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田 华】 老 宅


老 宅

文/田  华

近多年来每次回到故乡的村子里,就看到邻里们那些镶着各种颜色瓷片的外墙,宽敞明亮的平房,气派豪阔的小楼,朱红漆的大前门以及平坦笔直的水泥巷道,便从内心深处为这些农家人能过上幸福美满的好日子而高兴;但是,当我又看到自己那土坯的老式木架的老宅子,像一个衣衫褴褛的穷汉子被夹在一群衣着光鲜的富人群里,那种别扭、尴尬、委屈和不展拓不自在的样子时,就不免产生出些许的伤感。

我家的老宅子在村子西头。巷子以前很窄,进了西城门走不了多远,老宅子就在巷子的南侧座南面北的卧着。进了前门便是宽大敞亮的前院子,约有6丈来长。空院子尽处是一间空着的厦子房。上世纪60年代前,爷爷就在这间敞开着的厦子房里喂着犊牯,那是两头毛色润泽黄褐颜色的耕牛。紧挨着这间厦子房的就是二门子的门楼了。进了二门又是四间一缕排的厦子房,然后向上就是正房,我们那的人把这种建在最上首的两面坡式的房屋叫上方屋。上方屋与前面的房子相较,地基稍稍的高出两到三个台阶,约二尺左右,这种房子起间也高,一般为了储藏杂物,大都搭铺了木质的板楼,在适当的地方留一个大约一米开外见方的楼口做为上下楼之用。上方屋并不是谁都可以住的,一般是有爷爷奶奶在,肯定是爷爷奶奶居住,爷爷奶奶故去不在了,才是父辈们按照兄弟序次谁长由谁就住了进去。

我家老宅在我的记忆里先是爷爷奶奶住,我也跟着他们晚上睡在那里。爷爷去世早,上房就成了奶奶住的地方。再后来,奶奶也不在了,就成了父亲母亲住的地方。后来父母相继过世,老宅就一直那么空着,十数年来老宅子都无人居住了。俗语云,人是房楦子。这话有真没假。同样的房子,有人住与没人住是完全两码子事。有人住的房子总是哪儿的墙皮脱落了就用泥巴糊糊,房上的哪片瓦破了漏雨,就把破损了的抽掉再换上或新或旧浑全点的瓦装上,房子也就不漏了。而没人住的房子就没有了人维护,所以烂糟的也就快了。

我家的老宅就是这样。以前是有前门的,后来,父母不在了家里没有了人,刮风下雨的,前门楼也就塌了。塌了就塌了吧,反正没人住,就请邻里们帮忙把木门拆了卖了,再把坍塌了的土石砖块清运出去就是了。

今年春节期间由于疫情的缘故,好长时间也没能回得去。时逢清明,疫情也渐渐的有了些好转,在给祖茔焚烧了纸钱祭祀了祖先,也就回到老宅里去看看。老宅的院子是敞开的,对门的挨墙的邻居们把院子收拾得干净平整,这就成了他们停泊心爱座驾的地方,看到一辆白的另一辆还是白的轿车就并排停放在东侧靠墙的一边。径直向上走去到了二门处,才想起竟然忘记带上进门的钥匙;只见一把锈迹斑斑的铁锁把二门锁得很严,而靠门一边的土墙上却坍塌了一个豁口来,即寻得两三块旧砖一摞,站上去小心翼翼地踮起脚尖,腿一抬就从豁口处跨翻了进去。

天呀!昔日的老宅,怎么就变得如此的熟悉而陌生起来……厦房的铁门拴空空的吊着,门是虚掩着的,房子的前檐有几处已经断折耷拉了下来,我脑海里立即就浮现出70年代电影《青松岭》中那个叫钱广的人戴的帽子来呢;几间厦房窗子上的花格子一个也见不到了,唯独那两页小小的窗扇,像乞儿的脸一样蒙上了一层厚厚的尘。遂试着想要推开那扇虚掩着的门,可试了一试感觉那门很犟,这才不得不用双手使劲的推了推,这一推,门确实是开了,可随门开的一瞬,头顶上的芦苇蓆作的顶棚就“嘶喇”一声垮了下来,一时间尘灰飞扬,弄得满头满脸和满身。

那种老房里的粉尘很轻,气味却又十分的刺鼻呛人。我赶紧一手捂了口鼻另一只手不停的胡乱扇着那迎面而来的粉尘——原来因前檐墙的变形使厦子门受到挤压,门后也被老鼠们打洞弄了许多的土淤积着呢。这时我还是一脚门里一脚门外,待那些飞弥的灰尘稍稍消散,才探了探身子向里瞅瞅,噢,房顶上赫赫然两个二尺来宽约一米多长的窟窿,从那里太阳的光就探了进来,还有那伸向屋顶上的树枝,从窟窿处也向老宅里炫耀着它嫩嫩的绿呢;那木椽子木檩条如瘦人的肋骨一根一根的,墙旮旯儿处一只如黑色纽扣般大的蜘蛛正在不慌不忙地织着一张大网……

我已经打消了再往进走的念头,旋即抽出了身子,不敢走那天井院中的地,因为那地上长了一层薄薄的浅绿色的苔藓,很滑,我担心会摔倒了自己,于是,只好沿着厦房檐下的石沿台向上房屋走去。

