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西女孩17岁上北大,28岁成博导,30岁斩获全球大奖,亚洲唯一

2006年9月1日,一个十七岁的女孩拖着行李箱走进了北京大学的校园。她脸上还挂着满满的胶原蛋白,看起来比实际年龄更小一些。

周围的人都对这个人感到好奇,还有人怀疑她是走错了学校,她要去的应该是附近的高中。这个女孩没有理会周围人的目光,径直走向了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报到点。

来到报到点之后,她拿出一直保存在背包中的录取通知书,郑重其事地递给了在这里帮忙的学长学姐。

学长学姐们核对了信息之后,立马热情地带着这个女孩往宿舍楼的方向走去,一个热心的学长还接过了女孩的行李箱。

此时,他们都没有想到,这个小小年纪的女孩将会在几年之后成为这所顶尖学府中的大牛。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

17岁考上北大

黄芊芊,1989年9月25日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信州区。黄芊芊的父亲是当地的商人,母亲是高中化学老师。

黄芊芊深受母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看书,她阅读的范围非常广泛,不管是中外名著,还是百科全书,黄芊芊都很喜欢。

黄芊芊是家里唯一的孩子,所以她的父母都很用心地培养她,也很疼爱她。虽然她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中,但是却没有养成骄纵的性格。

她能说会道,很小的时候就能用甜言蜜语把家里的长辈逗得极其开心。等黄芊芊的年纪稍微大一点之后,她的父母就给她报了各种兴趣班。

其实,黄芊芊一点都不喜欢这些兴趣班,她只喜欢看书,但是在父母的要求下,黄芊芊还是抽出时间学习了跳舞和弹琴。

等黄芊芊开始上学之后,她很快就在学习中找到了新的乐趣。上课的时候,她听讲得非常专心,下课之后还会带着自己的疑惑找到老师解答。

即使晚上回到家,她也不会有丝毫的松懈,也不会出去玩耍,而是留在家里看各种课外书籍。

黄芊芊比同龄的孩子早一年上了学,虽然她是班级里年纪最小的,但是她却是成绩最好的。老师们都很喜欢黄芊芊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每次都把她当成激励其他同学的榜样。

家长们也很喜欢成绩优秀、性格乖巧的黄芊芊,每次都拿她与自己孩子作比较,从小黄芊芊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按理来说,这样的对比会让其他同学感到不舒服,进而敌视、孤立黄芊芊,但事实上,黄芊芊在班级中的人缘极好。

她心地善良,每次同学们向她请教问题,她都会毫不保留地把自己的方法教给同学们,由此,黄芊芊成为了班级的"团宠"。

班上的同学都比黄芊芊大一两岁,所以格外照顾她,经常给她带吃的,还帮她做值日。黄芊芊也投桃报李,经常从家里带吃的来给其他同学分享,也经常给他们讲题。

小学毕业之后,黄芊芊以优异的成绩考进了上饶市最好的初中。进入初中之后,黄芊芊发现同学们都非常优秀,所以她不敢有一丝一毫地懈怠,学习的热情也更高了。

很快,黄芊芊又坐稳了第一名的宝座,周围的同学都很佩服黄芊芊认真努力的学习精神。

他们不想输给一个比自己小一两岁的人,所以班上的同学都以黄芊芊为榜样努力学习,这样的努力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每次考试成绩出来之后,老师们都会发现,黄芊芊所在班级的平均分比其他班高出了一大截。

三年之后,黄芊芊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上饶一中,这是上饶市最好的高中。高中三年里,黄芊芊的学习成绩还是一如既往的优秀。

