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文原创 | 徐建华:读《通鉴》,教文言

作者简介:徐建华,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湖北省远安县第一高级中学。传道授业之余,弄语说文,笔耕不辍。先后在省市级、国家级刊物发表语文教学论文二十余篇。自幼粗通文史,对文言文、作文教学见解独到,曾在语文教学中尝试“自己写作文,轻松教作文”、“趣文新史记,轻松学文言”等系列,寓学于乐,别具一格。

 读《通鉴》,教文言 

文/徐建华

© 图片: 网络  
前些年,看到《资治通鉴》四册精装本,爱不释手,就买下了。闲来无事,就决计再翻看一下。
摩挲着书皮,半天没打开,我想到了很多。这本书厚重得让人生畏,很多人不敢也无法读这本书。
已经是第三次读这部巨著,但没有一次是一字不落的读完。
我对这本书有着特殊的情结。
初中学历史的时候,我背的滚瓜烂熟:“《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编年体史书,记载了上自周威烈王23年,下迄周世宗显德6年,共1362年的历史,294卷……”这部卷帙浩繁,体大思精的史学巨著,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于是神宗皇帝钦定书名为《资治通鉴》。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这是怎样的一本书。
后来渐渐了解到,毛泽东最爱读《资治通鉴》,而且常置于案头,阅读的时候喜欢评点,读的很细很透。后来我在教我的学生文本细读时,经常援引这个例子,说要想金圣叹评点才子书一样,像毛泽东评点《资治通鉴》一样,旁批眉注,圈点勾画。
后来我分到乡下教书,偶尔在图书室里看到了这本书,这是我唯一看得上眼的书籍。住校的日子里,生活极其单调,于是查完寝,夜深人静时分,我便捧着厚厚的书,阅读起来。白天上班时间,尤其是冬天,上完课,老师们总是围着火盆闲聊拉家常,开玩笑,我则兀坐在书桌前,静静的阅读。以至于被认为是不务正业,我究竟是来教书的,还是来读书的。从哪个时候开始,我方明白,什么叫经典,这是本需要读一辈子的书。
读这本书,你得有读下去的耐心、勇气和定力。
《资治通鉴》是典范的文言文,不同于《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也不同于蔡东藩系列的历史通俗演义,一天下来,也就只能读几十页书,不像现在读小说,一个通宵就读完了。单不说大量的文言词语,就说名目繁多的历代职官、典章,就足以成为你阅读的障碍,让你望而止步,废书而叹了。岳麓书社的《资治通鉴》,是没有任何注释的,我却觉得够味儿。我在阅读时,从不拘泥于个别字句,一气呵成地往下读,哪怕是囫囵吐枣,从不去细细咀嚼,就像是牛啃草一样,先一股脑儿装进胃里,留待日后慢慢反刍。这是我阅读古代典籍最重要的心得。通过大量的阅读,有些词语会反复再现,不必去查词典,有时就突然顿悟了词句的含义。现在看来,读这本书,对于我日后文言文教学有莫大的帮助。我将阅读文言文的感受形诸笔墨,加以文本化,于是就有了我教学生涯的第一篇论文《不要把文言文当做外语》,在这篇文章里,我提出了“文言思维”这个概念,认为文言文是古代汉语,是母语,不能像学习英语那样,先背单词,等积累一定量的词汇后再开始整体阅读理解,而应高频率、重反复,在阅读、诵读中带动对文章的理解和语言的积累。那是我从未听说“盐在汤中”的理念,但现在看来,我与此所见略同,不谋而合。后来我教高一时,一学习文言文,学生纷纷拿出自己买的注释、通译之类的教辅资料,我深恶痛绝,以至于矫枉过正地让学生通通扔掉。“统统扔掉”,也成为我的学生日后回忆起我时的“雷人”招牌语言。尽管每一届学生,我就宣扬我的“文言思维”“反复再现”之类的言论,但学生学习文言文,终究还是困难重重,我倡导的这种境界,学生中深得我衣钵者,尚有几人?
不过我至今还是觉得,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好的方法。中学生不喜欢文言文,与其说是文言文本身艰深古奥,还不如说是教法出了问题。试想,一篇文质兼美、音韵铿锵有如金石之音的古文,被一字一句的翻译,那种典雅的韵味丧失殆尽,文言文的学习就成了繁琐的记忆,学生能喜欢吗。
我甚至突发奇想,我们的文言文学习能否不再为做题、讲题。就是自己选编其中文学性强的文段,引导学生阅读,或是整本书阅读,让学生接触原生态的典籍,潜心钻研,通晓一经,像治学一样来学习,学生或学的兴致盎然,做题、考试自然迎刃而解。
读《通鉴》,你得理清线索,否则如堕五里雾中。《资治通鉴》是编年体,年经国纬,经纬密织。按照干支纪年,按时间推移顺序纵向叙述历年大事记,同时为了展现历史错综复杂的全貌,穿插同一时间并立的各国大事记,这是横向的。因此,它的缺点是,一件完整的事,一个人物的事迹,经常被冲淡,被割裂得支离破碎。优点是,它就像是一个时代的横断面,通过这个切面,可以了解各势个政权、势力、人物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政治、军事、外交、智慧的博弈。关于这一点,我不知道《资治通鉴》是否深远影响了以后小说的创作,但我有时觉得其实就是那些宏大叙事小说的体例、结构的滥觞。