上房屋比前边的几间厦子房建得更早。究竟到底建于何年,我曾问过父亲,可父亲也说不上来。只是那上房比起厦房来,更老更破败更不敢随便涉足跨进其中。那前檐一边的山墙泥皮已经脱落,根基处已被风剥雨蚀掏碱得几乎是倒悬着,头顶上木椽已被烟熏火燎成黑乎油腻的黑漆油腻状,有几处瓦已脱落掉尽,个别断了的木椽一头还在房上连着而另一头却悬悬的吊着,很是操心玄乎,随时都有掉下来的可能;遂慢慢的走下石沿台,站在天井院潮湿的土地上,看着这曾经熟悉的老宅,看着墙跟处一株约有尺许藤蔓纤细叶色浅黄的瓜篓,缘墙艰难挣扎着向上爬去,老宅子岌岌可危的样儿,心里不由就生出一阵阵的疼来。

老宅有我童年太多的乐趣和记忆。小时候我随爷爷奶奶住在这幢老式的上房屋里,上房屋有个很大的火炕直通着灶堂,每到冬季就把通向灶堂的闸眼子打开疏通,不用烧,炕上的被窝也是热烘烘的。到了夜里,为了节省煤油就不用点灯,爷爷坐在热炕头抽着他那青铜做的水烟袋。爷爷在烟锅上按了烟,然后用嘴啸着手中的媒筒,豆丁大的一星火苗就点着了水烟锅子,随着“扑噜噜”“扑噜噜”几声有节奏的吸烟声响,微弱暗红的光亮就在楼板上一闪一闪的跳着,我钻在被窝里一声不吭的瞪大了眼睛,瞅着黑漆漆的楼板上那明明灭灭着的光亮;在二门里的明间子,爷爷用耕地套牲口的撇绳给我拴了一架秋千,我或坐或站的秋千座板,也是耕地时给牛用的炮杆做成的,在秋千上玩耍,秋千里有我童年的乐趣,秋千摇荡着我一年年的就长成了大人。

也是在这个明间子里,我和伙伴们在祭祀祖先的八仙桌下,绷上妈妈包头用的衭子(当地老话,就是妇女头上戴的白方巾,这种方巾大质地薄而柔软)演皮影的幕帐就弄好了(也叫亮子),我们把从班社里偷来的皮影小人和自己用糕点盒子刻制的小影人拿出来,戏就开演了。

秋季在前院子里,我们用木棍支起大竹筛或竹箩筐,再用细绳系住支竹筛或箩筐的木棍,撒上一点篦谷或豆类引诱鸟雀来食,当鸟雀进入筛下啄食时,就猛的拉一下细绳,可怜贪食的小鸟雀就被我们逮着了;到夏天的夜里,我们在院子里铺上蓆子,仰躺蓆子上一起瞅着夜幕下的星空,说,你看你看,那不是“七星勺”吗?你看,那儿就是勺头,那儿是勺柄呢……

可是这些美好的记忆早已经成了过去式。我不得不面对现实。突然就觉得属于老宅的温馨与快乐就像刚刚作过的一场梦,而这梦的另一端,不就是我对童年的美好回忆么。

现实中的老宅已然空空如也,昔日的和谐温馨已荡然无存,这里的氛围竟变得如此的凄凉,凄凉中令人不免感觉有点硌碜和渗人,忽然感觉这地方是如此的遥远与陌生!

突然间就觉得老宅和世上许多事情都是一样的,就像一个行将就木的老人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这座老宅也走到了自己生命的最后之时。它在若干个岁月中经历了多少辛酸苦难和风雨袭击,它有过自己的喜怒与哀乐,但它终究还是老了累了走不动了。岁月留给它的是如此不堪的沧桑印痕。老宅门上的那把铁锁虽然锈迹斑驳,难道锁住的只仅仅是深埋于岁月风雨中的创伤么,拟或什么都不是,但锁不住的却是星转斗移让它速朽而化作废墟的步履。

我一下子感觉我好像看透了什么,是世上的红尘还是看透了生与死,我知道,有一天我也会像老宅子一样不可抗拒的老去。但是,只要活着,就要永不言弃的向前走下去。

然而,时间的车轮虽说不会改变,但它留给人们的印记却会伴随着时间的远逝而越来越清晰。我的爷爷奶奶,我的父亲母亲,他们一个个离我而去,唯有这老宅还依然默默艰难的支撑在这里。纵然是心痛惋惜,一切都已经无济于事,因为我清楚的知道没有谁可以长久的生活在这个世上,也没有谁能够一直陪伴着谁走下去。生命在轮回的道路上,此一生彼一世,都是会有尽头的,这个大限谁都逃不开去。

老宅在我心里就是一颗深深扎根的种子,也是一道永远也迈不过去的坎儿,它沉睡在这里,留给我的是对亲人的无尽思念和对童年往事丝丝缕缕的回忆。

这就是我家的老宅。


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了解更多

一、关于赞赏

赞赏金额平台留5元,其余全部归作者。7天内点击量超过1000的,另加稿费10元,超过2000加20元。作品发布一周后以红包形式发给原创作者。须加微信suyan834398802

二、投稿方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宅的房前屋后
岁月回眸 深恋老宅
河南82岁农民住百年老宅,不用空调一样凉爽!里边有秘密
真正的梅花易占梦吉凶
这个企业家回到故乡修建老宅,100米长的地,竟盖了10个院子
湖北作家||【惆怅樱桃红】◆匡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