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金山丨​解开身体打的“结”

养生保健

解开身体打的“结”

作者:王金山

近来,不少读者以及网友或群友问笔者,什么叫“筋结”?如何预防和治疗等等。笔者就这个问题,作个统一答复。

何谓“筋结”?

筋,是人体组织的名称,<内经>说:“诸筋者,皆属于节”。中医中筋的含义较广,包括骨关节周围的皮下组织、肌肉、肌腱、筋膜、关节囊、滑液囊、韧带、腱鞘、血管、周围神经、椎间盘纤维环、关节软骨等。

筋伤,即各种暴力或慢性劳损等原因所造成筋的损伤。筋受暴力伤害、外邪侵袭所引起的各种损伤。骨伤科常见病证。隋代<诸病源候论>指出外伤可以伤筋,最严重的是筋绝,即筋断,导致“不得屈伸”的后果。唐代<外台秘要>列伤筋专目,与折骨、筋骨俱伤并列。明代《普济方》记载了治疗无创口筋断的手法。清代<医宗金鉴>对伤筋作出了较为系统的总结,如损伤肿痛消除后,筋急而转摇不甚便利,或筋纵而运动不甚自如时惟宜手法推拿,关节部位的骨折,用手法正骨的同时要筋骨并重、拔筋捺正等。

筋结,即体表出现成串或散在性的结块。在正常状态下,我们的经筋触摸起来比较柔和,不僵硬,不疼痛,但是如果出了病变,比如发生僵硬或是痉挛了,就叫做“筋结”,就好比绳子打了结一样。比如有些胃肠功能不太好的人,会发现腿部的足三里和背部的脾俞、胃俞穴位附近有条索样的筋结,如果将打了结的经筋“结解”,症状就会得到缓解乃至痊愈。 

所谓筋长一寸,延寿十年,可有依据? 

有一定的道理。我们知道,人体筋脉遍布全身,联系带动骨关节运动,人一老就会弯腰驼背,手上、脚上出现“筋疙瘩”, 感觉紧张、僵硬、痉挛、肿胀,按上去隐隐作痛;“身有千千结”,这千千结就是我们身上的筋结。筋缩的“筋”从病理上看,有纤维化、粘连、瘢痕形成、增厚、肿胀,有大众所说的“筋疙瘩”形成。这种“筋疙瘩”即筋结。其次,我们年轻的时候如1米8,到老了就只有1米7或1米6、1米5等,“越长越回去”,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筋缩”了。也就是说,原来能拉一米的筋,现在只能拉至半米或更短了。伸缩的范围明显减小,不仅给人“老态龙钟”、“耄耄老矣”的感觉,最主要的问题可以引起一系列的疾病,如脊椎呈明显增生及骨桥形成,导致椎间盘突出症、小关节紊乱症、增生性(肥大性)脊柱炎等。另外,科学证明,凡是过早过快衰老的人,肯定不会长寿,只会提前丧命。相反,年老同年轻的身材基本不变,筋脉不缩、少缩,血脉就通畅,岂能不活的命长?

那么,人为什么会筋缩?人是动物,过久不动则易筋缩。当筋受伤后,会产生反射性的收缩和痉挛;久坐亦会造成筋缩。科技进步使生活舒适多了,多数人使用电梯、汽车,令运动量大大减少,筋缩也因此增加。那些长期坐着工作的白领们,尤其是老板,连一杯水都要职员送到手上,所以筋缩的可能性大增,“久坐是百病之源”,正是这个道理。

筋结是如何形成的?

