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陈圆圆失踪之谜终于揭开,她果然已逃走,如今在贵州深山发现她墓地

明清之际的大舞台上,吴三桂以其才能和事迹闻名天下。他迎接清军入关的行为使他臭名昭著,然而30年后,他再次举兵叛清,并在西南一度割据一方。而陈圆圆,则是苏州一位歌妓,因吴三桂为她愤怒冲冠而声名鹊起。陈圆圆的死因一直是个谜,她们夫妇二人的墓地又在何处?这个问题悬而未决,隐藏了300多年,直到近年才揭开了谜底

陈圆圆是明末清初的一位佳人,也是秦淮八艳之一。她拥有倾国倾城之貌,才情出众,名动江南。自幼聪慧过人的她,美丽绝伦。正值江南年谷不登,陈圆圆的姨夫出于重利轻义的心态,将她卖给了苏州梨园,并培养她擅长演出弋阳腔戏剧。

初登歌台时,陈圆圆扮演《西厢记》中的红娘,她美若仙女,如云飘出岫,婉转的莺声充斥着整个舞台。观众们都屏住呼吸,陶醉在这神奇的艺术境界中。陈圆圆以她的才情和美丽征服了众人,成为当时的一颗璀璨明星。

吴三桂,出生于辽宁绥中,祖籍高邮(今属江苏),于明朝万历四十年(1612)出生。他16岁参加武举,在与清军交战中多次立下战功。28岁时,他已经晋升为总兵(从二品)。1642年,皇戚田弘遇巴结吴三桂,将陈圆圆作为礼物赠予他。吴三桂将陈圆圆留在北京,自己回到关外前线。

两年后,北京被李自成统率的大军占领。吴三桂驻守山海关,经过权衡利害后,接受了招降的条件,率部前往北京朝见新主。然而,在半途中,他得知陈圆圆被李自成的大将刘宗敏霸占,这使他勃然大怒,立即回返山海关。

李自成的招降不成,于是他率领十万精兵前来进攻。吴三桂深知自己不敌,于是向清军求援。1644年四月,吴三桂与多尔衮率领的八旗精锐联合作战,击溃了大顺军。

这场胜利为清朝定都北京奠定了基础,吴三桂也因此背负起"汉奸"和"叛徒"的骂名。随后,吴三桂奉命追剿李自成,康熙元年(1662)因功晋爵为平西亲王。

康熙十二年,清廷下令撤销藩镇,吴三桂起兵反清。由于缺乏民众支持,他节节败退,最终在康熙十七年三月,在湖南衡州宣布即位,建立了大周国。然而,不到半年的时间,他在八月十八日病逝。忠心的心腹将领胡国柱等人,将吴三桂的遗体秘密运至贵州,并按照遗命将其安葬在昆明。只有少数人知道这个葬地,其中包括他的岳父郭壮图。

康熙二十年十月,昆明被清军攻破。清军入城后,全力寻找吴三桂的墓地,但找到的都是伪墓。后来,有一条消息传来:吴三桂已被火化,骨灰放置在安福园石桥下的水底。

果然,在桥下找到了骨灰,立即送往北京。康熙帝并没有鉴定真伪,下令将“逆贼吴三桂的遗骨分发各省”示众。

清军入城后,陈圆圆的下落一直是个谜。她的死因成为清朝史书上的一个谜题。直到2010年6月,在贵州省黔东南州委宣传部传来一个惊人消息:在该州岑巩县的马家寨,发现了陈圆圆的墓,而吴三桂的后裔就居住在这个寨子里。几位专家,应邀前往实地进行了详细调查。

除了对马家寨进行考察,我们还访问了吴氏家族的其他居住地,并获得了重要证据:每户人家的堂屋中央都供奉着各种神像,称之为"延陵堂上历代宗祖昭穆考妣姻亲神位"。其中,"延陵"两字非常关键。

