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光的應用篇
光的應用篇
功力加強區一天的光線色彩變化   白平衡的控制   光的種類基本概念 色光、色彩與色溫的基本認識
大綱:
一、光源的種類
二、橫軸光源角度
三、縱軸光源角度
四、各種光線的配合
一、光源的種類
大多數初學者學習攝影,多是從一般的戶外拍社開始,因此太陽光是攝影者最主要的採光來源。戶外的自然光源不像在攝影棚內拍照,可以隨心所欲,太陽光的角度、拍照時地點的選擇,都會影響光源的變化。例如在無阻礙的陽光下拍照,光線會變的很平均,缺少明暗,在上午、中午、下午光影的表現也迥然不同,而在蔭暗處拍照會因陽光攝入的角度,而有不同的明暗變化。這個主題就是跟大家介紹,如何在外拍活動中掌握光線,達到您想要的效果。
在探討光線應用之前,先向各位介紹最常見的一些光源:
太陽光(自然光源):
她最為無價,但是也是免費的;她最樂於被應用,但也是詭譎多變的;她是攝影者不可或缺的一種光源,但也是最讓攝影者頭痛的百變光源。在不同的環境與心境下,她可以是溫柔的、剛硬的、強悍的;暖和的、燥熱的、陰冷的;溫馴的、冷靜的、飄逸的、好動的....有太多形容詞可以形容此自然光源了,準備好要與她邂逅了嗎?
閃光燈:
這是一般攝影者最常應用的人工光源,尤其是戶外攝影。表現力最接近平時的自然光源(上午八時至十一時,下午三時至五時左右,這個說法不一,四季變化時也不同),因為他的色溫約6000K,因較接近太陽光,所以不會產生色差。稍微偏向冷系光源,屬於瞬間光,所產生的光影小,電源可用一般電池、家庭電壓〈110V〉,因此不需特別變壓,適合於人像攝影。
鎢絲燈:
攝影用燈泡,像家用的鎢絲燈泡一樣,但亮度要高許多,是攝影棚內常見的光源之一,色溫有3200K及3400K二種,屬於熱光源(所以每每在攝影棚內拍照都會滿頭大汗),是持續性、直射式光源,產生的光影較大,與家用燈泡一樣會有衰減的現象,使色溫越來越低,光線會越變越紅,因此要保持穩定的色溫需為新的燈泡,且必須指定電壓〈115V 、120V〉。適用於室內用的彩色軟片(燈光片),適合做商品攝影,鎢絲燈於平時用時,電壓用80V ;進行測光、拍攝時,用115V 或120V,依據不同的光罩型式又分聚光式、散光式二種。
石英燈:
石英燈又稱為石英鹵素燈,也是攝影棚內常見的人工光源之一,燈泡本身體積較小,同樣是熱光源(不過溫度稍微低一點),在燈泡內有填充鹵元素氣體,可延長燈泡中鎢絲的壽命。屬於線性光源,適用於長型被攝體,色溫保持在3200K,因為填充了鹵元素氣體,使得使用壽命及色溫的維持都較長久。適合做商品攝影光源,以室內用的彩色軟片拍攝。
螢光燈:
螢光燈的色溫在3500K,是一般常見的人工光源,但比較少被應用於攝影棚內,筆者也沒用過,所以不甚瞭解它有何特性。
回頁首
二、橫軸光源角度
橫軸光源(光源左右角度),指的就是光線在被攝主體水平角度環繞一周,所得到的各種打光的方式,一般可分為五種角度,筆者在此細分成七種角度,一一向各位介紹:
1、正面光〈center light〉─ 0 °,如下圖所示,當鏡頭固定在被攝主體正前方時,將光線打在靠近鏡頭主軸線的位置。光線均勻、擴散、只得到淡薄的陰影,這種打光方式會壓縮主體的大小,看起來較無立體感,但可減少紋理的產生。
以人像攝影來說當然就是人的臉部,由模特兒的面部陰影可判別,若是臉部明亮無變化即是正面光。要獲得正面光可讓模特兒面向陽光,而攝影者背向陽光來拍攝。或利用閃光燈給予正面光源,正面光可顯現出臉部的明亮感,因為它可以減少紋理的產生,所以對臉上的缺陷也有修飾效果,很多婚紗攝影都是如此拍攝的。
    
人像攝影時─對於臉部消瘦者較適合,或者用來拍攝造型人像、婚紗
商品攝影時─當作做輔助光較多,可以減少紋理的產生
2、中邊光〈off center〉─約15 °左右,當鏡頭固定在被攝主體正前方時,將光線打在離開鏡頭左右約一到二個肩寬的位置。光線均勻、擴散、稍有立體感,這種打光方式會壓縮主體的大小,看起來較無立體感,但可減少紋理的產生。
如果用來拍攝人像,對於輪廓較深的人,是蠻適合的一種光源,但如果老是用這種光原來拍攝,效果會是枯燥而無趣,同時也看不到太多的陰影,因此一般來說,大多不會用來當作主光源。而是用來作為減少主光源陰影的輔助光。
人像攝影時─做為輔助光,可以消除鼻子陰影
商品攝影時─多用於輔助光,也是用來減少被攝體的陰影,使主體看起來較為潔淨
