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文原创 | 情缘:古月依旧照今朝

作者简介:情缘,原名曹龙军,喜欢静静的听着自己喜欢的歌,看着书,在阳光下,独自一人细细品味着那抹属于自己的宁静,就好像远离了尘嚣,远离了所有的纷争。

  古月依旧照今朝  

文/情缘

© 图片: 网络     

中秋佳期,花好月圆。清风送爽,丹桂飘香。空气里透着月饼的芬芳,洋溢着节日的喜气,飘进了城市楼房;飘进了农家小院;飘进了人们幸福的心田。一年一度的中秋月,挂在深邃的高天,洒下清辉一片,惹得多少人为你彻夜不眠,为你饮酒高歌,为你书写诗篇。今夜的月亮很大也很圆,美了山河;美了家园;美了心情;也美了一张张开心的笑脸!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不禁脱口而出这来自于古老的充满无限神奇的诗句。花儿在夜月下摇曳,溢出浓浓花香;水在月光下荡漾,泛起层层柔光。两轮月亮,一片纯洁,承纳着深邃天空的博大与广阔;流溢血液里的似水柔情;书写着温馨的祝福与渴望;拨动着骨子里的万种风情;延伸着踏月寻梦的痴狂。嫦娥奔月、桂花酒的飘香,从一阕阕清新的唐诗、婉约的宋词中走了出来,如存放了千年的酒,散发着醉人的香。此刻,我是在虚拟的仙境般的世界还是在最深、最美的梦中?

皓魄当空宝镜升,云间仙籁寂无声;平分秋色一轮满,长伴云衢千里明”。这晶莹的玉盘,这无言的清辉,洒落一片静谧的诱惑,轻揉了一地碎语,一如唐宋诗词中跳闪出来的串串音符,叮叮咚咚敲击着我的心灵。我伫立窗前,心踏着月色,用眼神追逐摇挂在深邃的苍穹,用清梦追忆千古神话的飘逸,用浪漫想象嫦娥守侯的美丽。明华朗朗,心怀萦绕。绵绵思绪,悠长不断……一阵山风吹来,好像吹动了月光的轻纱,宁静的乡村也好似随着月光轻荡起来……

诗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在此明月与清泉的大地视野里,感受大自然动静之间的氛围幻化,流淌雨后秋凉的山林意境,让那原本躁动不安的心思,竟然在不知不觉之中,慢慢地沉静了下来。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唐朝诗人李白的这首〈月下独酌〉,系为五言古诗。此诗的背景为花间,道具是一壶酒,角色只有自己,动作则系独酌,这种饮酒的场面,显然相当的单调孤寂。然而,李白却把这种寂寞的月夜花间,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透过惊人的想象力、旷达的胸襟,描写了一场以月亮和孤影为伴,酣饮歌舞的奇特幻化场景。让原本无情的“物”和有情的“我”这两者之间,产生了不可思议的心灵交流、以及物我合一的超然境界。

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在这首〈把酒问月〉诗词中,“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意喻着月亮的绵长永恒,人生的幻化无常。虽然,古人不见今时月,但是古月依然照今人,以如此恢弘的心思以对,古人、今人就像是逝去的流水一般,虽然时光永远不会再行回头,但他们所曾见到的那轮明月,却是亘古如斯、毫无变易。

整首〈把酒问月〉诗中,从酒写到月,从月又回归于酒,也从空间的场景描绘,写到时间的心灵感受。它跨越了物质的制限,连结了时空的古今长河。而此一贯串永恒与变易的哲理意境,如衡之宋朝苏轼的〈前赤壁赋〉一文,则也颇有着一番异曲同工之妙。

李白的才情自然流露,表现手法灵活自如,在他大气磅礴的诗情笔下,大自然的山、水、风、月等现象,都成为懂得诗人心情的知交朋友。此种生动的大自然取景,和宋朝苏轼〈前赤壁赋〉中,“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的心灵意境,则颇有曲韵相通之处。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终究,对于事物的解析和看法,似乎仅系于个人的一念之间而已。

同样以明月为主题,苏轼的〈水调歌头〉,则显然另有一番绵绵的亲情境界存乎其中。词前的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不仅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也很明显地反映了作者复杂的情感,因为此时的苏东坡与胞弟苏辙,已经有七年时光未得团聚了。

面对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当一轮皓月当空,遍地银辉洒落之际,此刻的苏轼的心潮起伏,于是乘着酒兴正酣之际,挥笔写就了这首传颂千古的诗词名作。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这首词的起句,苏轼沿引了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诗意,采用“明月几时有?”的问句,把读者引入此一带有哲理意味的广阔世界之中。他似乎是在追溯明月的起源,却又隐约在赞叹着中秋的美景,并且在这绵绵意境中,涵蕴着对人生意境的层层泼墨。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中秋遍地银辉洒,古月依旧照今朝……

© 摄影: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把酒问月
今人不见古时月 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月曾经照古人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五十岁的我赏中秋月(诗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