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丁酉话鸡年之抓住“可盛之鸡”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雄鸡报晓意味着带来光明,古人崇拜太阳,同时也将日出则鸣的公鸡提升到了神圣的地位。晋人郭璞《玄中记》曰:“东南有桃都山,上有大树,名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一天鸡,日初出,光照此木,天鸡则鸣,群鸡皆随之鸣。”天鸡也成为常见的艺术表现对象。

北海大鸟,其高千里,左足在海北边,右足在海南边。其毛苍,其嘴赤,其脚黑,以鲸鱼为食。震动翅膀飞翔时,声音如雷如风,震动天地。

从距今两三千年前开始,随着欧亚大陆上农业文明的日臻成熟,人和鸡的关系日益紧密并慢慢开始发生变化。而且鸡从被人类驯化起,在早期漫长的岁月中,可能主要是用来祭祀、占卜、报时的,并非是食用。

先秦时代,鸡已是中原乡村四处可见的家禽,《诗经》中类似“风雨如晦,鸡鸣不已”的句子很多。不过在中国的考古遗址中发现的鸡骨始终不多,目前只有安阳的殷墟出土过一件不完整的鸡头骨,这说明鸡和六畜中的其它动物相比,有着自己特殊的地位。

汉代《韩诗外传》中将鸡称为具有文、武、勇、仁、信五德的“德禽”。西晋、东晋的墓葬中有大量陶瓷鸡和鸡舍出土,反映出鸡这种家禽作为“六畜”之一,与人们日常生活有着紧密的联系,也就成为工艺品所描绘的一大重要主体。

六朝时期,江南青瓷制作日趋繁盛,墓内随葬的家鸡模型也随之改以青瓷制作,更常常制成鸡埘的模型,釉色莹碧。

同时期的青瓷器中,出现了一种“鸡首壶”“天鸡壶”。如出土于南京象山东晋王氏墓的青瓷鸡首壶,壶流塑成高冠的鸡首,鸡嘴处开圆孔即为流口。北方的北朝墓葬中,也随葬鸡首壶,但装饰繁缛,壶鋬上饰有螭首,且有的鸡首仅是装饰,有的连口都没有。其中最华美的一件,当属出自太原北齐东安王娄叡墓的釉陶鸡首壶。

隋唐时期墓葬中,仍保持有随葬家鸡模型的习俗,质料以陶瓷为主,有时采取群鸡造型。除了作为家禽的家鸡模型外,还有另一种以鸡造型的艺术品,就是十二时俑中的酉鸡,被塑成雄鸡首人身的造型,身着袍服。昂首伸颈的雄鸡,与十二时俑中同列的猴、兔等生肖相比,显得傲然脱俗,与众不同。

明清时期,鸡更是广受欢迎,明青玉雕天鸡式盖瓶,采用玉材雕刻,壶体与鸡身融为一体。翅膀与尾羽的设计,镂雕成上翻勾转之态,方折多曲,结构复杂,如青铜构件拼合,令人耳目一新,清代宫廷也多流行这种样式。

古代工艺品给了我们中国人足够的骄傲,一个小小的天鸡形象便可以描绘出各种形制,古人制作器物时的那种虔诚、忘我和投入,可谓曲尽物性,用心深久,规矩方圆尽在其中。所谓的百炼成器、精雕细琢并非妄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迎吉赏“鸡”——典藏中的鸡文化
神气又神奇!考古专家带你看文物里的“萌”鸡
闻鸡起舞 放歌不已——2017中国考古网与您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
中国土鸡文化
中国养鸡极简史
这些你不知道的“鸡”的历史溯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