3、斜面光〈cross light〉─45°,將主光源置於主體側方45度的方向,會使被攝體產生立體感、且質感均非常自然,所以常做為人像、商品之主光源;入射角與反射角相同,所以反光最少,適於做翻拍〈而且兩邊各一盞45°的光最好〉
在人像攝影上,如果再搭配45度的中高光,這救是長久以來人像打光最為經典的光線角度,看起來最為自然也頗受一般人員的喜愛。他可以造成三度空間的立體影像造型,可將人體的表現,發揮得淋漓盡致。當然如果可以搭配其他的輔助光源,可使作品更為精湛。
人像攝影時─做為主光源,是最常見的打光方式,且多會搭配45度的中高光
商品攝影時─多用於主光源,可以得到最少的反光
4、側面光〈side〉─80°~90°,可二等分被攝體,造成很強的反差。商品攝影時如果為淺浮雕之物體用此陰影法〈側面光〉,可使浮雕明顯呈現,應用在人像攝影中,易使人臉之凹處現出,能夠表現出模特兒的個性。
以自然光而言,太陽光以偏左或偏右射向模特兒,使臉上有明顯的明暗分別就是側面光。側面光可以增加人面部的立體感,如果要給模特兒充滿深情、獨特個性的感覺,側面光是很好的選擇。光源強烈時常會造成明暗對比過於明顯,也就是反差較大,這時需做適當的補光,以減少陰影,而中邊光等輔助光源會是很好的搭配,或者以反光板反射光源在臉部的暗面上,以減低陰影的對比。
人像攝影時─做為個性、造型人像的主光源,但多會搭配15度的弱中邊光
商品攝影時─拍攝淺浮雕商品、磨砂面的金屬表面
5、後側面光〈side rear〉─110°,燈光位置約略位於耳後方的位置,常做為效果燈光,極少作為主光源,可以造成部份輪廓線,也有一點剪影的效果。
人像攝影時─多用散光燈打光,作為效果燈光
商品攝影時─反而多用聚光燈打光,作為效果燈光
]
6、後斜面光〈rim〉─135°〈也可稱為-45°〉,這種打光方式,可以強調被攝主體的立體感,營造出逆光情調,在商品攝影上常做為主光源、輔助光或效果光,在人像攝影上,就比較少作為主光源了。
人像攝影時─多作為效果燈光
商品攝影時─多用透明商品的主光源,一般商品攝影上則作為效果燈光
7、逆光〈rear〉─180°,由被攝體的正後方向前打光,主要為效果燈光,在人像攝影上,最常用來拍攝剪影作品,有時用來拍攝出人像髮際的透明、銀亮的效果。
它又稱背光,顧名思義就是模特兒背向光源,而攝影者面向光源拍照,通常背光給人一種神秘意境的感覺。背光拍攝如果當作效果光,臉部測光後應多加一至二格的曝光量,不然模特兒的臉部會顯得過於陰暗,這是背光攝影應注意的地方,當然如果拍攝的是剪影,那又另當別論。
人像攝影時─視拍攝手法,可作為效果燈光或主光源
商品攝影時─常用透明商品的主光源,一般商品攝影則為效果燈光
回頁首
三、縱軸光源角度
縱軸光源(燈光高低角度),指的就是光線在被攝主體以垂直角度環繞一周,所得到的各種打光的方式,一般可分為四種角度,也可細分成七種角度,簡單的向各位說明:
1、下方光〈under light〉,又稱為底光,光源來自於被攝體的底部,在大自然中很少有來自於下方的光源,會產生一般人較無法接受的奇怪陰影,因此會有陰森、恐怖的感覺,恐怖便最常使用。而在透明商品攝影或一些高科技場景,這種光源的應用就非常頻繁了。
人像攝影時─多為輔助光,營造嚴肅、緊張或恐怖的氣氛
商品攝影時─多為透明商品的主光源
2、水平光〈level light〉,這是很常見的打光方式,它所打出的影子最長,可加強物體的立體感,因此在商業攝影上應用得非常頻繁,多作為輔助光。在人像攝影的使用上,以一般相機上的固定閃光燈是這種水平光的主要來源。
人像攝影時─多為135相機的主要人工光源(機上閃光燈),機動性最高
商品攝影時─可得到的影子最長,加強商品立體感,多為輔助光
3~5、中高光〈medium〉,這是最常見的打光方式,也能夠為一般大眾所接受,它所打出的影子最富有立體感,在商業攝影及人像攝影的使用極多,因此也是主光源的常客。這是因為自然光源中,以這種角度的光線為大宗,所以對於人們來說看起來最舒服,理所當然的最為常人所接受。
人像攝影時─多為主光源,使用上也最多,人體視覺最為舒適
商品攝影時─使用最多的主光源,最能表現商品立體感
6~7、上頂光〈hight-top〉,這也是常做人像、商品之主光源之一,尤其是商品攝影上,大多數都希望得到最短、最少的陰影,因此攝影師會偏愛此種打光方式。而人像攝影時,造型攝影也多以此為主光源,可以表現髮際油亮的光彩,如果不做補光,會在眼窩、鼻子及下巴處產生深暗的陰影,給人一種老成、穩重的感覺。
