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5岁女子,突发奇病九死一生,娘家人的举动害了她,丈夫的行为值得点赞!

35岁女子,傍晚时分,在丈夫陪同下来到急诊。

没等医生开口,她自己就告诉医生,说自己这几天都有发烧,浑身没力气,周身不舒服。在楼下买了些感冒药吃,能短暂退烧,但很快又烧起来了.....很难受

在家有没有量过体温?最高体温多少?急诊科老马医生问她,同时让护士给她重新测量一次体温。

量了,39°C最高。病人皱着眉头说,口有些发干,估计没怎么喝水。她丈夫也附和,说吃了好几次感冒药,效果都不好,明天我们还准备去外地旅游的,看样子旅游计划要泡汤了。他耸耸肩,显得有点失望。

这回还准备旅游啊,先顾好身体吧。老马医生没好气的说。

做个心电图、拍个胸片、抽个血,等下门口右边缴费就去抽血检查。老马给病人快速听诊了双肺和心脏后,没发现太大异常,加上急诊科这时候很多病人,想着这是个普通感冒,赶紧打发了再说。

要做这么多检查么?患者惊讶地问。

这是最基本的,一点不多。老马抬起头,微微笑了笑。你发烧这么多天,可能会有细菌感染,化验个血常规、肝肾功能还是必要的。心电图是为了看有没有心脏的问题,比如心肌炎,心肌损伤等等,物美价廉,20多块钱。胸片是必不可少的,万一你有肺炎,抗生素是必不可少的,胸片是诊断肺炎的金标准,没有胸片,我不敢给你诊断肺炎。

换了平时,老马可没那么多功夫解释这么多。但今天急诊太忙了,如果不解释清楚,患者一旦拖沓或者质疑起来,效率就会低许多。

患者听老马解释后,基本理解了。变出门缴费去了。走之前拿出了腋窝下的体温计,老马一瞧,38.9°C。嗯,还是发烧的,要多喝点水,实在不行我就给你补点液。

先去检查吧。老马催她。

等她检查回来后,老马又看了好几个病人了。跑了一圈后,病人似乎有些疲惫,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微微喘气。

老马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小细节。问她,平时有经常运动么,体力如何。

病人告诉老马,平时也不怎么运动,偶尔会跑跑步、打打羽毛球。她大概是意识到老马的担忧了,指着自己的胸口,说现在感觉有点胸闷,但不是太严重。

老马打开电脑,看到患者的检查结果已经上传过来了。胸片还好,没有明显炎症。患者不是肺炎。心电图也没什么,就是心率偏快一点,101次/分。抽血结果还没出。

发热的病人心率偏快些,这是很正常的。但患者觉得有些胸闷,这就让老马不得不警惕了。急诊科每年都有心肌炎误诊为感冒的患者,极个别可能还会猝死,这已经是血的教训了。稍微让老马安慰的是,患者的心电图基本还是正常的。但是心电图没看到明显异常,无法彻底排除心肌炎。

所谓的心肌炎,多数是病毒引起来的,所以也叫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能一开始是个普通的感冒,感冒多数是病毒感染,后来病毒入侵人体,袭击心脏,导致心肌细胞受损,出现炎症,这就是心肌炎。严重的心肌炎,会引起心功能衰竭,甚至猝死。

老马拿出听诊器,重新给患者仔细听诊,实在没听到任何异常,才总算放心。

后来血检结果出来了,白细胞计数显著升高,18x10E9/L,这是肯定有问题的了,老马暗自思忖。普通病毒性感冒,绝少会有白细胞这么高的。白细胞是人体卫士,就好像城堡的士兵一样,是保家卫国的。白细胞攻击的对象一般是细菌,很少会针对病毒,所以白细胞计数升高往往意味着是细菌感染。

