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感悟《论语》专栏丨37:好学

上期链接(点击阅读):

24:以礼治国

25:见贤思齐焉

26:父母在,不远游

27:以约失之者鲜矣

28:事君数,斯辱矣

29:邦有道,不废

30:子使漆雕开仕

31:宰予昼寝

32:无欲则刚

33:不耻下问

34:子谓子产

35:三思而后行

36:不念旧恶

【相子荐读】

认识黎千驹教授源于学校举行的一场国学讲座。他是讲座的主角。

他的讲座跟别人不一样。他的讲座前不需要我们去强调会场纪律,他一走上台,大家自然就安静了。眼光都集中了他的身上,好像他身上有磁石,那些思想的碎片都在向他飞奔。他开始讲话,会场就带动了,大家跟着他一起惆怅,一起深思,一起欢笑,“乐而忘忧”,不亦乐乎。

我记得,在湖北师范大学,黎千驹教授的课常常是座无虚席,那些选修他课程的学生,有时得挤在走廊外的窗边听课。

有很多“家”的头衔落在他的头上。

他是国学家,其《论语导读》获湖北省第九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他是训诂学家,其《训诂方法与实践》获湖南省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优秀奖;《现代训诂学导论》被纳入“华大博雅语言学系列教材”;他是说文学家,其《说文学专题研究》是国内第一部贯通古今两千年的说文学史研究领域的专著;他是模糊语言学家,其《模糊语义学导论》获湖北省第七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实用模糊语言学》是国内第一部公开出版的成体系的模糊语言学著作;他是修辞学家,其《现代汉语同义修辞研究》获湖南省优秀社会科学学术著作出版资助,《模糊修辞学导论》建构了模糊修辞学的学科体系;他还是作家,出版了诗歌集《点滴人生》、《参人生·感时事·悟国学──黎千驹诗词集》和长篇小说《柔情似水》。

黎千驹教授退休后,不时回到湖南老家,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生活。我们时常还联系着,聆听他的教诲,总是如沐春风。相子诗生活特为他开一个专栏:论语《感悟》,不是老生常谈,教授对《论语》有独到的见解,总是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给我们一种全新的体验。

一起来读读吧。

37好学

作者:千里马  

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论语·公冶长》5.28)意思是孔子说:“即使十户人家的地方,一定有像我一样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好学罢了。”

人的知识,是通过学习获得的;人的品德,是通过学习养成的。孔子不以圣人自居,不认为自己就是“生而知之者”,亦不以忠信自专,却每每以好学而自豪。例如:“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论语·述而》7.2)意思是“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而不厌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这对我来说有什么困难呢?”“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7.19)意思是叶公向子路询问孔子是怎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说:“你为什么不说:他的为人,勤奋学习就忘记了吃饭,乐于求道就忘记了忧愁,不知道衰老快要到了,如此而已。”“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论语·述而》7.34)意思是孔子说:“至于圣人和仁人,那我怎么敢当?只不过朝此努力不知厌倦,教导别人不知疲倦,就是如此而已。”公西华说:“这些正是我们不能学到的。”“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论语·述而》7.20)意思是“我不是无需老师传授就有知识的人,而是喜爱古代文化典籍,通过勤勉而获得的。”

孔子认为,一个人能够真正做到一生好学,学而不厌,的确不易,此类人亦不多见。他弟子三千,也只夸奖颜回好学。例如:“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11.7)意思是季康子问:“你的学生中哪个好学?”孔子回答说:“有个叫颜回的人好学,不幸短命死了,现在没有了。”在孔子心目中,颜回是最为好学的弟子,甚至认为自从颜回死后,他就没听过好学的人了。

孔子及其弟子所说的“学”,主要包括品德修养、学习文献典籍、学习各种技艺和社会实践等三大内容,孔子的教育观,与现代大学所谓“通识教育”相当,他既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譬如礼、乐、射、御、书、数等各种技艺,更注重文化素养和品德修养的培育,即培养君子人格。例如: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论语·子张》19.5)意思是“每天学到一些原来不知道的知识,每月不忘记已掌握的知识,就可以说是好学了。”这里的“好学”是指努力追求知识,增广见闻。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学而》1.14)意思是“君子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做事勤勉而说话谨慎,接近有道德的人来纠正自己,这就可以说是好学了。”“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论语·雍也》6.3)孔子特别强调颜回的好学之处,在于“不迁怒,不贰过”,这里的“好学”是指注重品德修养。

“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论语·颜渊》12.15)“博学于文”,属于学习文献典籍的范畴,是要求弟子广泛地学习古代文献,以增广知识,培养才干;“约之以礼”,属于品德修养的范畴,是要求弟子用礼仪来约束自己的言行,这样也就可以做到不违背道了。博文而知礼,就是一个既有文化知识又有道德修养的人,是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作者简介:黎千驹,笔名千里马。二级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黄石市首届十大文化名家、中国模糊语言研究会会长、湖北师范大学国学研究中心主任。

(向上滑动查看内容)

作家刘富道为相子诗生活题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语文学习】《论语》十二章(2—3)
《论语》十则练习
名家演讲:先圣孔子的学说
论语:子以四教文行忠信(7-25)
一年读一遍《论语》(2022.0)
《论语十则》复习纲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