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学习能力,本质到底是什么?

学习能力:一个最常见的背锅侠

经常听到大家谈论“学习能力”,无论是在学习中还是工作中,“学习能力”成为个人成长的关键能力:

  • “这个员工的学习能力不行,来了三个月了,基本业务还没掌握。”

  • “我家孩子的学习能力愁死我了,每天也记不住几个单词。”

  • “中级会计证书我已经考了三次了,还没过,我的学习能力是不是不行啊。”

  • “我带的这个培训班的学生,学习能力都比较强,比上一届好多了。”

  • “同样的功能,同样的Python语言,为什么小张用32行代码就能搞定,我要用200多行才能搞定,难道他的学习能力比我强?”

 在每次的学习、考试、工作过程中,我们遇到问题,第一反应就是质疑“学习能力”,什么锅都可以甩给“学习能力”,那么学习能力到底是什么? 

我们都需要学习能力

学习能力的本质

学习能力的本质是让自己感到充足、安全和平静的能力。

  • 例如当你是学生时,如果成绩的名次不靠前,你就面临着父母、老师甚至同学的压力,内心充满了焦虑和压力,希望通过一次次的高分来缓解这种焦虑和压力。

  • 例如当你参与一个紧急项目时,每天加班到深夜依然进展缓慢,这个时候你希望能有一个快速方法推进项目,让自己重新回到以前的那种工作状态。

  • 例如你参加某个竞赛,你希望掌握更多的知识和信息,让自己占据的优势进一步提高,从而提升自己的安全感。

 学习能力,不仅仅是记忆能力、自学能力或者应用能力,而是可以分解和量化的能力模块,学习能力的能力模块包括:记忆、链接、内化。

第一个模块:记忆

记忆是学习能力的基础,这个很好理解:如果记不住,还谈什么理解和使用?

如果没有“记忆”这个基本支柱,所有的摩天大厦都无法建立。

但是“记忆”也是有区别的,有人特别容易记住数字,有人特别容易记住单词,有人特别容易记住图像,如何进行划分记忆等级呢?

有一个简单的划分方法,就是一个中等复杂的内容(例如八个字母的单词、八位数字、一片简笔素描等),你能花费多长时间的记忆并在24小时后再次背诵出来,花费1分钟就是1级,花费2分钟就是2级,以此类推,如果花费10分钟以上就是10级。

作为普通人,我们都是在3-5级的水平,记忆力强的人可能几秒就完成记忆了,也算在1级水平中。

一旦对自己的记忆水平进行量化后,就可以清晰地知道我们学习能力的基础了。

记忆力可以通过各种技巧来提升,关于记忆的方法,在网络上有很多介绍的内容,这里就不要一一赘述了。

我的记忆技巧就是联想,只要找到一个记忆点,就联想到更多的内容,这个就与第二个能力模块有关了。 

记忆是学习能力的基础

第二个模块:链接

所有被记住的知识点如果不链接成网,就是零散的沙子,不能说毫无价值,但一定只是碎片的价值。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建立一套有价值的知识体系,从而在需要的时候实现快速提取、转化和创新,就像一根根的丝线没有太大的价值,但是这些丝线一旦被编织成网,就能够实现突破性的价值:捕捞。

对知识进行链接的基本方法是分类和关联。

1、分类

按照类别不重叠的原则对知识点进行分类,一般分类的原则有时间、空间、属性、功能、逻辑顺序等。

  • 时间:过去、现在、未来;周一、周二…周日;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等。这种分类方法非常清晰、简洁,是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 空间: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亚洲区、美洲区、欧洲区;信息室、实验室、教研室等。这种分类方法也很实用。