患者有发热几天,而且血白细胞这么高,这是肯定存在感染的。但到底是哪里来的感染呢?是呼吸道么?胸片没看到异常啊,而且患者没有明显的咳嗽、咳痰,所以考虑肺炎是依据不足的。如果不是呼吸道感染,那会是哪里?泌尿道感染么?女性的尿道很短,很容易感染,但如果是尿道感染,应该会有明显的尿频、尿急、尿痛等表现。她也没有,似乎也不大支持。

为了进一步排除有没有泌尿道感染,老马还让患者留了尿液检查,顺手还做了腹部B超。腹部B超是很有帮助的检查,能看到患者到底有没有泌尿道结石、胆囊结石、阑尾炎等等可能。

结果都没看到。

患者是个感染,但不是肺炎,不是泌尿道感染,不是胆囊炎.....这些常见的感染灶都不是,那会是哪里来的感染呢?老马顾不上那么多了,稳妥起见,先收入院,慢慢详查。

急诊科是个打快枪的地方,一旦病情复杂,就应该交给住院部解决了。

患者听说要住院,不乐意了,说就不能在这里吊针治疗么,住院多麻烦。

老马解释说,你目前诊断不是特别清楚,我贸贸然给你用药是不对的,对你对我都是不负责的。而且,急诊看病医保没得报销,住院有的报销。你自己决定吧。

算了算了,那就住院吧。旅游啥的暂时也去不了,就当体检。患者老公在旁边安慰病人说。

患者都是这样的,身体有不舒服会来医院,但很多人都不想住院。

说通了患者,既然是发热原因不明,那就收入呼吸内科吧。呼吸内科是发热病人的集中营。

在呼吸科住院期间,给用了抗生素了。但患者仍然有发热,发热厉害的时候还会有寒战,浑身打哆嗦,看起来怪可怜的。患者丈夫抚摸着病人的鸭蛋脸,说实在不行,咱就换家医院吧,都住了2天了,还在发热。这技术不行。

这天科主任查房,认真听取了这个病人的病史,认为有很多可疑之处。第一,患者发热原因不明,必须按照流程来做检查诊断,该做的一个都不能少,包括心脏彩超、风湿免疫方面检查、各种感染病原体化验,还有少见的病毒、支原体等等都不能漏掉。

总之一句话,全面铺网。

同时做个胸部CT吧,胸片有时候看不清楚,做CT放心一些。科主任告诉管床医生,然后低下头,认真给患者听了心肺。

就在此时,科主任的脸色凝固了,一动不动。在场的几个医生都莫名紧张起来。该不是主任发现了什么东西我们没发现的吧,看他脸色不大好看。

科主任沉着声音问,你们谁认真听过患者的心脏了吗,有没有杂音。

管床医生站了出来,说天天查房都有听,倒没发现太多异常啊。他说话的声音偏小,似乎有些胆怯了,主任既然这么问,肯定是有发现了。难道真的是自己听漏了。

科主任示意管床医生靠过来,再听听。

管床医生赶紧俯下身子,接过主任的听诊器,再认真听了起来。

该死!患者的心脏听诊区听到了吹风一样的杂音。这个声音传入管床医生的耳朵后,既让他兴奋,又让他害怕。兴奋是因为终于发现了问题。害怕是因为没在主任发现之前发现,而是在主任发现之后才发现,可能是自己大意了。

这个杂音起码都有III级了,不算轻微,一般都能听到的了。科主任说。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几个平时查房都干什么吃的,这么明显的杂音都漏掉了,这不是等着病人来闹事情吗。

副主任这时候接过话茬,帮管床医生说了一句,说昨天中午也听了,当时的确没听到这么明显的杂音。

科主任听副主任说完后,气也消了一半。如果真是这样,那就不是管床医生的问题了,可能杂音是在最近才出现的,之前可能没有。这是完全有可能的。

为什么大家听到心脏杂音之后都这么重视?因为这里面牵涉到诊断的问题。科主任当着病人的面说,你这个发热啊,不是肺炎,不是其他毛病,很可能是你心脏的问题导致的。我们几个现在听到了你心脏有杂音,这可能是你的心脏瓣膜出现了问题,比如瓣膜有细菌感染,导致瓣膜关闭障碍,就会出现杂音。