医学研究发现,人体皮肤毒素一旦囤积,很容易在鼻侧、额头、眼下以及机体之发炎细胞上囤积筋结,主要因素与过度劳累、熬夜、焦虑不安等有关,时间长了便会引起气血不通,从而产生筋结。

那么,筋结与条索是一回事吗?是的,只是形态不同罢了,都是肌纤维里的肌小结大量收缩形成的,在早期肌小结收缩是出于自我保护,即为了避免该块肌肉以及相关的软组织造成更严重的损伤作出的反应,当长时间没有解除这种伤害(比如固定姿势或者错误的运动模式),肌肉挛缩就持续存在,于是该区域的供血问题就受到影响,长时间缺血缺氧就会造成代谢紊乱,养分氧气进不来,废物出不去,慢慢的该区域的内环境就严重恶化酸化,大量的致痛物质刺激末梢神经产生病理性疼痛,于是从早期的保护性痉挛过度到病理性挛缩,如果任期发展,这些挛缩的肌肉筋膜就会纤维化。

筋结形成越久就越难复原么?

是的。长期的劳损以及不正确的姿势,可使肌肉长时间收缩、僵硬,导致肌肉局部出现硬结,即筋结,其原因多数与局部受到外力刺激后,导致局部深筋膜发生损伤,出现炎性渗出,由炎性改变逐渐形成粘连、钙化,最后形成结节现象。而且,筋结形成越久就越难复原。

筋结初期应如何处理?

如果在出现这种现象后想要快速消除,需要病人减少受伤部位的负重活动,注意局部保暖,在筋结部位采取推拿(弹拨)、针刺、电针、艾灸、拔罐、热敷、神灯等处理,或应用小针刀,在筋结部位给予有针对性的撬拨、松解,都可以使筋结部位的肌肉组织,尽快得到消除或者吸收,病变得到缓解。当然,最安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推拿(按摩),而手法主要采用弹拨和按揉等,再加上理筋顺筋法。当我们用拇指按揉这些硬结时,患者可出现明显的疼痛,按揉时可用拇指先顺时针按揉100下,再逆时针按揉100下,力度要从轻到重使患者渐渐难受,然后还要按揉筋结部位肌肉的起点以及止点,使筋结部位肌肉彻底放松后,缓慢拉伸肌肉达最大的舒张状态,经过一周左右的按揉,筋结便会慢慢消失。但要注意改变不良的姿势以及生活习惯,防止筋结再次产生。

筋结对身体有何伤害?

经络满布人体,贯穿全身,是运行气血的通路;一次经络阻塞,气血运行不畅,必形成淤滞,而皮肤肌肉得不到充分营养必缺乏光泽,甚至导致皮肤发生各种病变,如失眠、头痛、鼻病、痤疮(青春痘)、雀斑、瘢痕、面部色素沉着等,在肌肉则易形成肿瘤、痰核(皮下肿起如核的结块)等,在血管则易形成浮络(位于皮下浅表的络脉,若与表浅静脉相合,名曰青筋)、静脉曲张、静脉瘤(指局部血管壁病变致瘤样扩张,局部连续性中断和内膜剥脱引起的一组疾病)等现象。

不同部位的筋结表现如何?形状、大小等, 有何特点,该如何解开?

要想快速有效地放松痉挛的软组织,找准“筋结”是事半功倍的关键。不同的组织损伤,其筋结的形态不一。您可以自己摸一下在肩胛骨的外侧位置,是否有僵硬、条索状的组织存在,这就是您的背部筋结所在。腰背部有筋结,不仅会导致气血运行不畅、行动不利等症状,还会影响脏腑功能。很多内脏疾病,都可以在腰背的俞穴上有所反映,比如有心脏病的人,可能会在后背第五椎的位置—心俞,摸到有筋结存在,点按会有疼痛等症状。再比如韧带损伤,在损伤处可触及豆大的筋结;如肌肉损伤,可在肌肉中触摸到块状或条索状粗细不等的筋结。有关专家在长期临床实践中总结出了在各型颈椎病中找出不同部位、形状各异的筋结要点,如神经根型颈椎病常可在相当于C5—C6水平的椎旁软组织发现,椎动脉型颈椎病常可在C3—C4水平的椎旁软组织发现,交感型颈性心绞痛患者可在左侧胸锁乳突肌中下段触及,而对于脊髓型颈椎病,其发病多由于下颈段的颈椎失衡所造成,在前斜角肌和胸锁乳突肌上常可发现筋结,压之可产生疼痛并向左胸部放射。对痉挛的肌肉进行柔和的手法治疗后,患者的症状常可得到明显缓解。“筋出槽、骨错缝”是颈椎病的重要病理环节,给予定点旋转法治疗,通过校正脊柱的错缝,消除异常集中的应力,纠正力线,从而使“骨合缝、筋归槽”,颈椎的失衡状态得以改善而达到治疗作用。

哪些疾病跟筋的关联最大?

