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今天,3万条豆瓣评论求他回归
userphoto

2023.09.20 山东

关注

今年是“九一八事变”爆发92周年。

“勿忘国殇,吾辈自强”再次在朋友圈刷屏。

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小视想提两部电影,一部美国大片,一部国产片。

前者,豆瓣评分8.8,全球票房9亿美元,这是诺兰新电影《奥本海默》取得的辉煌战绩。

它的确称得上是当今世代最好看的那种电影:全明星阵容加持,从剧本到表演,从剪辑到音效,没有任何明显的短板。

人们对诺兰的叙事方式津津乐道,感慨“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复杂,震惊政治家们的疯狂——哪怕原子弹有可能燃烧整个大气层、毁灭世界,他们也要坚持上马。

总之,无论是电影本身,还是电影上映后在全球范围内引起的广泛关注和讨论,《奥本海默》都很成功。

但可惜,在《奥本海默》里,你只能看到人物的复杂、政治的狡诈,却看不到足以震撼人心的精神。

所以,我更想提提那部国产片——《横空出世》。

它没有精妙的叙事方式,服化道、剪辑和节奏也略显粗糙,但却在豆瓣以9.4的评分封神。

《横空出世》凭什么比《奥本海默》得分更高?它又能在今天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带给我们什么?

小视觉得,只有一个词最贴切。

它也是人类在历史长河里最高级的一种力量:信仰。

为什么要造原子弹?

电影开头便引用了毛主席的一句话。

“美国那点原子弹,消灭不了中国人。即使美国的原子弹威力再大,投到中国来,把地球打穿了,把地球炸毁了,对于太阳系说来,还算是一件大事情,但对整个宇宙说来,也算不了什么。”

这是在战略上藐视对手,但在战术上,却要重视对手。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军分别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掷原子弹。

据统计,约有14万人在广岛爆炸中丧生,约有7.4万人在长崎爆炸中丧生。

还有许多人在原子弹爆炸后的多年内丧生,死因与原子弹爆炸引起的核辐射中毒高度相关。

诚如《奥本海默》里他本人所说:“我现在成了死神,世界的毁灭者。”

自那天起,世界便笼罩在核威胁的阴影之下。

而千百年来,无数国家与民族的历史,以及我们国家的两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无不告诉我们一个朴实却深刻的道理:落后就要挨打。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曾经公开反对美国总统杜鲁门有限度进行战争的说法,他甚至提议在朝鲜战场动用原子弹,展开一场核战争。

在《横空出世》里,也有对类似事件的描绘。

冯石将军(李雪健饰)在朝鲜战场上,抓获过许多美军俘虏。

但其中一个小小的下士,以俘虏的身份,在他这位将军面前,大声叫嚣着要扔个原子弹给我们尝尝,还说这是给我们做个外科手术。

想到武器落后受的欺负,想到士兵们被凝固汽油弹炸成了火人,想到挣扎着哭叫、喊爹喊娘的同胞,又想到没处躲没处藏的伤员……

冯石怒了,他逼着这位下士,用我们的中国话,唱了一句“打败美帝野心狼”。

所以,原子弹这个玩意,美国有了,苏联有了,英国也有了。

你没有,行吗?

就算原子弹造出来后除了做试验,并未被使用过一次,但它的存在本身,也是一种巨大的战略威慑力量。

1958年,驻守朝鲜战场的冯石被调到国内,中央委派他担任原子弹试验基地的负责人。

听完上级领导下达的这项新任务,冯石当场就有些懵,他诧异地说道:“我不会啊。”

但谁会造原子弹呢?

于是,一项不知何时会完成的任务开始了。

造原子弹有多难?

第一难,是确定造原子弹的人选。

冯石和他管理的军队,只能提供建设和安保等方面的支撑,但要说造原子弹,还得是科学家。

这里有苏联支援的专家,也有部分拥有海外留学经历的中国人。

比如陆光达(李幼斌饰),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毕业。

可惜他妻子的“出身”有问题——资本家。

虽然她是陆光达在麻省理工的学妹,相识多年,彼此信任。

但她的父亲还跟美国军方有频繁的生意往来,即使她父母早就离婚,她跟着母亲一起生活,也不能完全保证她没有任何问题。

万一在无意间泄露了机密,该怎么办?谁能承担这个责任?