科主任接着说,心脏就好像一个房子,瓣膜就好比门窗。如果门窗被虫蚀破烂了,那房子就漏风了,我们这时候用听诊器一听,就能听出个七八分来。为了证实你这个心脏的门窗是不是真的破烂了,我们今天得给你安排做心脏彩超,好好看清楚。如果真是瓣膜有细菌感染,那就好办一些了,只要抗生素选择正确就没问题。

患者和家属本来已经对这里的医生失望了,但现在听到科主任这么一解释。又重新燃起了治疗的信心。表示同意马上就做心脏彩超。患者还说,难怪这两天胸口都有些闷,原来真的是心脏出了问题。

心脏彩超做了么?科主任问管床医生。

已经提交预约申请了,但还没约到。管床医生低声说。

那不行,今天必须做。等下我给彩超室打个电话,让他们开放绿色通道,先做我们这个病人。这个病,可拖不得啊。科主任语重心长地说。再拖下去,瓣膜都坏掉了,门窗都倒塌了,就糟糕透了。

科主任说的这个病,就是感染性心内膜炎。

管床医生之前也考虑到有这个可能性了,但当时听诊心脏没有杂音,而且做了一次血培养,到现在还没有报告阳性,估计是阴性可能性大了。如果真的是细菌入血,感染了心脏瓣膜,那是会引起反复、顽固发热的,而且也会听到心脏杂音,但如果当时心脏瓣膜病变还不厉害,那是完全有可能听不到杂音的。

科主任说到做到,马上给心脏彩超室的主任打了电话,说有个病人需要马上做心脏彩超的,望兄弟开恩,给个特权。彩超室的主任见呼吸科主任亲自发话了,也只有卖个人情,同意早上加塞一个彩超。

患者和家属也是感激涕零。本来说约了后天才能做的,没想到今天就能做了,不开心才怪。

一切准备妥当后,管床医生推了病人去彩超室。

结果出来了,嗯,真的是心脏瓣膜的问题。

患者的二尖瓣、主动脉瓣都有赘生物,引起瓣膜关闭不全,所以听诊心脏时会听到杂音。这个赘生物,基本上也是细菌团块了,细菌和坏死组织粘附在瓣膜上,细菌可能持续入血,所以患者会反复发烧。虽然管床医生一开始也用了抗生素,但是抗生素未必能针对这个细菌,而且剂量也不够大,很难把赘生物里面的细菌干掉,所以病情反反复复。

不知道什么时候,这些细菌就入血了(可能是从患者皮肤感染入血),一路侵袭到患者的心脏瓣膜,引起瓣膜炎症、破坏,出现发热、心脏杂音等。患者心脏这个房子,门窗真的是出了问题了,门窗有破口,关不劳,老是漏风,每次心脏泵血时都有一部分血返流了,所以就能听到心脏杂音了。

也就是这天下午,血培养结果出来了,阳性,是金黄色葡萄球菌。

血培养阳性,说明患者血液里面真的有细菌。正常情况下血液里面不可能有细菌的,现在检查到患者血里面有细菌,那最有可能的就是从心脏赘生物这里释放出来的细菌。

到现在为止,患者有发热、心脏听到杂音、心脏彩超看到有瓣膜赘生物,那么患者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就是确定无疑了。

接下来,就是要考虑治疗了。

科主任说,治疗也就是抗生素。但从现在起,我们要根据我们培养到的细菌来选择针对性的抗生素了,而且要使用较大的剂量,才能维持血液较高的药物浓度,才能杀灭赘生物里面的细菌,否则这些精明的家伙藏在肮脏又厚的赘生物里面,药物未必能干掉它们。

