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运动康复训练在股骨粗隆骨折中的疗效

老年人是股骨粗隆间骨折疾病的高发群体。由于这一群体自身机体的恢复能力较差,因此临床治疗过程中常常会出现患者预后不佳的问题。

如果术后进行运动康复训练,那效果会不会好?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常规骨折治疗方法

选择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股骨近端髓内钉以及髋螺钉三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合理治疗。 术后运用抗感染药物、促进患者切口愈合药物等进行辅助治疗。

运动康复治疗方法

      治疗之外,同时辅助运动康复训练。 具体的运动方式需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合理决定。若患者本身的运动机能良好,则骨折手术治疗完成后即可要求患者参与康复训练。

      术后初期,要求患者每日练习600 次肌肉长收缩。当股骨粗隆截骨术后患者的疼痛于 1 周后得到显著改善后,应要求其在肌肉长收缩练习的同时,开展抬腿练习,后抬腿的训练频率为 8s/ 次,每日 120 次;直抬腿的训练频率为 8s/ 次,每日 80 次;侧抬腿的训练频率为 8s/ 次,每日 70 次。

      若患者的身体机能状况一般,则骨折手术治疗后,可要求患者胶凝行股四头肌的长收缩练习。术后 1 星期后,要求患者开展抬腿练习,后抬腿训练 10s/ 次,每日 100 次;侧抬腿训练 10s/ 次,每日 40 次。

      若患者本身的机能状况相对较差,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适当延迟术后康复训练。如要求患者于术后 2 周后,开展肌肉长收缩练习和抬腿练习。这类患者的康复训练强度应按照逐渐递增的模式进行控制,避免高强度的运动康复训练为患者的机体造成损害。


实验研究的观察指标 

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分项包含无效、有效以及显效三种。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有效与显效之和。观察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评分项包含下肢血栓和切口感染两种。

统计学结果显示

运动组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89.3%),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术后进行运动康复训练的患者的下肢血栓发生率、切口感染发生率(3.57%)显著低于只手术组患者的下肢血栓发生率(28.57%)、切口感染发生率(42.86%)。

相对于其他群体而言,老年人的各种机能处于逐渐衰退阶段。这种状况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患者的疗效产生一定干扰。为了帮助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可以将运动康复与骨折治疗整合为一体,使得患者得到科学合理的训练。

注重训练!术后运动康复训练必不可少!

本文参考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骨折治疗与运动康复一体化对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疗效的影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叉友投稿:我的前叉康复历程
【康复训练】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与康复训练 —ACL重建术后运动训练
股骨胫骨骨折术后为何会筋恢复的不好?
下肢生物力学调整在ACL术后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膝前交叉韧带损伤康复,开链、闭链运动你该怎么选?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康复(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