好在陈志中将军(高明饰)爱才,力排众议,确定陆光达可以参加研发原子弹任务,只是要将妻子排除在机密之外。

打动他的,是陆光达的学历与知识,是他在物理学家里的声誉,但更主要的因素,是爱国主义精神。

“你愿意一辈子隐姓埋名吗?”

这是这场会面里陈志中的第一个问题,陆光达没有说话,轻轻点了点头,缓慢且用力。

第二难,是如何领导归心似箭的士兵们。

与冯石一同被确定的,还有成千上万的士兵,他们刚从朝鲜战场上返回,还以为可以回到老家,见到家人。

士兵们手上的茶缸,刻有鲜红的字迹“赠给最可爱的人”。

但经过一连多天的旅途后,从火车上往外看去,还是只能见到一望无际的戈壁滩。

有士兵问老班长这是要往哪开,他上前一看,也不知道,一场沉默在车厢里蔓延。

家人们不知道他们是死是活,有人没抱上孙子,有人没能等到与未婚妻成婚。

下火车后,解放军们沿着戈壁滩缓缓前行,队伍一眼看不到头。

一则口令从前至后:往后传,不准问干什么,不准问到哪里去。

北京、陕西、河南等地口音的士兵相继出现,昭示着这支部队的士兵来自天南海北,故乡遍布祖国大地。

许久,冯石才告知他们,此番来到戈壁滩,是为了造原子弹。

在誓师大会上,听着冯石铿锵有力的誓言,士兵们也满怀振奋,誓要“搞出原子弹,挺直腰杆子”。

但原子弹是什么,又该怎么搞,他们其实并不清楚。

最打动人心的一幕,来自一个明显入伍不久的士兵和连长的对话。

士兵看着屋中埋头苦算的科学家,向他的连长不解地问道:“连长,他们在干什么?”

连长虽然作战经验多,但谈到物理也是两眼一抹黑。

他也不知道科学家们具体在干什么,可他有一个朴素的认知。

“干什么?干革命!”

这样的精神,将他们汇聚在了一起。

第三难,是如何自己造出原子弹。

最初,苏联专家们给予了很多支持,比如相关数据支撑,比如原子弹试验地点要定在敦煌莫高窟。

但苏联专家选定的靶场“太小”,换言之,即使造出来,也是“小号原子弹”。

苏联专家说,他们有氢弹就足够了,因为他们“完全可以保护你们(中国),你们没有必要造千万吨级的”。

听到他的话,冯石沉默良久,但紧接着,就又回应了一句朴素至极的话——

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


何谓“横空出世”

以上,还只是确定造原子弹人选和地址时遇到的困难。

当苏联专家撤走,摆在冯石和陆光达面前的,是更大的困难。

比如重新选址。

敦煌这个地方的确不错,接近水源,又有充足的物质供应,但莫高窟可是祖上传下来的瑰宝,不容闪失。

经过中央领导许可,冯石终于带着士兵们,在戈壁滩上不知多久的艰难跋涉后,才终于在1958年冬季找到了水源。

士兵们欢呼着、雀跃着,解开身上的水壶、上衣,一个个冲进河流里撒欢,罗布泊河流里的水,洗刷着他们过往的汗水,应和着原子弹试验地的建立。

比如军方和科学家之间的冲突与磨合。

士兵们在闲谈时会好奇一个问题,那就是在这个地方,是“冯石将军大还是陆光达陆总大”。

在施工时,士兵们用盐碱水搅拌了混凝土,这不符合立项时确定的施工标准。

这是无奈下的选择,冯石已经把许多卡车都改装成了水车,去几百公里外的生活区拉淡水,且还是首先满足工程需要。

士兵们日常都在喝又苦又咸的盐碱水。

陆光达尝了一口混凝土里的水后,坚决不允许这种情况,坚持要用淡水,不然就不能开工,留下冯石和手下的各位军官与士兵面面相觑。

无它,盐碱水具有腐蚀性,差之毫厘便谬以千里。

比如科学家们在研发原子弹时遇到的种种困难。

苏联专家在撤走的前夜,对陆光达说“伞永远掌握在高个子手中”。

陆光达受不了这种沙文主义,当即站到了伞以外的地方,用俄语对他说道:“希望你们在回国之前留下好印象。”