在高一的时候,黄芊芊就定下了自己未来高考的目标——北京大学。北京大学作为全国顶尖的学府,一直是众多学子的理想大学,黄芊芊也不例外。

她想要进入这所顶级学府里学习,想要和更多优秀的人在同一个环境下交流、比拼。为了这个目标,她更加刻苦努力。

2006年,17岁的黄芊芊在高考中取得了非常不错的成绩,她的分数线远超北大录取分数线。黄芊芊的父母和老师都非常高兴,他们觉得黄芊芊一定可以被北大录取。

在填专业的时候,她的父母出现了分歧。黄芊芊的父亲认为,女儿学金融专业比较好,这样不管是接手家里的公司还是自己出去打拼都比较容易。

黄芊芊的母亲则认为,就算女儿以后不赚钱,家里人也能让她生活无忧。她希望女儿能够选择与医生护士相关的专业,以后救死扶伤,受人尊敬。

黄芊芊从小就是一个非常有主见的姑娘,她没有采纳父母的建议,而是填报了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微电子学系,换言之就是芯片领域。

这个专业主要是培养掌握集成电路、新型半导体器件设计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看女儿有自己的想法,黄芊芊的父母也没有强求,他们决定尊重女儿的意见。

不久之后,黄芊芊收到了来自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顺利地被北大的微电子学系录取,成了北大的一名2006级新生。

收到录取通知书之后,黄芊芊的父母非常高兴,在上饶有名的酒店里邀请了亲戚和老师来吃酒席。黄芊芊被录取的消息不仅传遍了上饶一中,更是震惊了整个上饶市。

每年北大在上饶市录取的学生都十分稀少,每一个被录取的学生都是天之骄子,引来无数人羡慕的眼神。黄芊芊作为当年北大在上饶市录取的年纪最小的学生,得到的关注就更多了。

28岁成为博士生导师

以前,中国在芯片领域上一直是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因为要深入研究这个领域不仅需要深厚的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还需要非常扎实的编程功底。

中国在编程方面的研究历史比西方国家少了很多年,这使得中国在芯片行业一直处于被动局面。

黄芊芊非常清楚这个行业所面临的困境,但是她就是有一股不服输的精神,越是困难,她越是要迎难而上。

来到作为中国人才汇聚地的北大校园之后,黄芊芊的闪光点没有被这些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所掩盖,她依旧是一颗熠熠生辉的明星。

在汇聚了无数学霸的校园中,黄芊芊努力地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在学习之余,她还会利用空暇时间去互联网公司做实习生,深入了解这一领域。

黄芊芊在大学中的成绩也十分优秀,而且她在芯片领域的天赋也逐渐显现出来,在读大学期间她就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了多篇相关的论文。

很多人都注意到了黄芊芊的才华,不少国外大学都向黄芊芊伸出了橄榄枝。当时,这个专业的很多学生在毕业之后都会选择出国留学,但是黄芊芊却没有如此。

她不认为中国的芯片领域会一直比其他国家差,于是她选择继续留在北大深造。后来,黄芊芊顺利地获得了在北大硕博连读的机会。

很多人都为黄芊芊感到可惜,他们觉得北大虽好,但是出国的机会更加难得。面对这些质疑的声音,黄芊芊没有立即反驳,而是决定用成果给予他们最好的回击。

托马斯·爱迪生曾经说过:"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组成的。"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发明大王"爱迪生,更适用于黄芊芊。

在深造期间,黄芊芊时刻保持着勤恳谦虚的态度,一头扎进实验室,潜心研究学术问题。很快,黄芊芊的努力就获得了回报。

2012年,她获得了中国教育部博士研究生学术新人奖,这个奖项是对才刚刚步入科研道路的黄芊芊的肯定。

2014年,黄芊芊获得了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学术十杰的荣誉称号,这奖项是专门用来表彰信科院中专研学术、勇于攀登的学子们的。

2015年,黄芊芊获得了北京大学研究生学术十杰的荣誉称号,这个奖项是在全校范围内评选的,每年能获得这个奖项的人极少。

同年,黄芊芊获得了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主修的是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专业。

