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疟疾与癌症擦出了火花

当疟疾遇上癌症,会发生什么令人意想不到的事呢?前不久,我国科学家利用疟原虫治疗晚期癌症取得了初步的临床疗效。 

由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主办,广东省抗癌协会、广东省社会责任研究会和北京佰草国颐堂医学研究院协办,广州中科蓝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科蓝华)承办的国际学术会议“2017疟疾与癌症跨界交流会”于2017年10月19日在广州四季酒店举行,会议邀请国内外在疟疾研究和肿瘤研究两个领域的权威专家相聚一堂。

会议首次把疟疾和癌症这两类重大疾病放在一起讨论,与会专家一致认为疟原虫抗癌研究是中国科学家的原创性发现,值得进一步的深入探讨,并倡议在上述两个领域的科学家中开展广泛的合作研究。

本次会议的发起人和共同主席,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癌症的首创者陈小平教授的主题报告特别引起与会者的关注。陈小平领衔的中科院团队和中科蓝华技术团队发现疟原虫感染可以拮抗肿瘤免疫抑制微环境,启动抗肿瘤天然和适应性免疫应答,抑制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显著延长肺癌、肝癌、结肠癌和乳腺癌等实体肿瘤荷瘤小鼠的寿命。

他们还与美国哈佛大学等机构合作,发现全球疟疾发病率与肿瘤总体死亡率呈显著负相关,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疟疾发病率与肺癌、胃癌、结肠癌、乳腺癌等单个实体肿瘤的死亡率也呈显著负相关。

根据疟原虫感染在历史上曾经成功地应用于神经性梅毒(晚期梅毒的一种)的治疗,因此该疗法的发现者奥地利科学家Julius Wagner-Jauregg荣获1927年诺贝尔医学奖,他们与钟南山院士团队合作,开展疟原虫免疫疗法治疗晚期肺癌的临床试验。

在3例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中观察到2例显效,其中1例转移病灶消失,肺部原发病灶的“伪足”消失,由原来的“螃蟹状”变为“斑块状”,并通过微创手术切除了完整的肿块,经肉眼观察该肿块失去了恶性肿瘤的外表特征,经病理检查发现被切除的肿瘤组织内有异常大量的免疫细胞浸润,与一般肺癌组织有很大的区别,说明疟原虫感染诱发的抗癌免疫反应发生在肿瘤组织内部,与小鼠模型研究观察到的情况相似。

目前该患者体内已经无肿瘤病灶,他还应邀出席了本次会议,其身体状况良好,与正常人一般,引起与会者的高度关注。他们用于治疗癌症的疟原虫叫间日疟原虫,是一种相对良性的疟原虫。同时,他们还使用青蒿素把疟原虫血症控制在安全的范围内。据了解,目前该疗法的临床试验已经扩展到肺癌以外的其它实体肿瘤的治疗。

以上就是疟疾与癌症之间的故事了。那么,关于疟疾与癌症,您了解吗?

疟疾

疟疾是经按蚊叮咬或输入带疟原虫者的血液而感染疟原虫所引起的虫媒传染病。寄生于人体的疟原虫共有四种,即间日疟原虫,三日疟原虫,恶性疟原虫和卵形疟原虫。在我国主要是间日疟原虫和恶性疟原虫;其他二种少见,近年偶见国外输入的一些病例。不同的疟原虫分别引起间日疟、三日疟、恶性疟及卵圆疟。本病主要表现为周期性规律发作,全身发冷、发热、多汗,长期多次发作后,可引起贫血和脾肿大。


癌症

在医学上,癌(cancer)是指起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是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相对应的,起源于间叶组织的恶性肿瘤统称为肉瘤。有少数恶性肿瘤不按上述原则命名,如肾母细胞瘤、恶性畸胎瘤等。一般人们所说的“癌症”习惯上泛指所有恶性肿瘤。癌症具有细胞分化和增殖异常、生长失去控制、浸润性和转移性等生物学特征,其发生是一个多因子、多步骤的复杂过程,分为致癌、促癌、演进三个过程,与吸烟、感染、职业暴露、环境污染、不合理膳食、遗传因素密切相关。


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癌症对人类的威胁日益突出,已经成为我国城乡居民的第一位死因。除了原发于性腺的恶性肿瘤外,仅有甲状腺癌和胆囊癌是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的,其他恶性肿瘤都是男性高于女性。我国常见癌症死亡率前5位在城市中依次是肺、肝、胃、食管和大肠;在农村依次是胃、肝、食管、肺和大肠。

疟疾和癌症对于人类来说还是很凶险的疾病,大家一定要关注自己的健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疟原虫可杀死癌细胞
视频|广州:中科院团队利用疟原虫治疗晚期癌症取得初步疗效|看看新闻Knews
Nature子刊:癌症还能用疟疾药治?
央视:屠嗷嗷治好了疟疾,疟疾可以治好癌症了
这些治疗究竟靠不靠谱?真的有效还是夸大宣传?
以毒攻毒[七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