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家庭“暴力”的黑洞漩涡

文:孟晓娟

编:金兆丰

11月25日,也就是今天,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一则消息登上了热搜。

关于家庭暴力,大家能想到的普遍都是“身体暴力”,而今天中央推出的视频科普:“严格限制老婆花钱也是暴力”——很快就占上了热搜,不难发现大家对于“家庭暴力”的无知。我们不仅对家庭“暴力”知识无知,更是有对家庭“暴力”事件发生的危害的无知。

今天这一期,我们来和大家说说家庭“暴力”对孩子的危害以及心理“暴力”对孩子的影响。

“原生家庭”的影响

在将来的曾经看到一个话题:这辈子最不想嫁的男人是什么样的?

其中有一个高赞回答:“我最不想嫁给我爸爸那样的男人。”

这位网友说,她爸每天一回到家就瘫在沙发上。由于365天都固定在沙发上的同一个位置,那一块已经深深地凹陷下去了。如果他只是坐在那儿自娱自乐也就罢了,他不仅什么都不干,还要指手画脚,对忙里忙外的妈妈,各种嫌弃和挑剔。嫌她做饭不好吃,嫌她碗没洗干净,嫌她把东西放在他找不到的地方……

有一次,妈妈正在厨房做菜,爸爸躺在沙发上看电视。爸爸问:“菜做好了吗?”妈妈回答:“做好一个了。”爸爸随即翻身起来,跑到餐桌上吃饭。妈妈做一盘菜,爸爸就吃一盘。等到妈妈做完菜,从油烟满屋的厨房解下围裙出来,爸爸吃饱了,留下剩饭残羹,又回到沙发上看电视去了······

小女孩从小就在这种“不平等付出”的家庭里长大。长大后,遇见了一个会哄她疼她的人,一点点的温暖就能让她感激涕零并且选择义无反顾地嫁给他。

相信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都会有家长吵架拌嘴的场景,都会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不同程度害怕恐惧的阴影。而父母暴力打架的场景则会让孩子害怕在未来的某一天,巴掌或者拳脚将打在自己身上,便从此没有了安全感。随着时间的推移,意志力坚强的孩子可能能够逐渐克服恐惧,但是有些会造成一生的影响和阴影。

家庭“暴力”对于孩子的影响

01

极端暴力

长期处于暴力家庭环境中的孩子,很大一部分在长大后也具有暴力倾向。他们认为:只有拳头才是真理,以致于从小就扭曲了心灵。

而一个人的性格一旦养成,很难更改。若从小在心理滋生对施暴者的仇恨,日积月累 ,随着年龄的长增长,仇恨会向周围的人和社会蔓延,严重的甚至走上犯罪道路。近几年越来越多的报道显示一些犯罪分子从很小因为家庭暴力影响而走上这条不归路。

02

孤僻自闭

在争吵或者打架过后,很多父母都会问孩子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和你爸/妈离婚了,你跟谁?

孩子听了这个问题就会害怕:我是不是被爸爸妈妈抛弃了?

孩子会因为害怕失去父母而恐惧,又会因为自己改变不了现状而无助。久而久之,长期缺乏安全感,就会变得孤僻,害怕与人接触,严重的甚至会自闭。

03

残酷自残

家庭暴力中最无辜的就是孩子,他们甚至根本不懂父母为了什么吵架。每次激烈的争吵或打架都会让孩子手足无措,感到害怕。据报道有些孩子为了吸引或者转移家长的注意力,会以自残这种残酷希望让父母醒悟。

但,就算是父母醒悟了,孩子所受到的伤害依然不可磨灭。

什么是“心理暴力”

而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家庭中父母还在对孩子实行“心理暴力”,很多父母对孩子进行批评、指责、贴标签、说教等等,这对孩子的情感和内心都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创伤。孩子生活在一个内心痛苦的暴力世界里。