  • 属性:酸甜苦辣咸;高矮胖瘦;卓越、优秀、良好、普通、差;大中小等,属性非常多,按照实际情况来分类即可。

  • 功能:拍照、计时、发短信、打电话;射击、挡格、刺穿;敲、锤、砸等,各种工具都有不同的功能类别。

  • 逻辑:因果逻辑;推演逻辑;归纳逻辑;关联逻辑等。

在实际生活中,还有很多其他的分类方法,上面只是最常见的分类方法。

所有的信息如果不分类,就是堆在一起的杂物,每次使用都需要将所有的内容翻一遍才能找到,而分类之后就可以建立快速索引。

上述分类的原则是不能重叠,一旦重叠将会引起混乱。换句话说,一旦你发现自己的思维出现混乱了,那么可能是两个原因,要么是信息内容缺失,要么是你的信息分类出现重叠了。

2、关联

关联的本质是将分类好的内容再建立连接,让他们产生联系,这是一次学习能力的突破。

大脑的神经细胞之间关联度越高,大脑就越发达,人就越聪明。同样,你的知识点之间关联度越高,你的学习能力就越强。

关联的方法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方法有两类:

  • 近距离关联类别相近的信息可以建立横向关联,例如数学中的一元、二元、三元方程、平面几何与立体几何等,这些信息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点,可以建立近距离的知识关联。

  • 知识迁移:不同种类的知识可以相互借鉴和迁移,从而实现突破性的创新,例如锤子的作用是敲打,这个作用被迁移到很多场景,例如我们会“敲打那些不听话的员工”、“如果困难解决不了,就打碎了重组”等,这就是知识的迁移。

无论是近距离关联还是知识迁移,都是对现有知识的整合,使之形成全新的知识体系。 

知识链接成体系

第三个模块:内化

学习的目的不是记忆和建立知识体系,而是“学以致用”,即能够拿出来使用、并创新性地解决问题。

学习能力最重要的模块就是“内化”,即将学到的内容内化为我们可以使用、可以输出、可以创新的能力。

内化需要有效的方法和一段持续的时间,才能见到效果。下面以PPT制作为例来介绍这个过程。

1、针对性的刻意练习

例如你学习了PPT的制作方法,掌握了一些技巧,你下一步就是要进行针对性练习。

如果你的工作之一是做业务汇报,那么就做汇报PPT的制作和练习,而不是做演讲PPT的练习。这两类PPT是完全不同的方向:受众不同、目标不同、内容不同、预期效果不同。

在练习过程中,需要有意识规避前人踩过的坑,例如文字太多、色彩过于斑驳等,也要针对自己的个人缺点进行优化,例如标点符号不规范等问题,最终成为一个合格的PPT内容制作者。

这个阶段的原则就是缺啥补啥,哪里不足改哪里。

2、参考高手模板,进行模仿和改进

掌握了基本能力后,就需要了解真正的高手是怎么写PPT的,他们的风格是什么,他们的PPT内容和讲解词是怎么配合的,他们的标题有哪些特点,前后内容如何呼应等。

一般来说,部门的领导都是PPT高手,可以直接参考他们的PPT,一方面了解PPT技巧,另一方面了解他们的工作思路,一举两得。

这个阶段的原则是分解出优点和思路,形成自己的风格。

3、应用和优化

在各种场合以PPT方式进行汇报,这个过程中一定会被批评的,顶住这个压力,只有经历了多轮的轰炸和责难,你的PPT水平才能突飞猛进式地提升,没有谁一出场就到达巅峰。

这个阶段的原则就是越挫越勇,打出成绩来。

总结

所有空谈、评价学习能力的论调都是耍流氓,只有将学习能力打开来看,实现知识的记忆、链接、内化,将知识转化为可以应用和输出的方案,才是真正有效地提升学习内容,从而让自己感到内心的充实、满足、安全和平静。

活到老,学到老,学习能力可以是牛车也可以是火箭,只有真正了解学习能力的本质,才会实现从牛车到火箭的飞跃。

(请关注镭师兄,最优秀的优势强化师,华为20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读完这本书,不懂技术也能拥有技术思维
B06 | 理解习惯,决定了你学习能力的上限
普通人受用一生的思维方式:结构化思维
怎么做到一年读100本书?
破解"想不起来" | 印象笔记网页版
如何真正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