请心内科医生过来看看吧,毕竟是他们的专科疾病。科主任发话了。

心内科医生过来了,看了患者的情况,基本同意目前的治疗。感染心内膜炎嘛,也是细菌感染导致的,抗生素是必须的,也是最关键的,只要抗生素用对了,剂量足够大了,应该会有效果的。

就怕患者会发生并发症,比如心力衰竭,或者是栓塞等等,最怕脑栓塞。心内科医生说这句话的时候,心有余悸。因为前段时间他们科一个确诊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后来发生脑栓塞而死掉了。这件事让大家都蒙上阴影。

管床医生跟患者说,现在明确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只要不发生心力衰竭、脑栓塞等并发症,一般都没问题的,不用太担心。安心配合治疗就可以。

患者丈夫还是有些担心,问我媳妇这么年轻,怎么会发生心衰呢。心衰不是老年人才会有的疾病么。

管床医生只好继续解释,还是用刚刚那个例子,细菌感染了房子的门窗,如果门窗仅仅是有点破溃那还好,把细菌干掉就会慢慢愈合。但如果细菌很顽强,把门窗腐蚀透了,整个门窗都脱落了,那这个房子就遭殃了,门窗关不紧,心脏就没办法很好泵血,你试想一下,心脏拼命想往前面泵血,而后面又漏风,那可能有很大一部分血液会漏到后面去啊,血液泵不出去,组织就会缺氧,这就是心衰了。

严重的心衰是会.....出事的。管床医生本来想说“严重的心衰是会死人的”,为了不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话到嘴边还是咽了回去。

那为什么会脑栓塞么?患者自己也隐隐担心,问道。

这个很简单。管床医生说,如果瓣膜上的赘生物脱落,随着血液流动,会可能流入大脑,如果刚好堵住大脑的血管,造成这部分脑组织缺血缺氧,这就是脑栓塞了。我们现在用强力的抗生素治疗,目的就是为了预防这个赘生物继续增大,同时能预防它脱落。你也不用太担心。

要治疗多久啊,这个病。患者丈夫问。

起码都得一个月。管床医生说。足够长的时间,才能确保彻底杀灭赘生物的细菌。

病人和家属听到这个答案后都吓了一跳。没想到一个发烧,竟然把自己固定在医院一个月的时间。

如果顺顺利利过完这一个月,那都算求神拜佛了。

很可惜,命运总是不让人那么顺利。

我们越是害怕什么,命运就会越给你什么。

第二天一大早,护士就冲进来喊医生,说2床(就这个患者)呼吸不好了,缺氧严重,赶紧去看看。

管床医生连白大褂都来不及穿,护士话一结束,他就冲了出去。等他来到患者床旁时,发现患者端坐呼吸,气喘吁吁,满头大汗。口唇有些许发绀。

患者丈夫在一旁急得手忙脚乱。

糟糕,难不成患者真的发生了急性心力衰竭?管床医生第一个念头就是这样。难道细菌最终还是弄破了瓣膜,导致瓣膜功能障碍,心脏失去了正常的泵血功能。血液如果不能有效泵出去,那么多余的血液就会淤积在肺循环,肺循环是装不下那么多血液的,多余的水分会渗出到肺泡,肺泡本来是装气体的,现在装了这么多水分,就好像溺水一样,患者会非常缺氧、甚至有濒临死亡的恐惧感。

护士不用等医生的吩咐,也赶紧准备了面罩给患者带上吸氧。同时心电监护也接了过来,心率130次/分,血压160/90mmHg,血氧饱和度95%。不用听诊器,也能听到患者满肺的干湿性啰音。

