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为什么重提“工匠精神”?

2015年,“工匠精神”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工匠精神”这个在中国扎根了五千年的匠人情怀,再次走进大众的视线,再度得到社会的重视。


而在当下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中国为什么重提“工匠精神”?“工匠精神”于当下的中国发展,到底有着怎样的意义?

认可“工匠”的价值

“工匠精神”其实在中国古已有之,但“工匠”一词,却历来不被社会所尊重,特别是在农业社会时期,“士农工商”里的“工”只能排在第三位。

如果说,承载“工匠精神”的工匠本身都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和尊重,那么“工匠精神”的价值又如何体现?同样的,如果工匠得不到社会的认可,那么谁又能踏踏实实地去做一个“工匠”,去花费大量人力、物力、时间成本去打磨一件作品?

因此,中国重提“工匠精神”,本质上就是让全社会都认可“工匠”的价值,只有这样,“工匠精神”才有生命力。

“商人”和“匠人”的抉择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市场百废待兴,遍地是黄金。彼时的中国,迫切需要一大批“商人”的崛起,来为中国市场寻找商机,打开缺口。

至于今日,在中国社会中,“商人”可以说是享有无比崇高的地位。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已经不缺发现商机的商人,而缺发展商机的“匠人”。

所以,面对假冒伪劣的品质问题、面对急功近利的社会风气、面对昙花一现的商机周期,中国重提“工匠精神”,无疑是一针见血的暴露出当下中国社会的弊病。商人皆为利往,而匠人皆为质守,当整个社会都被浮躁笼罩,是应该像匠人般雕琢品质,而非商人般急功近利!

“中国制造”的灵魂

不同于西方国家已经走过了近350年的工业化历程,中国的工业化进程最早只能追溯到洋务运动时期,而真正开始大规模的工业化,还是在建国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

因此,真正的与世界制造强国相比,中国的成本低廉和规模庞大的优势难掩品质、品牌、科技、创新等方面的差距,以量代质,催动经济发展的模式并不是“中国制造”的长久之计。

因此,中国重提“工匠精神”,推动供给侧改革,目的就是从“以量取胜”向“以质取胜”转变。“工匠精神”作为“中国制造”的灵魂,是解决“粗制滥造”难题的核心,只有培育各行各业的“工匠精神”,才能真正使“中国制造”得到质的飞跃。

结语:

“工匠精神”本质上是体现在“工匠”身上的一种行为力量,只有“工匠”得到社会的尊重,“工匠”的价值得到应有的体现,“工匠精神”才能有其依附的载体。

改革开放前40年,商人的地位得到空前的提高,而下一个40年,匠人的价值将会越来越被社会所认可。这是“中国制造”崛起的必然,也是中国崛起的必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工匠精神的作文
【命题风向标】“工匠精神”
工匠是这样炼成的
观点 | 正本清源论工匠精神
【禁书谈】千古奇书《鲁班书》为何争议不断?奇技淫巧之外,照见千年血泪史
工匠精神的土壤,还缺些什么(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