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MMUFS独家披露:南苏丹维和日记(回忆)

回想起当初刚来时时的新奇和懵懂,不觉莞尔。恍若昨日的那些虽然乏味却和平的日子回忆起来犹如宝石一般弥足珍贵。。。

----来自南苏丹维和队的一名军医的自白

南苏丹维和日记battlefield diary

        2015年,我们单位计划组建一支工兵分队和一支步兵分队到非洲南苏丹执行维和任务。这是一个刚刚成立不到5年的国家,还刚刚经历了两年内战,安全形势据说不容乐观,但是我抱着趁年轻出去见见世面的想法跟家人和对象,以及领导汇报了思想,决定去维和。本来想跟着工兵分队早些走,还能早些回来考研,结果天不遂人愿,我被安排到步兵分队,晚了3个月才来到非洲

    从飞机上看,感觉这个国家环境挺好的,蓝天白云,遍地植被,一片热带草原风光。就是有些欠发达,整个首都7层以上的建筑屈指可数,大部分都是小平房、茅草屋,乍一看还以为到了哪个乡村小镇。听说几年前南苏丹首都机场还是用土给压出来的,这次过来一看,不错,已经换成水泥的了,但机场破旧的仍然不忍直视,基础建设跟国内机场完全不在一个档次。刚下飞机,我就后悔没在飞机上把秋衣秋裤脱干净,这时正是非洲旱季,白天气温平均都是40℃左右,幸好天气干燥,有些微风,不至于中暑。在机场一个WHO的大棚子里测下体温,就算过了检疫了,然后,带走,上车,直奔营区。是的,你没看错,直奔营区,没有其他手续!

    路上有走来走去的小黑,中兴和华为的广告,中国人开的超市、医院,虽然不多,但是看着倍感亲切。路边商店、旅馆、银行什么的都有,但档次也就跟国内一个小县城差不多。最想让我吐槽的是他们国家的路,据谣传,南苏丹整个国家的水泥路加起来还不到一百公里,除了市中心几条大道是水泥路外,其他全是是泥土路,旱季的时候,车一跑起来就漫天灰尘,雨季的时候,满地的泥巴和水坑,难道他们不知道要想富少生孩子多修路么?

    我们的营区在首都附近的联合国之家里,跟联合国工作人员和其他出兵国共住一个大院儿。然而来到中国营,才知道什么叫财大气粗,什么叫整齐划一,那条件,那是好的没SEI了。一排排的白色板房,空调、厕所、水房、洗衣机一应俱全,篮球场、健身房、俱乐部、网络室(只能局域网),该有的都有,营区里有丝瓜藤、香蕉树、太阳花,绿化也是搞得有声有色。这些全都是第一批步兵营从无到有,一砖一瓦,日积月累,慢慢建设起来的,其中的艰辛从他们对这个营区的爱惜程度就可以看出。上一批的卫生员走的时候跟我说,一定要保护好咱们的几个房间,进屋脱鞋,一天小扫、三天大扫,桌椅床脚都要垫上垫片,别把地板弄坏……总之,感谢国家的money和第一批步兵营无私辛勤的付出!

    得益于第一批步兵营完善的基础建设,我们到了之后直接入住空调板房里,同时也无缝对接了第一批的各种任务,刚把行李放下没多久,就被安排站哨去了。这是来南苏丹之后,我接手的第一项任务,虽然是简简单单的站哨,但是我也是满怀着激情和期待,踏上了联合国之家东门的一个哨楼。刚开始不觉得多辛苦,拿起望远镜、夜视仪,东瞅瞅西看看,可五个小时的执勤时间还没过去一半,我就觉得身上的装具压得肩膀疼。头上的凯夫拉头盔、防弹衣里的两个钢板、子弹带里满满的弹匣、一支装满附件的步枪,乱七八糟的东西加起来估计有二十来斤了。同时,还要时刻注意周围的情况,发现异常要立即用对讲机上报,当时南苏丹虽然签了停火协议,但内战还没有完全结束,联合国之家周围时不时的还能听到枪声,所以我也不敢大意,聚精会神,愣是把五个小时坚持了下来。

    总之,第一次出国,心情难免激动,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好奇,同时也忽略了营区的一些不足之处,譬如水资源匮乏、缺乏新鲜蔬菜、限制外出、活动范围小、生活单调等等。限于篇幅,就先说到这儿。因为单位规定不允许在外拍照,所以能贴上来让大家看的照片很少。


从飞机上看南苏丹


破旧的机场


中国营


难民营的小孩

军医大弗雷塞斯

本文来自军医大弗雷塞斯

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投稿请扔至:

TMMUfreescience@163.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南苏丹发生大规模骚乱 中国维和步兵营紧急封控
微视频|国际维和人员日:自豪吧,中国蓝盔!
南苏丹维和战士
维和“锋刃”:中国蓝盔广受赞誉 这是一份厚重的荣誉
使命与担当——苏州警察南苏丹维和故事
维和英烈,魂兮归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