患者刚刚在干嘛,怎么会突然这样。管床医生问家属。此时患者气促厉害,说话都困难了。

没干什么啊,刚就吃了个早餐,就变成这样了。患者丈夫吓坏了。

患者是心衰发作,赶紧给她推注一支呋塞米(利尿剂)。管床医生口头下医嘱,让护士执行。

急性左心衰发作,肺水肿明显。利尿剂能迅速把身体里面多余的水分去掉,通过尿液拍出来,也能减轻肺里面的水分,从而缓解心衰症状。

但药物起效是需要时间的。而患者目前已经危在顷刻了。

管床医生赶紧让ICU医生过来会诊,看看需不需要直接气管插管接呼吸机,先保证患者的呼吸再说,否则患者可能会缺氧窒息而死亡。

在等待ICU医生来之前,管床医生又给患者来了个心电图,心电图仍然没有看到急性心肌梗塞图形。看来真的是瓣膜损坏加重了。因为听诊的时候心脏杂音更强了。

抗生素治疗失败了。

细菌正在张牙舞爪,嘲笑着管床医生。

接到会诊电话后,ICU医生华哥急忙赶了过来。快速了解患者病情后,同意管床医生判断,患者应该是急性心衰发作。此时患者缺氧明显,必须立即解决缺氧的问题。

患者必须马上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转ICU治疗。华哥斩钉截铁地跟家属说。

家属这时候有些怨气,但更多的是惊恐,来不及思考,只能同意转运ICU治疗。

没得迟疑。一迟疑人就没了。华哥继续强调。

患者本人缺氧更厉害了,眼看就要昏迷过去了。

华哥这次来时早有准备,随身带来气管插管箱,就怕患者需要气管插管。现在刚好马上用到,不耽误一分钟时间。

放倒患者后,华哥跪在患者床头,三两下就把气管插管插入患者咽喉,置入气管。患者已经失去意识了,所以没有太多抵抗。

赶紧接上简易呼吸器,转ICU。华哥跟管床医生说。患者必须用最快的速度接上呼吸机,给吸入高浓度的氧气,才能缓解缺氧。

在众人的努力下,患者顺利转入了ICU。

经过2个小时的呼吸机治疗,患者悠悠醒来。但人还是很虚弱,这会儿血压也低了,华哥给她用了小剂量的升压药维持。

普通人到了ICU,那肯定会害怕的。为了减少患者的担忧,华哥不停给她安慰、解释,告诉她,治疗一两天,病情好转就出去了。口中这根管子是救命管,暂时不能拔掉,就忍一下吧,实在忍不了,我就给你镇静,睡一觉就好了。

患者拼命摇头,不想被镇静。

遭罪,清醒的病人在ICU那是真的遭罪。镇静药该用时候还是会用,由不得患者自己做主了。

但患者现在既然能耐受气管插管,也能配合治疗,就暂时不给她镇静了。

ICU几个医生都过来了,大家一斟酌,同意急性左心衰的诊断。估计还是感染性心内膜炎没控制住,瓣膜损害严重了,量变到质变。为了证实这点,当天早上又让心脏彩超的同事过来帮忙做了检查。

结果不出意料。

彩超看到患者心脏的赘生物比之前更大了,而且瓣膜损伤更严重,反流更厉害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患者会突然发生心力衰竭的原因。

华哥问主任,要不要请胸外科过来看看,能不能手术。患者的心脏瓣膜坏掉了,如果不更换,估计抗生素效果不会太好。

这是个很简单的道理。门窗破坏了,你还留着它是没用的。必须得让木匠过来更换,房子才能继续使用。只不过,现在屋漏偏逢连夜雨,患者状态很差,一个是需要靠呼吸机,另外一个是血压很低,需要升压药支持。这种情况下,做手术的风险是非常非常大的,搞不好患者直接就死在手术台了。

这样的手术,医院不是没做过。关键是,胜负各占一半。所以,要胸外科拿出勇气还是有些困难的。

主任点点头,说要不让几个兄弟科室一起来会诊吧,大家商量商量,看看怎么解决为好。

当天下午,在医务科的努力下,心内科、胸外科、呼吸科、感染科几个科室的主任都集结在ICU办公室,就这个病人下一步治疗展开讨论。

心内科医生说,患者诊断感染性心内膜炎明确,目前发生了心力衰竭,这是很严重的并发症了,普通抗生素治疗肯定不会凑效的,如果不接受手术,患者必死无疑。只是时间的问题。

心内科医生每次都是这个意见,上次类似的病人他们也是这个意见。事实上他们的经验的确如此。患者的心脏瓣膜已经烂到无可救药了,不能再靠药物了,必须立马切掉,换新的,才有可能起死回生。

