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炮兵连长与女儿出生擦肩而过:时差1小时,距离一生一世

作者:独侠客

声明:兵说原创,抄袭必究

按:本文系麻栗坡烈士陵园英雄传之五。麻栗坡烈士陵园是著名的英雄圣地,但对许多人而言,可能只是一个抽象的符号,即便脚步走过、躬身拜过、热泪流过,对长眠于此的英烈也知之甚少。实际上,每一位英烈的生前身后事,都是一本英雄书,是一部青春曲,远非墓碑上短短几十个字能概括。他们来过,他们笑过,他们战斗过,他们梦想过。他们化作了山脉,依然守卫着祖国的南疆,屹立于我们的心中。(独侠客)


【宋强牺牲的八里河东山,远观酷似戴着钢盔的战士仰躺于祖国的南疆,头、脸、颈、胸轮廓分明。宋强从未谋面的女儿宋思昆长大后一定懂得,她的爸爸从未离去,而是化作了山脉,庇护着她的成长,庇护着她的、你的、我的家园】

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埋葬的烈士中,多数是步兵,鲜有炮兵。原因是炮兵作为远程火力支援兵种,通常不用直接面对敌火,伤亡相对较少。

但这并不意味着炮兵是个惬意的兵种,他们在战场上经受的高强度炮战、艰苦恶劣的阵地生活,毫不亚于步兵。特别是炮兵前观、火炮阵地,既是越军炮兵重点打击的目标,又是特工袭扰的重要目标,随时可能面对牺牲。

昆明军区4师炮53连连长宋强,就是在老山炮战中壮烈牺牲的一名炮兵军官。在麻栗坡烈士陵园,埋葬的炮兵原本就不多,正连职以上的炮兵军官更是屈指可数。这位炮兵连长究竟是怎么牺牲的?

【宋强烈士的墓碑简要记述了其生平:贵州省长顺县人,19547月出生,19741月入伍,1984613日在老山地区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英勇牺牲,追记二等功(摄于20195月)】

(一)男人最大的遗憾

相对于很多18岁参军的战友而言,20岁才当兵的宋强显然年龄偏大。1974年,20岁的宋强入伍来到11军32师炮兵团二营。在这里当了6年炮兵后,于1980年炮兵学院学习,1982年毕业。

他没有分回老部队,而是在45营七连任指挥排排长19833月,这位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优秀炮兵骨干,排长未当满一年,就越级提一营三连连长,时年29岁。

宋强当兵的年龄偏大,成为大龄未婚青年也就不奇怪。经人介绍,宋强与贵阳凯福糖果厂职工刘丽芬相识。和那个时代的很多军人一样,宋强没有经过漫长的恋爱,于19836月与刘芬闪婚,开始了牛郎织女般的生活。

1983年下半年,南疆局势紧张。宋强作为一连之长,抓战备训练的工作强度,用部队的老话“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来形容很贴切。1984年1月21日晚9点,团政委陈芝贵到一营传达了上级的预先号令,部队进入了战备。

【炮4师炮兵第5团1营在边防15团磨山营区组织临战训练】

备战越来越紧张之际,宋强接到好消息:妻子快生了。部队虽然进入了战备,但毕竟还没开始打仗,老婆生孩子这样的大事,男人是要回去的。宋强请了探亲假,走时留下话:部队有行动,火速来电。

1984年2月26日,宋强正在医院陪妻子待产,宝宝已经有了动静,却来了加急电报:速归。

一看这两个字,宋强就明白,部队要上前线了。他看了看表,时间是下午4点25分,还可以赶上5点钟从贵阳开往昆明的火车。

他找到医生:“能不能让我爱人现在就生下来?”

医生想笑,见宋强的样子严肃,没能笑出来:“不能再等等吗?”