筋瘤,即淤积性皮炎(淤积性湿疹、静脉曲张性湿疹、重力性湿疹、低张力性皮炎等)。淤积性皮炎是一种下肢慢性潮红、鳞屑、瘙痒和肿胀(炎症)的皮肤病,常有深褐色皮肤色素沉着。易发生于静脉曲张和水肿患者。

肝病的恐怖,前列腺的困扰,还有强直性脊柱炎、椎间盘突出症、睡眠障碍、脑血管疾病、帕金森、性功障碍以及小儿多动症等很多疾病,看似毫无关联,其实问题都出在一个地方——“筋”。《黄帝内经》上说:“肝主筋。”筋是什么呢?筋就是人身体上的血管壁、心脏瓣膜、大小肌肉丝的包膜、筋腱,等等。很多病症,说不清原因,但都可以遵循一个原则,那就是从筋论治。

西医学上有一名词叫“结节性筋膜炎”,其主要症状为肿块,常为偶然发现,肿块大约为1.5—3cm,位于皮下深处,与皮肤无粘连而与深部筋膜粘连着,其活动度取决于局部筋膜的活动程度,质硬韧和实性感,无痛或仅有轻度的压痛,境界清楚。很显然,“结节性筋膜炎”的描述完全与经筋学对某一种“筋结”的描述一致,而西医对“结节性筋膜炎”治疗效果不佳,所以对该病的认识停留在对病症的描述清楚,病因不明。而经筋疗法,几乎就是对各种各样“筋结”的治疗,所以,对“筋结”的发生-变化-消除有着丰富的认识和经验。事实上,通过对“筋结”的治疗,可以使“筋结”变软,变小甚至消失,而伴随着这一过程,就是病症缓解直至痊愈的过程。

平时应如何预防筋结?

拉通筋脉,五脏通畅

中医讲的筋脉只是在体内,并不延及五脏,但为什么说拉通筋脉,五脏就通畅了呢?这是因为五脏出了问题,首先在五官上会通过表现出来,所以五脏的功能也能通过五官来判断,五脏的问题也能通过五官抻筋来缓解。十二经筋很多都经过了头面,头面也可以抻筋,从而缓解脏腑的疾病。

五脏拉筋之耳为肾

肾精足则听觉聪灵,肾精虚则两耳失聪。通过耳听力的变化和耳廓的饱满润泽程度,一般可以推断肾气的盛衰情况。

我们在耳朵上抻筋可以起到固肾调心、交通心肾的作用,即提耳尖、分搓耳根。

五脏拉筋之肝于目

肝开窍于目,是说肝的精气通于目,肝脏的经路又上联目系,而目的视力,要靠肝血的濡养。

眼睛抻筋主要有两个动作:点风池、握拳怒目。这两个动作能够帮助眼睛变得明亮,预防一些眼病,还能帮助止晕。

五脏拉筋之舌养

五脏滋肝胆、养心胃心气不足是很多人都有的问题。比如:日常生活中有人经常会出现口误,这也能预示健康问题,这就是心气虚。舌头跟着不听使唤,出现错语,有时候会不经意地咬舌头,这可不是因为馋肉了,而是心气不足,严重的人,思维表达上就会出现问题。而通过口唇部的抻筋动作,可以使我们的嘴皮子更利落,同时对肝胆、心、胃起到滋养的作用,即舌揉口唇。

