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端午节专刊 | 散文:又是一年端午节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走进明媚的五月,转眼又到了粽子飘香的端午节。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艾节、重午节、夏节等,是我国传统佳节之一。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有的说是纪念屈原,有的说是纪念伍子胥,还有的说是纪念孝女曹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是唐代文秀《端午》,可见在端午节纪念屈原之说由来已久。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可是终不见屈原的尸体。当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

记忆中,端午节的前几天,母亲就开始忙乎了。买枣,泡米,洗粽叶,搓五彩绳,这些前期工作主要由母亲来打理,我们小孩子也帮不上什么忙,无非就是打打下手,洗洗红枣、粽叶什么的。一切就绪之后,母亲就开始大显身手了。母亲先将粽叶三分之一处折成漏斗状,接着在底部放一颗红枣,之后放入泡好的糯米,待米装满之后,再把上面的叶子盖过来沿粽身缠绕一圈,用包针将粽叶的尾部带到对面就可以了。整个程序精细,繁琐,母亲做起来却是那样的专注!那时年龄还小,看着翠绿的粽叶在母亲手中自如地翻转着,一绕一扎只几下,一个小巧玲珑的粽子就包好了,这神奇的表演,看得我们眼都直了。那时感觉母亲真是厉害,包粽子就像变魔术似的,特别的有意思。

包好粽子后,母亲就在一口大铁锅里倒上水,然后生起炉火,慢慢烧煮。因为用的是微火,所以要经过一个晚上的蒸煮,才可食用,也因此母亲夜里总要起来两三次,或加水,或烧火,忙的不可开交。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这些馋猫们睁开眼就叫唤着要吃粽子,手腕上,脚腕上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拴了五彩绳,五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好看极了。为孩子系五彩绳是端午节的重要习俗,大人起床后第一件大事便是给熟睡中的孩子系五彩绳,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记得外婆说过,五彩绳不能随意扯断或丢弃,只能等到端午节后的大雨天时,将它扔在自家院墙的排水口,随雨水冲走。这样一来,烦恼、忧愁都随着雨水流走,就会带来一年的好运。端午节还有采艾草的习俗,好多年了我总也分不清哪个是艾草,每每总是鱼目混珠,仔细辨认之后来年又忘了,真是没法说。

“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艾草具有一种特殊的香味,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在我国古代就一直是药用植物,有驱蚊虫的功效。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端午在门上悬挂艾草、菖蒲的习俗,据说来源于这样一个传说。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这年五月,黄巢大军兵临邓州城下。黄巢骑马到城外勘察地形,在一个村外的路口,遇见一位年轻妇女,背背包袱,一手拉着一个小孩,另一只手却抱着一位年纪较大的男孩,正慌忙逃路。黄巢以为这个妇女不仁,抽刀欲斩,经询问,方知原来大孩子是妇人大哥的遗孤,小孩子是妇人所亲生,她宁愿让自己的孩子受苦,也不愿让侄儿遭罪,为的是不负大哥托孤之意。黄巢一听,对这位年轻妇人肃然起敬,认为她是天下少有的义妇,于是挥剑砍下路旁艾草菖蒲,让她拿回家去挂在门上,并严令将士:“进军途中,如遇门挂艾蒲者,须加保护。”妇人听了,半信半疑,但她回到城里后,还是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左邻右舍。第二天正是端午节,黄巢的军队攻打邓州城,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了艾草菖蒲。黄巢果然信守对那位妇人的承诺,领兵离去。从此,端午节挂艾草菖蒲的习俗就流传了下来。

刚出锅的粽子,余温尚存,还带着浓郁的粽叶的清香。剥开墨绿色的粽叶,里面的糯米晶莹剔透,配以深红油亮的红枣,煞是好看。轻轻咬上一口,那种润滑细嫩、柔软粘稠的感觉瞬间在唇齿蔓延开来,真是回味无穷!

艾草青青,粽香浓浓,碧绿的粽叶里包裹着晶莹的糯米,也包裹着亲情、团聚和浓浓的乡土味道,每每回味起来内心都是那么的温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端午是一种仪式,敬奉着的是生命
端午,为什么要祝安康,而不是快乐?
明光家文化||壬寅端阳专辑
推荐 | 梁忠全:端 午 节
【灵璧佳节】端午节,不只是纪念屈原,与这三人也有渊源,你知道吗?
【内蒙】杨舒雅《过端午》指导教师:孟慧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