祝大家元宵节快乐!


作者:知秋公子 | 弘益茶道美学编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元宵节,你不知道的元宵节
元宵节诗词选
元宵节。
古人把上元节,都过成了啥
石景山人转宣武
中国民间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