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汾乡巨变(长篇小说) 第二十章第四节:传统佳节闹社火

感恩相遇  后稷文苑


胡根庆//《汾乡巨变》第一至第十八章

汾乡巨变(长篇小说) 第十八章第四节:神婆

汾乡巨变(长篇小说) 第十九章第一节:竞选村长

汾乡巨变(长篇小说) 第十九章第二节:这里不准打井

汾乡巨变(长篇小说) 第十九章第三节:少女之死

汾乡巨变(长篇小说) 第十九章第四节:激浊扬清正村风

汾乡巨变(长篇小说) 第二十章第一节:韩老二夫妇逛西安

汾乡巨变(长篇小说) 第二十章第二节:废人”张婆婆

汾乡巨变(长篇小说) 第二十章第三节:锣鼓声声伴过年

NO.75

第二十章第四节

传统佳节闹社火

槐树庄老百姓节日多,过了大年,过元宵,过了元宵节,转眼就到了新正二十九这天,这是槐树庄的传统佳节。槐树庄在过去每隔三五年,在传统佳节就大闹一次社火。

今天传统佳节前,小盼和东娃召开两委班子成员会议,经大家研究决定大闹一次社火,以庆祝丰稔之年和昇平盛世。

槐树庄闹社火早已闻名遐迩。因此新正二十九这天一早,周围邻村甚至外乡镇的村民皆纷纷到槐树庄前来观看。临到早上八九点钟时分,槐树庄的大街两旁已是人山人海,大街上行人摩肩继踵,熙熙攘攘……

戏院门前两边摆满了各种小吃小摊,叫卖声声,少男少女,穿红挂绿,谈笑风生,亦有村民扶老携幼,春风盈面。

戏院里,火神庙前,香烟缭绕,求神赐福保佑者,伏地叩首,虔诚祷告。槐树庄的锣鼓队更是拍打一番又一番,锣鼓声声,声震云天……

上午九时许,闹社火开始了!

先是在大街上跑一阵“马”,这不是真马,而是一个年青村民嘴里衔一根铁条(据老辈人说,这根铁条早年间跑马时,是从两腮肉里穿过去的),手里举一个带响环的和尚禅杖,摇得哗啦啦山响,后面有一村民紧随其后,手在跑马者背上拍个不停,且嗨嗨地大声吆喝着,所至看热闹者身边,人们纷纷往后面躲避,这跑马是专为开道的!

跑过一阵马后,道路打通了。槐树庄的几个鼓车就跑起来了。每辆鼓车都装扮得华丽无比,车心放个大鼓,内有一个打鼓者,有几个拍铙铍者,而鼓车是由一个榬马和三个梢马拉着,马前有几个年轻小伙子每人手执一长鞭,把长鞭甩的啪啪响。

鼓车在大街上往复跑几趟之后,闹社火的队伍徐徐从大街最南端往北而来了……

社火队最前面是火铳队,约有二十余名年青人头戴钢盔帽,手执火铳,有时看到哪里有看者挤出街边,故意拿烟头做点火铳状,吓得看者顿时往后就躲。

村委会分派的维持秩序人员戴着红袖标,上印指挥员,副总指挥以及总指挥,把守在大街两旁,以防发生安全事故。

火铳队咚咚地鸣放着,在前开道着,后面的旗方队彩旗林林亮相了。旗方队均由槐树庄几十名大姑娘小媳妇组成,她们穿着青一色节日艳装,每人戴一双白手套,踩着前面吹口哨的女指挥员节拍,迈着矫健的步伐,整齐划一地从观众们身边经过。

紧随旗方队后面的洋鼓洋号队,在前面指挥员的统一指挥下,鼓点一致,号声嘹亮。

观众目光刚送走鼓号队,眼前立时出现了舞蹈队,槐树庄的舞蹈队可是在县上比赛出了名的。今天的舞蹈队在刘淑娟和xX的精心排练下,几十各舞蹈队员身着一致的上红下绿服,手持彩带,踩着舞步,把个彩带舞得变化多姿,令观众看得眼花缭乱。

观众还未从舞蹈队表演中回过神,眼前又出现了秧歌队,花鼓队,花鼓队里扮丑角的老石匠李艮太老汉,手提个竹篮,里面装几白馒头,边走边从篮里拿着个馒头故意对观众说,过时节哩,给我亲戚丢(送)个馍!