其他几个科室的主任基本同意这个观点。

但胸外科医生犹豫了。心内科主任说的没错。手术看起来是唯一的机会。但手术风险太高,患者这样的呼吸条件,这样的血压,搞不好还没麻醉,病人就不行了。到时候死在手术台上,那就太难看了。

胸外科医生也不遮掩,老老实实把自己的难处摆了出来。然后望着医务科主任,说如果大家都认同手术,那我们就手术,但术前必须跟家属沟通好,这是死马当活马医,不能让家属抱有过高的期望。

大家都赞同。

另外,必须要家属先缴一部分押金。别跟上次一样,手术失败了,病人没了,家属也跑了,医药费没给,我们科一个月都白干了。胸外科医生越说越激动。

大家也都赞同。

既然大家同意手术,咱们就开干吧。ICU主任说,我们预留好床位,手术后进入ICU复苏,密切观察。

通知手术室,安排紧急手术。华哥刚想给麻醉科电话。

胸外科医生突然跑进来,跟华哥说,家属不同意手术。

什么?华哥不敢相信。

胸外科医生摊摊手,说家属说还要考虑考虑。

华哥生气了,骂了句粗口,这个时候还考虑个毛啊。他之前都很积极的啊。

胸外科医生说,现在门外有一堆家属,有人要做,有人不想做。

华哥这才知道,患者的娘家人也来了,来了两个哥哥,一个妹妹,几个小孩子,还有患者丈夫。

华哥跟胸外科医生一起出去,跟家属再次沟通病情。胸外科医生把治疗的各种可能和预后再次跟家属讲了。并且强调,手术风险很高,只能是搏一搏。但如果不手术,估计是扛不过去的。

华哥总算看明白了,患者丈夫是同意手术的。不同意手术的时患者的哥哥,他的理由是前段时间他一个朋友也是这个病,没做手术单纯吃药就好了,所以认为他妹妹的也不用手术,手术说不定会导致病情恶化,出不了医院。

我靠,胸外科医生有点生气了,说不同病人情况是不能相比较的,你妹妹现在这个情况,肯定比你那个朋友要严重的多。当然,我也不逼你手术,我只是告诉你这个方案而已,做不做你们自己决定,但最终都得签个字。

华哥瞪着病人那位哥哥,问他,你觉得我们会害你妹妹么。再拖,失去手术时机,说不定情况会更差,到时候想手术都做不了了。

你让我们再考虑一下。患者两位哥哥终于有点松口了。

你们赶紧决定,患者没有太多时间等待的。华哥留下一句话后,就回病房了。

本以为事情已经是很糟糕了。

没想到更糟糕的还在后头。

护士过来告诉华哥,刚刚发现患者的左手抬不起来了。左上肢肌力基本为零。

这个消息让华哥彻底崩溃了。

人的肢体肌力有五个级别,最高级是5级,是正常的。最差是0级,就是肢体完全不会动了。患者现在左上肢基本不会动了。这说明什么?

患者很有可能是发生了脑栓塞了。

患者中风了 !