人像攝影時─可以將頭髮細緻處表現出來,常用於造型攝影
商品攝影時─使用非常多的主光源,可獲得最短陰影的效果
回頁首
四、各種光線的配合
前面介紹的是光線的各種角度,以及相關的應用面,但是瞭解這些還不夠,本章節開宗明義就有談到:自然光原是詭譎多變的,改變一下拍攝場景的光線,是否能夠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然而在戶外,你無法控制光線的方向,但是你可以移動被攝主體、改變拍攝手法,加上輔助的補光道具...以營造出所需的光影與她的性情。
光線的角度,可以稱為光的方向性,是我們取景的第一個課題。那第二個課題就是投光的方式了,也就是光線擴散的程度,這一點有時比光的角度來得重要,因為它能夠營造出剛硬、溫柔、暖和、燥熱、陰冷、冷靜、好動...等各種氣氛。以下簡單的為各位介紹:
直射光:
在萬里無雲的陽光底下,日光會直接照射在被攝體上,稱之為直射光,我們會得到亮暗分明、陰影明顯的圖像,在被攝體上我們會得到光亮處與陰影處差距頗大的畫面,拍攝出高反差的作品。這種光線會給人一種剛硬、燥熱、好動甚至陰沈的感覺。
在人工光源上,以聚光燈為直射光為代表,它的光線直徑較小,多數都還內建有鏡片可將光線聚焦,同樣可獲得亮暗界線分明的效果。
反光(反射光):
當日光打在有如鏡子般的水面上、反射到白牆上、或者是您用反光板製造出來的反射光線,都屬於反光的範疇,它可以是有如直射光般的硬光(亮暗分明)、也可以是擴散光(柔光),端看它是反射在什麼樣的物體上。但一般而言,反射光的目的是用來當作輔助光,減少被攝主體上的陰影,降低反差,所以常用的反光以擴散光最常見。可避免光影一成不變的僵化,因此搭配上反光後,可營造出溫柔、暖和、冷靜等等的效果。
攝影棚中常用的反光傘、反光板、遮光板等,都是反射光的一種,多數都是用來當作輔助光源或擴散光源,雖然會產生稍微明確的陰影,但陰影的明暗分界不明顯,二者之間的邊緣地帶會比直射光來得柔和許多,使屬於中反差的夠圖方式。
濾過光:
如果整個天空布滿雲層,只要不是烏雲密佈的陰天,我們所得到的光源就是濾過光了,雲氣會讓陽光擴散,因此光源的方向性被打散,使得光線變化成擴散光源,當然要得到擴散光源也不一定要等待如此的天氣,比方說:透過玻璃、門口的光線,樹陰、建築物的遮蔭下,都可以得到有如濾過光的擴散光源。這種光線會帶給人們溫柔、緩和、冷靜、飄逸...等等的感覺。
遮光罩、柔光罩、無影罩等都屬於人工光園中的濾過光,它會比反射光源來得柔和,提供了幾乎是無影的光線,看起來就像多雲天氣所拍攝出來的效果。
最後要介紹的是光線組合,其實我們之前一直都有提到:除了主光源以外,不管是在室外以自然光拍攝,或是在室內以人工光原來拍攝,都會想盡辦法應用一些周遭環境可以擷取得到的輔助器材,來進行補光,以達到作者想要營造的各種氣氛,因此筆者也稍微介紹一下各種打光的應用(雖然有點涉及商業攝影):
1、主光源〈main light〉:如日光,一般會來自於被這主體的左、右方向,也有可能有很多來源,但不能產生有其他的影子,一般會用擴散光線當作主光源。
2、輔助光〈sub light〉:主要目的是緩和被攝體身上的反差,輔助光源要控制照明比,他與主光源的照明比例不同,就能夠製造初各種不同的場景出來。
3、效果光〈effect light〉:在很多時候效果光的光亮常強於主光線,但是他是點狀光源,會打在被攝體的某些部位,用來特別強調該處的細緻表現,使用時要注意不可搶了主光源的風采,一般為聚光燈居多。目的在於營造氣氛,拉開主題與背景間的距離。
4、背景光〈background light〉:背景本身雖然是配角,但是配角本身也極為重要,它能夠影響主體的整體表現。當要獲得均勻的光線時,使用擴散光源來打背景燈光,主要目的是拉開主題與背景之距離。而不均勻亮度表現時,就要用用聚光燈燈了,主要目的是改變背景濃度的深淺,可以得到較高反差的背景表現,使整體構圖上更有立體感。
回頁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光是摄影的灵魂
人像摄影中的特殊用光法
人像摄影中的基本光质详解与运用
导光结构设计
摄影基础教案: 第十四课 专题摄影
人像摄影用光实战指南—光的方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