理清线索,首先得理清主线,首先得弄清司马光的史学观,尤其是“正朔观”,即正统观,也就是作者认为那个王朝是正统,是君权神授、顺天应人的。了解这一点,对于我们阅读史籍是大有裨益的。一般说来,古代士大夫骨子里有着根深蒂固的“华夷之辨”,从孟子的“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到“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有着优越感的汉人一直对游牧民族有着一种偏见,认为是尚未开化的野蛮落后民族,所以,在《资治通鉴》里,游牧民族建立的政权一般是非正统的。再者,古人往往认为,中原是天下腹心,因此往往尊雄踞中原的政权为正朔相承。鉴于此,作者在叙述时也很注意笔墨详略。统一王朝自不必说,但那些群雄割据的乱世,你方唱罢我登场,城头变幻大王旗,旦暮之间,舆图换稿,纷乱复杂,读起来就要费一番功夫。读着读着,同一时间,会频频出现什么“帝”、“上”、“太祖”、“主”之类的称谓,看官不禁会问:究竟谁是皇帝。其实不难理解,一般说来,凡是称“帝”、“上”者,就是作者心中的“正统”王朝,其余的则是作者认为僭越、割据的政权,姑且不论贤愚,而太祖之类的,往往是生前为前朝权臣,死后子孙追谥的。
因此我在读《通鉴》时,往往是跳跃着读,当笔墨转移到割据政权或地方势力时,便迅速切换道正统王朝相关的内容,以期现有一个鸟瞰式的整体印象。然后回过头来,读那些“嵌入”、穿插的碎片部分。如五代十国的内容,我先读梁唐晋汉周的交替更迭,然后读十国的历史。这样便一目了然,不至于茫然无绪。
读他《通鉴》,还得弄清人名。平时文言文阅读训练时,老师学生都习惯与对照网上已有的译文来理解。对这一点,我是不以为然的。很多所谓专家、名师的翻译,跟学生的水平没什么两样,有的连人名都没弄清楚。如我们阅读北朝的人物传记,经常将中山王某某、任城王某某翻译成王某某,其实是错误的。古人确实习惯于将籍贯置于名字前面,但稍有常识的人就该知道,这里是北魏的皇室,爵位中山王,元某。我在文言文教学中,时常发现这样的错误。读《资治通鉴》遍数多了,阅读典籍时,往往也能向现代文一样一目十行,如风行水上,毫无阻滞。有时组里讨论某个词句的意思,我百思不得其解时,往往能自信地断定是印刷上的错误,有时我凭的就是语感,语势,顺势读下来,总觉得别扭,缺少那种味道,可能就是见多识广吧。
《资治通鉴》是当之无愧的国学经典,也是成语、名句的渊薮,成语、名句俯拾皆是。从某种意义上说,要使自己博学洽闻,出口成章,辞采粲然,不妨读读《通鉴》。“不学诗,无以言”说的是《诗经》,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说的是《唐诗三百首》,不揣冒昧的说,今人要想写出纯正典雅的文言,也不妨读读《通鉴》。有段时间,或以文墨自娱,或因朋友索文,竟突然想起用文言来写作,于是写下《白湖垂钓记》和《抱璞记》,涂鸦之作,观者竟以有古人遗风相激赏。我想,用文言写作,也是受了《通鉴》的影响。
不惟如此,《通鉴》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笼万物于笔端,堪称古往今来第一大书。当然,如椽大笔的同时,也有从容娴雅的叙述,宛如古代小说,情节详实具体,形象栩栩如生,对话意味深长。后世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我看《资治通鉴》也当得起这样的评价,也是典范的人物传记和历史散文。
《通鉴》编纂的目的,本是以为殷鉴,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供统治者决策的智囊。但其中很多东西,如养德、修身、齐家、谋事等,历久弥新,至今仍然有生命力。说到这里,我就突然想到《百家讲坛》。于丹读《论语》,用智慧诠释经典,经典诠释人生;易中天读《三国》,深入浅出;王立群四十年皓首穷经,研读《史记》,我们可不可以读《资治通鉴》,也来开讲,说不定一炮走红?幸好目前还没有人开讲《资治通鉴》。但细想一下,在心态浮躁的今天,又有几人潜心读完《资治通鉴》?甚至几人偶尔翻看过?
我在教学生时,发现学生历史知识的匮乏,简单让人难以置信。他们对于上下五千年的了解,仅限于现代汉语词典后面的朝代表和儿时的朝代歌了。对历史,不说非要博古通今,如数家珍,但必要的文史知识是学习语文的基础。没有起码的文史知识,文学作品,尤其是古诗文教学,感到困难重重,经常是你口吐莲花,学生四顾茫然。缺乏对相关历史文化情境的熟悉,是无法激起对古典文学的兴趣的。从这一点来说,《通鉴》又是学生历史扫盲教育的最好教材,也是古典文学鉴赏的常识课。

© 摄影: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语文教坛新星获奖说课点评》2012.6语文出版社)
《鸿门宴》说课稿
语文文言文看不懂怎么办?
学生皆说文言文难,有什么好的学习方法值得推荐?
文言教学之熟读而精思(培训)
学习文言文,文言需融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