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强|《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追随伊沙》

王强,笔名有风掠过,黑龙江省穆棱市人。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追随伊沙》        在探索这个现象之前,我们首先来确认伊沙的身份。如果你接触诗歌,就不会对伊沙这个名字陌生。        我最开始听到伊沙这个名字是在张小刚编辑的空山诗社上,伊沙被誉为民间诗人的代表。也有人质疑这个身份,伊沙毕业于北师大,又是某大学的教授,无论是出身还是职位,都更适合做官方诗人,怎么能是民间诗人呢?其实今天的官方诗人与民间诗人的区分,更多是内心的偏重和归属感的问题。什么是民间诗人?不入作协,不在官网或官刊上发表作品,不参与官方评奖,这样的诗人又有几人呢?周渔虽为作协副主席,却以民间诗人自居,汪剑平也是作协副主席,则自称是自由诗人,都有民间的味道。        随着新诗典的不断壮大,伊沙也成了争议的焦点,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人追随伊沙?首先,为名利的可能性不大。写诗歌本身就是淡泊名利的事,著名诗人于坚曾在答记者问中说道,谁写诗赚钱了?反正我没赚到!写诗赚钱的人肯定有,但肯定少。我很少看到单纯写诗的人,他们经商,上班,务农,做什么的都有,写诗也写小说的,就算最接近文学的纯粹诗人了。        若说为名,就更渺茫了,近千人的新诗典诗人,不可能都大名鼎鼎。垃圾派声势多么浩大,除了皮旦、凡斯、典裘沽酒,你还知道谁功成名就了?        不是为名利,又是为了什么?        一、口语诗让诗歌更接近于民众。口语是生活化的语言,是生活中生发出的活水。历史上许多文学经典,也都是口语化作品,诗经,乐府诗都来源于民间,都接近于当时的口语。        二、发泄对诗坛官僚主义的不满。官僚主义本身就令人厌恶,诗歌既然已经沦为了小众文体,诗人又不靠写诗活着,就没必要接受官僚文化,反而都以民间诗人为傲,那些新生的诗体,自然就成了诗人追捧的对象。          

《我在本省若干次官方诗会上吃的屎》文:伊沙

在这种道貌岸然的会议上都是以行政级别排座次正处级后正敎授副处级后副敎授我这个副教授通常在副教授排完好几位之后才出现在无名业余作者群中当排头兵然后吃了好几回屎的我跟他们彻底切割了

       三、伊沙是新媒体时代的佼佼者。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诗坛似乎又有了一点起色,与八十年代不同的是,这次是硬件发达,有了论坛、博客、微群和微刊,垃圾派是从论坛兴起的,余秀华也是从微信走红的,很多停笔多年的诗人,又重出江湖,来凑个热闹。伊沙无论是微博,还是微信都做的很好。        四、伊沙的个人能力与性格。如果你们能像伊沙那样勤奋,又精于营销,也许你们的诗歌宣传,也会更上一层楼的。另外,伊沙是一个讲江湖义气的人,他有一言,辱我朋友者,我必删除。从此可见一斑。这样,其追随者就更愿意死心塌地追随。        诗歌是不会停止发展的,无论是新诗还是口语诗。我们不能只盯着别人的缺点,互相攻击。成功永远属于善于总结经验,善于学习别人,勤奋坚持的人。2017.8.2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结缘《新诗典》――在《新诗典》济南诗会上的发言 文/叶臻
伊沙之诗论诗评(白水泉读诗笔记三)
精通写诗者的真知灼见
深度|君儿:​向新诗百年祭巨献的重礼《当代诗经》
事物的味道,我尝得太早了|石川啄木诗歌集
诗人的心底都埋着狮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