01

价值观评判

如果孩子做事比较注重细节,效率比较慢,他就是“强迫症”;如果我们在乎细节,那孩子就是“粗心马虎”。对孩子这样的评价是以父母个人的价值观为标准,而不是对孩子的客观评价。

这样的评价是不公平的。即使孩子接受批评并做出妥协,也并非心甘情愿。这会破坏我们与孩子的关系。我们不可以将自己的价值观与孩子行为本身的对错混为一谈。

02

别人家的孩子

当被问及:“为什么拿別人家孩子比较时?”,收到的回复通常是:“给孩子树立榜样,激发努力的动力。”

那么试想,你老公对你说:“隔壁老王家媳妇,又漂亮又贤惠又能干。”你一定怼回去:“人家好,找她过啊。”

为什么“榜样”到自己这激起的是愤怒,到孩子那就得是“动力”呢?

父母的比较打击的是孩子的自信,父母的有口无心一句话,也许伴随孩子的是一生的魔咒。父母温暖的怀抱和无条件的爱,才是孩子动力的源泉。

03

威胁孩子

我们对孩子的要求通常都带有威胁,如:“如果不XX就是受XX惩罚”,“把饭都吃完,不然今天就没动画片看”,“地上玩具收拾好,不让我全部扔垃圾桶”。

威胁是强权手段,没有尊重孩子。威胁的结果:1、顺从的孩子,变得唯命是从,以后碰到有难度的事情不敢尝试不敢挑战。

2、反抗的孩子,出现叛逆,威胁不再奏效,对父母失去信任从而破坏亲子关系。

“心理暴力”发生怎么办?

心理学博士、国际非暴力沟通中心创始人:马歇尔·卢森堡,为我们提供了非暴力沟通法

通过观察事实,感受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愿望和需求,同时聆听别人的愿望和需求。也就是说,既诚实地表达自己,又尊重与倾听他人。非暴力沟通也被称作“爱的语言”,我们应当学会让爱装点我们的生活。

如何进行非暴力沟通,非暴力沟通的四个步骤:

(1)观察:客观地说出,你观察到什么,不作主观判断。如“宝宝你玩好玩具,放在地板没有收拾。”

(2)感受:只要如实说出,对于我的观察,我有什么样的感受。如“妈妈不高兴”。

(3)需要: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感受?什么样的需要或者价值观导致那样的感受。如“我希望我们的家是整洁的”。

(4)提出请求(而不命令):具体的语言描述请求(不要用抽象笼统的语言),如“妈妈希望你自己收拾到玩具篮里。

完整的非暴力沟通是:“宝宝你玩好玩具,放在地板没有收拾,妈妈感到不高兴,我希望我们的家是整洁的,妈妈希望你自己收拾到玩具篮里。”

孩子听到妈妈这句话,理解到的是:妈妈希望家里整理,我那应该去把地板的玩具收拾整洁。这时孩子收拾玩具的行为是内在驱动力,他希望家里是整洁的。而不是出于对父母批评、指责的恐惧,被迫作出的行动。

我们的语言和行为都有惯性,与人交往中,第一反应通常是的习惯性的反应。刚运用非暴力沟通会感到别扭,我们要给自己充足的时间和耐心,去熟悉和运用非暴力沟通。让非暴力沟通成为我们与人沟通的习惯性反应。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你与孩子和家人的沟通方式,决定将来孩子与父母及他朋友、同学的沟通方式。

董卿谈到儿子时说过:你希望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家庭“暴力”在我这已经不单单指的是父母之间的身体暴力,更是父母、父母和孩子之间的非动作、非言语的“暴力”。而父母之间的有效非暴力沟通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更是给孩子起到了榜样的作用,防止家庭“暴力”的恶性循环持续下去。

END

作者简介 PROFILE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盛晓春:一个家庭治疗师眼里的心理问题
“妈妈别生气,你还爱我吗?”
孩子爱破坏玩具、家里玩具堆积如山,怎么办?
病态原生家庭到底多可怕
“少子化”家庭,让孩子打父母成"新式家暴",四招教你如何处理
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得是什么样的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