在春秋时期,延陵是吴国的领土,如今是江苏的一片地区。吴三桂的祖先就是源自这个地方的。吴三桂崭露头角之后,人们经常用"延陵"来称呼他。

在明清时期,许多史家也将吴三桂称为"延陵将军"。吴氏家族的每个家庭都设有"延陵堂",与吴三桂紧密联系在一起。

这次考察之后,半年过去了,又传来了一个消息:在岑巩县的马家寨中,发现了吴三桂的"张皇后"墓。这让我们进行了第二次考察。吴三桂的墓与陈圆圆的墓位于同一个墓地,相距约三四米。墓碑稍大一些,中间竖刻着字:

"受皇恩养一次八十五岁吴公号墓"。

虽然其中有三个字模糊不清,无法辨认,但通过其他文字的判断,我们认为墓主人应该是一位男性,而不是张皇后。

我们进行了反复的现场辨识,虽然这三个字仍然难以辨认,但幸好我们已经做了两份拓片,纸上的字比较清晰。经过研究,我们最终确定了这三个字:硕甫!这恰好是吴三桂生前使用过的号。除了常用的号码如"月先"和"长白","硕甫"很少被使用,只有少数典籍中有记载,鲜为人知。

再看墓碑上的其他文字,除了已经解读的"受皇恩颐养"外,全文连读起来就像天书一样难以理解。但通过对吴三桂的深入研究,我们终于得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

"受皇天之恩眷顾颐养"的意思是,吴三桂得到了上天的眷顾和恩宠。"一次"这个词的解释仍然令人费解,但我们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颐养"一次。

如果我们将其与吴三桂曾经即位为皇帝,并且他的孙子尊称他为"太祖高皇帝"相联系起来,那么"一次"可以解释为"第一次"或"首次",进一步引申为"开创"或"首创",与吴三桂死后被封为"大周太祖高皇帝"的庙号相符合。因此,"一次"隐含着吴三桂开创大周太祖高皇帝的地位。

至于"八十五岁"这个数字,又有何解释呢?按照通常的墓志铭写法,墓碑上通常会记录墓主人的职位、爵位和名字,有时还会记录年龄。但在这个碑文中,墓主人的年龄却以"八十五岁"的形式出现。

这里面必定有着深意。在深入调查中,吴氏家族的"秘传人"表示,吴三桂去世于康熙十七年八月十五日,也就是中秋节。根据这一点,"八十五岁"应该解读为八月十五日,暗指吴三桂去世于康熙十七年中秋节。

而史书中记载吴三桂去世于八月十八日,享年67岁。根据这一点,我们还可以做出另一种解释:67岁加上18日,也正好是85岁,与吴三桂去世的确切日期吻合。因此,"八十五岁"这个数字也暗示着吴三桂的去世日期。

综上所述,石碑中央全文的解释应该是:

"受皇天之恩眷顾颐养,大周太祖高皇帝吴公号硕甫之墓。卒于康熙十七年(戊午)中秋。"

而石碑右侧刻有"雍正元年岁次癸卯季春月廿七榖旦"的文字,意思是立碑时间为雍正元年三月二十七日吉利之日。

在立碑时,恰逢康熙帝去世半年。由于清朝皇帝更替,不便再追究过去的事情,吴三桂的后人迫不及待地立碑,并且精心设计了这段与常规不符、让人难以理解的碑文。

马家寨中的发现以及这次考察,终于揭开了尘封了三百多年的谜案,使得吴三桂的爱妾陈圆圆的下落之谜得以大白于天下

作者简介 | 无风,95后女孩,想和你一起活得任性又自在。ID:wfqnwx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吴三桂陈圆圆真实墓地考察记
2010年贵州发现陈圆圆墓地, 当地人自称吴家后人, 陈圆圆没被杀?
吴三桂及陈圆圆墓地被发现,隐藏三百年的历史真相终于水落石出
中国一小山村里,发现了一座神秘墓地,墓主人的身份竟让专家诧异
后代称陈圆圆逃过清廷追杀与吴三桂合葬贵州
这里村民自称是吴三桂后代,拿出族谱,并以陈圆圆墓碑为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