真的是越害怕什么,就越发生什么。这句话说的一点没错。

这个可怜的患者,短时间内同时发生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两个并发症,一个是急性心衰,一个是脑栓塞。

患者左上肢不能动了,非常可能是赘生物脱落了,掉了下来随着血液流动,进入大脑动脉,堵住了某根血管,造成这片脑组织失去功能。大脑组织有些是控制肢体活动的,有些是负责语言的,缺哪一个都不行。

患者自己估计也意识到了问题,毕竟她现在是清醒的,一个清醒的病人,没办法活动自己的左手,那种感觉我们旁人没办法感同身受。

但肯定不好受,肯定会有害怕、焦虑、痛苦。

要确诊患者是不是发生脑栓塞,必须要去做颅脑MRI检查。但目前很显然没这个条件,因为患者需要呼吸机支持,而且血压偏低需要升压药维持,去做MRI太冒险了。而且呼吸机没办法进入MRI室。

华哥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家属。

几个家属都表示不能接受,尤其是两个哥哥,问到底怎么回事,为什么会这样。只有患者丈夫这时候相对理智,问能不能手术,什么时候手术。

华哥说,患者这个脑栓塞,估计也是细菌赘生物引起的,没有很特殊的治疗。为今之计就是继续使用强力抗生素,同时尽早手术治疗,手术去除坏掉的瓣膜,更换新的瓣膜,才有可能避免赘生物继续脱落,如果不幸运,下一次可能会栓塞到肾脏、四肢、脾脏等等。

几个家属终于同意了手术治疗。

谁签字?最终还是患者丈夫签了字。

这是个大手术。我们必须再次强调,手术仅仅是一次机会,绝对不要以为做了手术患者就能起死回生了,不是这样的,我们只是全力以赴,但绝对不能提供任何保证。胸外科医生再次跟家属强调。同时再次跟家属解释了手术的费用,并且要他们去垫付一部分押金。

华哥后来刷新了系统,家属的确充入了3万块押金。

这次手术,胸外科医生几乎都去了,几个技术好的上台,其他人围观。华哥搞好手头上的活后也去观摩了,凑热闹。

还好,手术比较成功。

手术医生把置换出来的坏了的瓣膜拿给家属看,告诉他们这个就是本次疾病的罪魁祸首。

术后患者再次送入ICU复苏。

也许是命运终于开始眷顾患者了。

第一个好现象就是患者的氧合180°大好转,复查的动脉血气提示氧分压高到正常值了。这都归功于心脏恢复了正常的泵血功能,血液只能能够正常泵出去,不堆积在肺循环,那么肺泡里面的水分就会少,气体就会多,肺泡进行气体交换就方便多了,缺氧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第二个好现象是,当天晚上患者的血压就逐步恢复了正常,升压药剂量逐步下调。这也印证了患者的休克的确是心源性休克,而不是感染性休克。之前有些医生考虑患者这个休克说不定有可能是感染严重导致的。现在看起来,感染是很严重,但还不至于引起休克。休克完全是因为心脏功能不行了。只要更换了新的心脏瓣膜,患者立马好转。

什么叫做满血复活?

什么叫做起死回生?

估计这个就是了。

但大家都很担心患者的脑栓塞的问题。术后患者生命征恢复稳定,也顺利脱开呼吸机,拔掉了气管插管。赶紧送去做了头颅MRI检查,证实了脑栓塞的存在,而且是有两个部位的脑栓塞,还好不是太严重。

请了神经内科会诊,认为患者这个脑栓塞不需要溶栓治疗,因为栓子不是血栓啊,而是细菌赘生物,应该做的是继续强力抗生素治疗,抗生素只要杀掉细菌,栓子自然会消失,病情可能会逐渐恢复,说不定患者的肢体能逐步恢复活动。

术后第二天,就没有发烧了。

第10天,患者的左上肢就能轻微活动了。

也许,未来10天,她的左上肢能完全康复。

也许不能。但无论如何,命是捡了回来了。

(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后怕!男子被虫子叮咬、抠个鼻孔,细菌跑到体内吞食心脏!
拔个牙也能得心脏病?
频繁高烧不退,可能是心内膜炎!
这种“难缠”的心脏病,容易找上老年人!几个小症状,可能是心衰前兆
感染性心内膜炎及PVE处置方案
常州一男子洗牙竟把细菌洗进心脏里,看完你还敢洗牙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