颈部拉筋,手不抖麻

手麻是中老年人特别常见的一个问题,而且手麻和筋结确实有一定的关系。我们说手麻的原因,常见的有两个,一种是上肢神经卡压,一种就是颈椎病,这个比较常见。

颈椎病的早期的真正的病因应该颈肌的劳损和痉挛,长期得不到缓解,就形成了“筋结”,压迫了血管、神经,进而造成关节失稳。

臂丛牵拉:一个人托患者侧头部,一手握患者侧上肢,将其外展90°,两手同时向反方向推拉,有放射痛或麻木加重者可初步确诊为颈椎病。当确定是由颈椎病引起的手麻之后,可以在颈根部和肩胛骨内上角寻找筋结。除了局部筋结的的调理之外,还可以做下面这个颈部抻筋法,即抱颈仰头。这个动作最好一组持续30秒,每次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当加长时间,当然,如果有严重不适,可能暗示您的颈椎有大问题,不能通过日常训练保健,要就医。

应该如何锻炼,使之恢复?

方法一:卧位拉筋法

(1)将两张安全稳妥、平坦的椅子摆放近墙边或门框处;

(2)坐在靠墙或门框的椅边上,臀部尽量移至椅边;

(3)躺下仰卧,右脚伸直倚在墙柱或门框上,左脚屈膝落地,尽量触及地面,双手举起平放在椅上,做十分钟。期间左脚亦可作踏单车姿势摆动,有利放松髋部的关节;

(4)移动椅子至另一面,再依上述方法,左、右脚转换,再做十分钟。

方法二:立位拉筋法

(1)找到一个门框,双手上举扶两边门框,尽量伸展开双臂;

(2)一脚在前,站弓步,另一脚在后,腿尽量伸直;

(3)身体正好在与门框平行,头直立,双目向前平视;

(4)以此姿势站立三分钟,再换一条腿站弓步,也站立三分钟。

此法可拉肩胛部、肩关节周围、背部及其部分的筋腱、韧带。大家可以用此法自己在家治疗肩颈痛、肩周炎、背痛等症。

 链接

     脊椎缘何“骨错缝”?

钱大伯在搬家时,将腰脊椎骨扭伤了,到中医院推拿科就诊,一位中医大夫用手摸了摸,说他是“骨错缝”,要给予整脊手法治疗。他不明白什么是“骨错缝”,是不是骨头或关节脱位了?中医大夫给他“整脊”妥当吗?

钱大伯的疑虑不无道理。那么,何谓“骨错缝”?“骨错缝”是中医骨伤科或推拿(按摩)科的特有名词或专用术语。它既属于病名,又属于骨及关节在受伤后的病机变化。中医认为,外伤劳损、湿之邪,使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而不能约束骨骼和稳定关节,产生骨错缝。

骨错缝,即骨与骨之间靠臼或缝隙相连,通过软组织(肌腱、韧带、软骨、关节囊、肌肉及滑液囊)的维系而稳定有序,由于外力损伤或体位改变、肌肉强烈收缩、持续劳损等原因而使骨缝发生错乱,从而出现功能异常者称为骨错缝。无明显的结构改变指征(如X线征),如一过性髋关节滑膜炎、胸部岔气、骶髂关节扭挫伤、腰椎后关节滑膜嵌顿、脊椎后关节紊乱等。

“骨缝”这一名称,《医宗金鉴·正骨心法要旨》曰:“或因跌仆闪失,以致骨缝开错,气血郁滞,为肿为痛,宜用按摩法,按其经络,以通郁闭之气;摩其壅聚,以散瘀结之肿,其患可愈。”这里明确指出“骨错缝”是外伤所引起的。应采用按摩等手法治疗,以通气散瘀,使骨节得到合缝而痊愈。

《伤科补要》第十五则背脊骨伤中述: “若骨缝叠出,俯仰不能,疼痛难忍,腰筋僵。”采用攀索叠砖方法治疗。背部的肋脊关节和腰椎的小关节确是“骨错缝”的好发部位。“若手掌着地,只能伤腕;若手指着地,其指翻贴于臂者,腕缝必开。”临床表现为关节活动限制,当手法治疗后能立即得到改善。又如二十三则中关于足背受伤,载有“轻者仅伤筋肉易治,重则骨缝参差难治,先以手轻轻搓摩,令其骨合筋舒。”这种骨缝参差也属于“骨错缝”的范畴,只是错缝严重而参差不齐,在X线摄片中可以显示。