他一直就是这样要强的人,在麻省理工,他跟诋毁中国的日本留学生,在意大利人的见证下比试学习意大利语,又学习各种小语种,结果都是他赢了。

在祖国名誉和民族大事上,他更不想例外。

某个关键步骤,美国人用了6年,英国人用了5年,苏联人用了8年,但他们连2年的时间都没有。

可全国愣是连一台好用且闲置的计算机都找不出来,该怎么算?

苏联专家撤走前,可是信誓旦旦地说,这一块你们用计算机算也要算两年。

但科学家们没有计算机,还可以用笔算,可以用算盘打。

每天在一起办公时,室内霹雳吧啦满是算盘上下拨动、撞击的声音。

就在原子弹研发即将完成后,也还是有各种困难出现。

在北京机场,陆光达遇到了他在麻省理工的老同学、刚刚回国的美籍物理学家,与他进行了一番交谈。

结果被外籍记者拍到,写文章登上了报纸。

随后,陆光达被排除在机密之外,又被保密局的同志约谈。

冯石从大西北飞过来,冲到陈将军面前,说他以脑袋担保,陆光达不可能有任何问题。

陈将军理解冯石,可他的回答是:“整个国家,近十年的努力,几十万人的心血,就为了这一天,史学家因为这一天要把整个中国的历史分成两截来写。”

这么多人力物力财力多年的付出,又事关军国大事,不是你我他谁的脑袋能够担保得了的。

话是这么说,但在回大西北的飞机上,冯石遇到了陆光达。

他们一起成功研发出了原子弹,当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消息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刊发后,全世界都震惊了。

如果只能用一个词来形容,那一定是“横空出世”。

在电影结尾,导演引用了邓小平的一句话:“如果六十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应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现在我们知道,当年他们作出的决定是正确的。

知道冯石将军的原型是张蕴钰将军,陆光达的原型,则是更广为人知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片中还有一句最广为流传的金句台词,那是冯石第一次如此向陆光达袒露心扉。

“咱中国人、中国共产党人,就从没怕过他美国。应该说美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可他不应该像现在这样,动不动就要欺负你,让你就是想对他大喊一声'no,去你妈的’。”

近些年,你不难在社交平台上看到许多帖子,内容大意是“不爱看主旋律电影”。

理由多种多样,比如拍得太多看得太多,导致了审美疲劳,比如电影质量一般,比如演员演技尴尬。

但《横空出世》告诉我们——

并不是主旋律电影不好看,而是烂片不好看。

主旋律电影不该忘掉这点,不该矮化对手,因为当你矮化了对手,便也矮化了与之相对的我们。

曾经,我们的导演和编剧,有承认美国“是个美丽的国家”的自信,但更有“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底气,可以挺直腰杆子说一句“no,去你妈的”。现在,依然应该有。

这是堪比原子弹爆炸的力量,是《横空出世》最深刻的底色。

它,名为信仰。

它引领我们的先辈,走过十四年抗战,走过一次次重大灾害,也走过研发原子弹的艰难岁月。

“九一八事变”九十二周年,别忘了《横空出世》。

别忘了,信仰的力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戈壁滩、原子弹,一段属于过去的动人传奇
《横空出世》
豆瓣9.0,李雪健老师这片如果沉了,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悲哀
陈国星《横空出世》引爆“精神的”原子弹
看《演员请就位》笑的人,看这部央视综艺都哭了
《横空出世》拍摄时,传来大使馆被炸,李雪健满腔怒火创下国产电影经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