惹得观众们哈哈大笑。

槐树庄的高跷队伍走来了。

踩高跷的有男有女,有小孩。组成了一个偌大的长蛇队。原来,槐树庄闹社火几乎是家家人人都参加的。小孩踩低高跷,大人们踩长高跷,还有临近佳节初学者,则由家人亲朋在一旁牵手扶着走的。

踩高跷者装束打扮也是有名堂的。有男女大头娃娃,头戴一个硬纸糊的大头娃娃模样,只露两个眼窟窿,身后紧随一个踩高跷的头戴大头娃娃,这两个异性大头娃娃还不时拥抱亲嘴呢,逗得观众们直笑……

而其后踩高跷者却令观众发出一阵阵赞叹了。

这是八人抬轿的一组高跷队,其中有一个扮媳妇的男子卡在两个粗杠中间,而两个粗杠各有四人用肩抬着,踩着高跷,故意上下一闪一闪的。

这几个人合抬“大轿”,配合需黙契,步调需一致,倘有一个配合不到位,极可能踩高跷者全部倒地,其难变可想而知,但他们偏偏却显得轻松自如,游刃有余。

八抬大轿过后,是十忙。所谓十忙,皆是表演女工的活路。

这十忙分别由十个村民踩高跷扮演角色。有缠线的,有缝花的,有养蚕的,有织布的……

最吸引观众眼球的是槐树庄刘虎娃爹边踩着高跷边织布。他胸前绑着一个小织布机,梭子在织线中往复穿个不停,竟织了约有一米多长的布。令观众叹为观止。

在长长的高跷队伍里还有"九凤朝阳",“王小赶脚","二鬼打架",“张公背张婆"等古老的传统高跷的艺术再现,又有现代的工农商学兵等当代人物的亮相,真格是林林总总,包罗万象,令人看得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紧接高跷队伍后面的抬搁队伍。抬搁上有"武松打虎",有"劈山救母",有"三打白骨精",有"白蛇传",有"西厢记"等反映古代戏剧和神话故事内容,亦有"红灯记","沙家浜","打虎上山","红色娘子军"等现代戏剧的内容。抬搁造型各异,各有千秋,大饱观众们的眼福。

然而最让观众们费解的是抬搁上绑着一棵翠绿的柏树,柏树的枝叶上粘着几十个碟子,抬搁走起来柏枝忽悠不止,而碟子却粘在枝叶上丝纹不动。

这就不得不让观众们称奇了!据说槐树庄柏树粘碟是从祖辈传下来的,此密方槐树庄至今只有个别老者知晓,对外密而不传。

槐树庄的社火从上午开始,直到下午四时之后才告罄。

晚上又放焰火,焰火毕,槐树庄三十六岁同龄人向学校学生们捐献书包和学习用具,而后是本庄家戏精彩演出……

人们白天观看了社火,晚上又观看了焰火和欣赏了家戏表演,真可谓传统佳节尽兴之极……



胡根庆,自号五柳汾士,山西稷山下迪村人氏。曾于八十年代在《河东文学》发表万余字的中短篇小说《野寡妇》《天边有一片晚霞》等作品。在《山西农民报》《山西老年杂志》《运城日报》《枣花报》等作品均有刋登。曾在《电力杯》大赛中小说获一等奖,《交通安全》征文大赛中小说获二等奖,《稷医杯》征文大赛中散文获二等奖,小说散文诗歌戏剧话剧微电影等在各网络平台已发表千余篇。

发刊制作:薛前发

微信手机同号:13293971786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社火作文600字三篇
百喻人生小故事992
古镇戏剧的艰难延续
大伾山与浚县社火【转载】
大荔马二村血故事社火,视觉效果血腥有非议,现场却最受参观者的喜欢
随笔||千户营高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