宋强打定了主意,却没有勇气跟妻子告别。他在走廊里徘徊后,写了一张纸条,连同电报一起装入信封,交给了60多岁的母亲。母亲流泪,宋强抹泪,直奔车站。

1984年2月26日5时整,宋强乘坐的火车离开贵阳。

1984年2月26日6时20分,宋强的女儿来到了人间。

女儿和爸爸擦肩而过,时差:1小时20分,距离:一生一世。

【炮4师5团1营机动进入麻栗坡】

(二)军人最大的职责

宋强没有猜错,部队已紧急开赴麻栗坡,他紧赶慢赶,回到了连队。

按照昆明军区作战方案,“两山”作战分炮击作战“一四工程”和拔点作战“一七工程”两个阶段。从1984年4月2日开始的炮击作战“一四工程”,一直持续到4月27日。我军炮兵部队对老山、者阴山越军据点进行了长时间的打击,一方面摧毁越军防御体系,另一方面隐蔽我主攻意图、麻痹越军斗志。

【宋强(右)与副连长陈宪堂在“一四工程”中观察越军目标】

宋强带领的三连,是打响收复老山“第一炮”的连队。3月21日,三连奉命在麻栗坡交趾城构设4个火炮掩体,一炮进入发射阵地,其余3个炮位安装炸药。在14军炮指直接指挥下,炮一班打出了收复老山第一发炮弹,其它3个炮位按顺序引爆炸药,亦真亦假诱敌。这种迷惑射击方式持续了13天,阵地指挥员系三连副连长陈宪堂。

熟悉炮兵的人都知道,炮兵作战时,炮阵地由副连长指挥,连长带观察所在前方观察确定打击目标,将射击诸元下达给副连长,由副连长指挥火炮射击。通俗地说,连长带领的前观是炮兵连队的指挥中枢,也是炮兵的“眼睛”

【炮4师5团1营在八里河东山主峰开设10个观察所

宋强带领的三连1号、2号观察所位于八里河东山主峰1175.4高地,其中1号观察所主峰一地堡顶,面积仅一张八仙桌大小。宋强用沙袋树枝搭起一个鸟巢”用于隐蔽,天气好的情况下,可以通观越方境内10多公里地域。

宋强带领的观察所位于八里河东山1175.4高地,这里因条件艰苦恶劣、敌我争夺激烈,被称为“八十年代的上甘岭”

1984年4月28日凌晨5点58分,“一七工程”即收复老山战役打响。我军以猛烈炮火覆盖越军工事,为步兵冲击扫清障碍。宋强不断给阵地下达射击诸元,炮弹呼啸而去

【炮4师5团1营设在麻栗坡交趾城的火炮阵地】

这场炮战有多激烈?老兵们回忆,由于炮弹打得太多,炮管居然能打红;很多战士的脸颊、臂膀被烫伤,硝烟熏得睁不开眼;炮弹消耗太快,炮后堆着三四百个药筒;仓库用完了炮弹箱,只好角钢架固定弹丸,车厢全是崭新锃亮的“裸体炮弹”。

此战,我军炮兵威猛准确,为收复老山作出重大贡献,前线指挥部勘察1175.4高地说:“桌大的山头,发挥了天大的作用!”

【“八十年代的上甘岭”,后来轮训部队在此立碑纪念】

我军收复老山后转入防御,炮兵的任务并未减轻。宋强带2个观察所坚守高地,经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艰险:晚上睡冰冷石块,褥子一晚湿蚊虫肆虐,人人体无完肤,疙瘩痒疼;炮击随时有,热饭送不上,只能啃干粮喝凉水

6月11日,越军组织大反扑宋强员李兴伦、侦察兵李田连续捕捉10多个目标,将射击诸元传到炮阵地,准确击中越军弹药所一片火海。

越军对我军炮兵恨之入骨,千方百计拔掉1175.4高地炮兵观察所,但宋强设的鸟巢”在主峰棱线,越军用加农炮、榴弹炮反复打,均难命中。6月13日,越军派一支160迫击炮分队秘密潜入距1175.4高地五六公里处,下午5点30许,突然向高地炮击

