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代进士放到现代啥地位?每3年才出300人,再差也能当五品官

“万般皆下品”,真的只有读书高?古代读书人只要考取功名,就等于获得工作保障,就算不能万里挑一考上“状元”,举人、进士也能翻转阶级成为人上人,甚至还有许多让老百姓羡慕的特权。那么这些秀才、进士放到现代是什么地位?

▲古代举人、进士与现代硕博士生不可同日而语。(示意图/数据照)

据历史老师小琴介绍,据保守估算,古代文盲比率约在90%以上,因此读书人透过科举考取功名,跟如今的学生获得大学、硕士学历可以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古时候能够读书的人家中多少都得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贫苦农家若想让小孩读书,其可能性微乎其微

普通读书人必须先到县里考取“童生”,考中才有资格继续往上考“秀才”“童生”这一名称中虽然带有“童”字,但是童生的年龄并无要求,只要没有取得府学、州学、县学的生员资格,就都称作童生。

以清朝一代来说,200多年的时间里,人口超过数亿的国家,童生总数才约在200至300万人之间,秀才则仅有约46万人。而考上秀才后,就成为官场的替补人员,见到官员也可以不用下跪。

得到秀才资格,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槛。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徭役,见知县时不用跪拜、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廪生还有生活津贴。

廪生又称廪膳生,可自公家领取廪米津贴,谓之廪保,其定额甚严,每年都要考列三等,通过考试才能保有食廪资格,故为诸秀才之首,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地位,童子应试,必须由该县的廪生保送,乃得入场。

时,则称乡试中试(称为“中举”)者为举人,亦称为“大会状”、“大春元”。第一名称为解元,而因明代科举有以五经取士,乡试每经取一名为首,列前五名称为“经魁”。清代也沿袭称乡试前五名称为经魁北闱第一名按惯例须为直隶籍人,为“北元”;南方各省考中第二名也称元,为“南元”。

整个清朝只有15万举人,读书人凭借实力或运气考上后,在当时就属于地方的爆炸性新闻,中国一共2000多个县,平均每年、每3个县才能出现1名举人。而当上举人也代表读书人正式踏上官途,最差都能有个县太爷能当,挤身官老爷的行列。

举人要想更上一层楼,就是挑战考取“进士”。每3年1次会试,大概产出约300多名进士明朝清朝殿试封录取考生为三等称“三甲”

“一甲”仅录取三人,依次为状元榜眼探花,称进士及第,在于“史”的意味。“二甲”若干(清朝时一般为40或50人),称进士出身,在于“子”的意味。二甲第一名称为传胪,又称亚元。“三甲”(清朝时一般为100-300人)称同进士出身,在于“集”的意味。世人统称录取者为“进士”。

进士举人虽然只差一等,但2者待遇上的差距可说是霄壤之别。一名进士就算再无能、再没有用、运气再差,一辈子都不入朝,也能在地方获得一个五品的“知府”官职;而多数进士想在退休前,成为布政使、巡抚等封疆大吏都绰绰有余。

参考资料:

  1. 周发增等,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辞典,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2. ^ 史仲文、胡晓林,中华文化精粹分类辞典 文化精萃分类,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98年

  3. 通典》卷15《选举三》

作者简介 | 无风,95后女孩,想和你一起活得任性又自在。ID:wfqnwx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屡试不第吕秀才,子曾经曰过:你真的了解科举吗?
从《儒林外史》看明清读书人的各种称号
明清时期的秀才和举人有哪些特权?
【名家解读儒林外史】翦伯赞:释《儒林外史》中提到的科举活动和官职名称
科举:如果一辈子只考中了秀才,那还有机会入仕为官吗?
明清科举制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