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立明//父亲的太阳(三)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2021年元旦,我们开始整理写作爱好者的作品链接,以丰盈后稷文学宝库!2022年,我们将继续。点击下面加粗字链接,品读《后稷文苑》宝葫芦: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1)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一辑)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二辑)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三辑)
后稷宝葫芦 文苑新年礼(2022第四辑)
后稷文苑新年寄语
稷山夕阳红文集(2021.12.26)
从漫步黄土坡到后稷文苑(2017.6-2022.1总目录)

顾问:赵永刚  安新明

制作发刊:薛前发

协助制作:焦云竹  葛丽娟

杨立明//三叔与驴

杨立明//鼠辈的哀号

杨立明//自己的梦自己解

杨立明//胡同口那眼井

父亲的太阳

(三)

 

稷山  杨立明

时间近乎停滞,手表指针的每一次跳动都显得极其笨拙,像一头大象迈着受伤的腿。在将近五小时的煎熬中,那扇玻璃门一共开了六次。每开一次,都像磁铁一样齐刷刷地将我们从不同方向吸引过去,我的心也都像过山车一样飞起又落下。手术室的医护人员各个久经沙场,不用说一句话便知我们的心思。第一次是位护士,手里拿着单子,说她去取血,我想这是常规,没啥大惊小怪;第二次还是那位护士,手里还拿着单子,说要再取两袋血,我不禁有些紧张;第三次是另一位护士,提着个透明塑料袋说去送标本,我悬着的心放下大半;第四次是王专家,脸依旧严肃眼里却闪着亮光,说了句“还算成功”便匆匆离去,甚至没听完我感谢的话;第五次是主任,说王专家够胆大,手术做得漂亮!脸上洋溢着手艺人对一件作品的由衷赞叹;最后是麻醉师、主管医生和接送护士,以及躺在推车上尚未清醒的父亲。

我请同事们吃完饭回到病房时父亲已醒。他虚弱地笑着,没输液的那只手想要抬起来示意我坐下,却又无力地垂下。哥姐们也附和地笑着,有鼓励也有担心。主任也跟了进来,对父亲说:“手术很成功,好好休息,啥也别想。”父亲很顺从地合住眼,又撇嘴笑笑说:“麻醉师没听我的话,说好的既不让我受疼还保持清醒的,但终究还是让我睡了一觉,做了个长长的梦。”

从父亲术前术后大相径庭的精神状态看,内脏手术确实很伤元气。但我清楚,在麻醉关、手术关顺利通过后,即便不再放疗或化疗,也还有感染、切口愈合以及癌变转移等关口。

手术切口足有十厘米长,十多层厚的敷料没几小时便被局部渗液浸透更换一次。那时换药还是先碘酒消毒再酒精脱碘(现在只用碘伏),伤口会被酒精渍得很疼,但不及时换药则会被或酸或碱的渗液渍得更疼。父亲静静地平卧着,努力保持着各种引流管、心电导联线以及输液管路的顺畅,甚至还与换药的王医生谈笑风生,很是坚强。

我们四人轮班关注着瓶子里或白或黄或清的液体,关注着监护仪上心电指标的变化,记录下每小时的体温,以及从胃管、尿管、腹腔引流管、创面引流管滴答出来的各色液体的量。护士们对我们很是放心,每次进来都面带微笑。加上每天都有诸多医院同事过来看望,父亲很欣慰,深为当年让我和姐选择学医而庆幸。

父亲对自己的病情很乐观,计划三日后开始写日记,并亲自记录那些指标和引流管的出入量。但突如其来的持续高热,让刚刚打起精神的父亲再次陷入萎靡,我们悬着的心也再次从悬崖边跌回了谷底。

我清楚,这是原发病、手术创伤、免疫力低下、能量不足等综合因素导致的继发感染。无论感染部位是在手术创面还是切口,一旦控制不力就会继发感染性休克、血凝障碍甚至肝、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幸运的是,在各种高级抗生素、高能量营养液和二十多瓶白蛋白连续四五日的“狂轰滥炸”协同努力下,危机解除,刀口也长得很好。

术后十日,父亲的精神面貌大为改观,食欲也基本恢复,从头到脚的各种管路相继拔除,仅余一根胆道引流管。每日里,父亲都要用别针将引流袋别在衣襟上下床活动一番,甚至跑到医院的小花园散步,心情极佳。主任和王医生也很高兴。估计是考虑到老家的麦子快熟了吧,几日后父亲坚决要求王医生给他办了出院,并打发哥姐们回了家。尽管那根管子每天还能引流七八百毫升的墨绿胆汁,尽管里面还夹杂着不少坏死肝组织的碎屑。                            

我总以为,世上能够坦然面对死亡者终是少数。父亲之所以不惜代价拼死一搏不就是害怕死吗?可是,尚未痊愈便急着出院就不担心前功尽弃?又有什么更着急的事?

回家当晚,父亲让我拿出他从老家带来的那个鼓囊囊的公文包。拿湿布子擦净外面的灰尘,在我好奇地目光下,父亲讪笑着略带几分神秘地打开了皮包。包里是几本发着虚胖的稿纸,稿纸外面包着层牛皮纸,边缘缝着麻线,中间用小楷毛笔注明着起止年月。我知道父亲爱读报剪报,尤其喜欢搜集一些天下奇闻、健康养生或科学种田方面的知识。但这里剪贴的显然不是那些,而是一篇篇他自己发表过的文章。在每块剪报边缘或稿纸空白,都标注了报刊的名称、发表日期及版面。“我想把这些文章整理成一本书,留个纪念。”父亲说道。眼里闪着亮光,说不来是自豪还是迫切。

父亲并不知王专家预估的生存期,只是凭了内心的一种意念在努力实施着心中的计划。也许,那种意念的力量来自几十年前“毛主席”的那分鼓励?父亲不紧不慢,表现出一如既往的严谨和认真:由他负责整理、筛选和校对,我负责联系厂家、打印、排版等。说至少要认真校对三遍,下一步还要从家里选一些照片插入,待一切就绪后再请人作序、题词等。我很着急,唯恐在有限的半年内无法实现父亲的心愿,却无法开口。可也奇怪,随着那个预期的一日日迫近,父亲的体力反而愈发充沛、面色愈发红润!全家人都觉得手术做得真值。这样的惊喜一直持续着,直到次年的深秋。



杨立明,男,1970年生,稷山阳史村人。医学硕士,重症医学专业主任医师。从医二十余年,工作之余喜欢舞文弄墨,孤芳自赏。发表各类医学论文近三十篇。

顾问:赵永刚  安新明

制作发刊:薛前发

协助制作:焦云竹  葛丽娟

逆行者杨立明作品集(2020.12.28)

杨立明文集(2021.12.28)

杨立明文集(2022.10.28)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终于松一口气
实录女性结扎全经过
冠脉造影的注意事项【转】
你不知道别人的生活
人走向成熟的标志
这一辈子,你误解过多少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