宋强发现了对面山坳里的炮击硝烟,迅速计算诸元。他刚把诸元发给炮阵地,一声巨响,一发炮弹落在强仅6米远的山崖,弹击中宋强头部

2号观察所的三连指挥排长陈万雷听到连长所在位置传来爆炸声,接着又传来事前明确的“一长三短”枪声暗号心知不好,立即战士李福堂、杨文洲、罗玉明狂奔而来。在被炸散的鸟巢观察所,陈万雷看到连长脑浆溢出,通信员李兴伦侦察兵李田也受了重伤,边防152名战士当场牺牲

【通往“上甘岭主峰”的路十分艰险,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路】

陈万雷和战友们立即给宋强紧急包扎,简易担架往山下抬。山高坡陡,无可行,只能步一步往下滑。1个多小时后,他们与营长陈林派来接应的救护组相遇,师医院军医王贵辉一看,强伤在头部,知道无力回天。见宋强似想说话,王军医让大家安静。以下,是战友们记忆中宋强最后的话——

“我答应过老婆给孩子取名,不管生男生女,就叫宋思昆吧!

(三)儿子最大的愧疚

有的参战老兵说,打仗,有一样最难做的工作,就是烈士善后。

宋强牺牲半年后,老山作战基本结束,炮5团一营副营长李建国受命负责烈士善后工作。宋强的遗物主要有3样:1套军装、1件军大衣、1块手表。他带着遗物,在贵阳找到了宋强的妻子刘丽芬。刘丽芬看到李副营长带的东西,确认了噩耗,大哭。李副营长安慰“宋强是为国家牺牲的,他是英雄,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

这时,刘丽芬做了一个出人意料的举动。这一举动可能让现在的人们难以理解,但设身处地换位,一个刚生了孩子却突然失去丈夫的年轻妻子,这种表现又是多么的正常——

刘丽芬从床上抱起6个月大的女儿,哭着递给李副营长:“宋强既然是英雄,是烈士,你把孩子带走吧,我没能力养啊!

李建国的第一反应是担当。他毫不犹豫地接过襁褓中的孩子:“好我把她带回部队去,她长大了我们告诉她爸爸为国牺牲的英雄

因悲痛而失去清醒的刘丽芬,这时反应过来,把女儿抱回了怀里道:“爸爸一眼也没看你,没给你取名字啊!”

李副营长含着把宋强牺牲的过程以及临终遗言详细地说了刘丽芬听后自语“宝贝,你爸给你起名字了,以后叫你宋思昆了。”

【宋强的老家,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现发展成黔南特色小镇】

第二天,李副营来到宋强的老家贵州省长顺县广顺镇宋强的父亲已故,其母亲满头白发。李副营长叫妈妈,说“宋强为保卫国家光荣牺牲了”

老人道:“你来了,他没来,我知道

问:“我儿子是英雄吧?”

得到肯定的回答,宋母再问:“能把我儿子的骨头带一块回来吗?我要把他葬在身边。

言毕,宋母无语,也无泪,接过宋强的军装放在胸前,像幼时抱宋强一样轻轻拍打。

李副营长无法回答宋母的话,热泪长流出了宋家,见村人围在门口,村长倒了一碗米酒捧上。

李副营长敬礼,鞠躬,举起大碗,一口干了。

宋强牺牲第二年,宋母辞世。

【有人曾在麻栗坡烈士陵园遇到宋强的岳母、妻子带着年幼的女儿宋思昆前来扫墓。宋思昆惊奇地看着外婆在墓前烧纸,妈妈哭泣流泪。她听妈妈的话,在爸爸墓前磕头。妈妈对她说,爸爸化作了这块石碑。她很奇怪这座陵园到处是石碑,为什么单单磕头那一块,自己的爸爸(资料照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八十年代上甘岭主峰”上的宋强
1984年炮兵连长与女儿出生擦肩而过:时差1小时,距离一生一世
老山轮战(4)——占领观察所(续)
麻栗坡零距离6:三转弯
《战神之歌》42 鏖战七昼夜 粉碎“决胜”梦
【军史琐忆】王新凯||英雄永垂不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