随着历史的发展进步,经过历代医家们长期的临床观察和总结,逐渐丰富和完善了“骨错缝”这一学说,成为中医骨伤科或推拿(按摩)学的特有组成部分。唐代《仙授理伤续断秘方》中记有:“凡左右损处,只相度骨缝,仔细捻捺,忖度便见大概。”这里不仅有骨缝这一名词,而且还提示了损伤后注意对骨缝的检查,也即是对关节处的脱位、半脱位和错缝的区别检查。
   上世纪70年代中期,在传统医学“骨错缝”的临床研究基础上,我国专家首次提出了损伤性脊柱疾病发病和诊治机理的单(多)个椎体位移理论及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学说,并创用脊柱(定点)施转复位法。

有关专家指出,目前骨伤科的分类是错位在1毫米以内为错缝,在1—3毫米之间的为半脱位,错位超过3毫米称脱位。而整脊手法在脊柱病的治疗上绝大多数指的是错缝。

中医大夫用手“摸”出了脊柱“骨错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小关节紊乱”,给予“整脊手法”治疗是必要的。如果能事先拍个腰椎正侧位X线片将更好。

这里要说明的是,脊柱解剖位置变异或小关节紊乱并非完全是一种病理现象,因为大多数椎体小关节紊乱是脊柱正常生理活动和退变引起的变化的一种“亚生理”现象,只要脊柱在正常的或仍在“亚生理”区代偿的位置时,就不会引起临床症状。所以对处于代偿状态下的关节紊乱不能认为是病理表现。如果我们盲目地将所有小关节紊乱当成病理现象来校正,很可能进一步破坏脊柱的力学平衡系统及代偿反应,导致疾病的发生及加重。而只有找到了椎体周围的阳性(疼痛、压痛)反应点给予正确的整脊手法治疗才有意义。手法若能做到“点、椎、症”三者相应,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此,整脊手法治疗必须以调整脊柱的内外平衡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有诸内必行于诸外”,找到了压痛点就等于找到了该调整的椎体及所对应的脏器部位,如此才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最后要交代的是,精湛的校正手法,患者的症状往往如戏剧般地消失。愚蠢的校正手法,将使患者的病状如雪上加霜。但要注意卧硬板床休息,尤其是复位后最初2~3天内更显重要,同时注意腰部保温,不要受凉,不要擅自做腰部旋转活动。另外,在施术前,一定要排除腰椎结核、肿瘤、脓肿、骨折等疾患,女性月经期及孕期也应禁忌。较严重的心、肝、肾及糖尿病、高血压病、骨质疏松症等,要慎用或禁用。

文/王金山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王金山,男,65岁,安徽省中医院退休医生。年轻时喜欢写点文章,也发表了不少,但大都昙花一现。我的座右铭是:默默耕耘,不问收获;淡泊名利,宁静致远。

王金山丨您会吃吗?

王金山丨床与健康息息相关

王金山丨阻遏糖尿病的“秦晋之好”

王金山丨健康就在你的脚下

王金山丨腰酸背痛,“花样”懒腰来对付

王金山丨如今流行“交替保健法”

王金山丨保健食品何时走出“沼泽地”

王金山丨未来几年流行什么运动?

王金山丨肥胖,呼吸的痛

王金山丨一言难尽“隐私权”

王金山丨全身部位自我保健按摩

王金山丨走近循证医学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整脊介绍及治疗八法
腰椎病、腰间盘突出解剖图--骨诊病源歌诀
颈椎相关疾病手法诊疗及研究中的若干问题探讨
“骨错缝、筋出槽”怎么办?中医来支招~
这,才是真正的“正骨不传之秘诀”!
何为正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