她的博士毕业论文也被评选为优秀博士毕业论文,很多留学在外的同学看了黄芊芊的这篇论文之后,都表示自愧不如。

从本科到博士,黄芊芊一直是在国内完成的学业,没有出国深造过,所以她后来又被人们称为"国产科学家"。

博士毕业之后,她的研究脚步并没有停止。通过努力,她拿到了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的资助,继续着自己在微电子学领域的研究。

2017年,28岁的黄芊芊成了同龄人中的领头羊,她在学术上的成就让很多人望尘莫及。

在这一年里,她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还成功地入选了2017年度的"中国未来女科学家计划",当年只有四个人获得了该项荣誉,而黄芊芊就是其中之一。

也是在这一年,黄芊芊正式入职了自己的母校,成为了北大微纳电子学系的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28岁成为博导听起来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可是黄芊芊却办到了。

30岁获得IEEE大奖

从2011年起,黄芊芊几乎保持着每年一篇IEDM论文的节奏,产量虽然不算高,但是质量却非常硬。

IEDM是微电子及集成电路领域的顶级会议,每年只有百分之十五的投稿能够被会议收纳并发表。

无论是在图表质量还是在创新性等方面,都比期刊论文有着更加严格的要求。

这么卓越的成就,让黄芊芊的科研之路受到很多人的关注。每次黄芊芊一获奖,就会有很多的记者蜂拥而至想要去采访她。

面对鲜花和掌声,黄芊芊并没有飘飘然,而是变得更加低调,她很少接受采访,也不喜欢媒体大肆宣传她,她只想深耕在微电子领域。

2019年10月,刚满三十岁的黄芊芊就因为在超低功耗微纳电子器件基础研究领域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获得了当年的IEEE电子器件学会青年成就奖(IEEE电子设备协会早期职业奖)。

IEEE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的简称,这是一个国际性的协会,也是全球最大的非盈利性专业技术学会。

里面的成员大多是电子工程师、计算机工程师和计算机科学家,很多该领域的大牛都是IEEE的成员,要获得这些人的认可可想而知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

可是年仅30岁的黄芊芊却打败了其他优秀的竞争者站在了颁奖典礼的现场。

那一年,全世界只有三位科学家获得了这项殊荣,黄芊芊是亚洲地区唯一的获奖者,也是这个奖项设立以来第二位来自中国的获奖者。

这一次,她的才华让世界为之侧目。

获奖之后,黄芊芊接到了很多来自欧美高校的聘请书,他们愿意高薪聘请黄芊芊,但是都被黄芊芊礼貌地拒绝了。

截至目前为止,黄芊芊一共发表了六十多篇专业论文,每一篇论文的质量都非常好,还创造了七十多项专利。

她的很多专利和成果都推动了中国芯片行业的发展,她也因此被称为"中国芯片女奇才"。

2021年6月23日,华为的内部高层透露,从2019年起华为就一直在试图冲破美国的技术封锁。这期间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却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

为了能打破美国对华为的芯片制裁,黄芊芊加入了华为的这个项目中,决定为华为提供技术支持。

黄芊芊把最近的研究成果和专利提供给了华为,使华为能够利用双芯片叠加的方法生产出7纳米的芯片,这使华为在芯片研制过程中取得的重大成功。

这位知情人士还透露,黄芊芊还会继续为华为的芯片研发团队提供技术指导,直到华为的芯片能够跟美国的芯片抗衡为止。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她是新崛起的芯片奇才,30岁斩获全球大奖,全世界仅有3人获得
17岁上北大,28岁当博导,荣获全球仅3人大奖,她不出国照样成功
黄芊芊,芯片天才17岁北大,26岁博士导师,31岁芯片电子获奖
北大30岁女博导获得这项大奖 全球仅3人(图)
全球仅3人!31岁北大美女博导获世界科研大奖,她的硬核学霸人生才是亮点
最美女博士,29岁成北大博导,30岁拿下全球仅3人获奖的科研大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