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江仁彬丨教师职称之个中“三味”

教师职称之个中“三味”

作者:江仁彬

中小学教师职称对有些人来说是“爱你在心口难开”,对更多的人来说,则是“恨你在心难释怀”。日前,《教师法》修订征求意见稿发布,喊打声一片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虽然没有被取消,但可喜的是,它已被编入修订之列。

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初衷不可谓不好,只是在执行过程中,歪嘴和尚念错经。由于将教师职称与工资全面挂钩,并且工资级差呈几何级状态,导致教师职称评审变了形、走了味,背离了激励教师发展的初心,沦为激发功利主义的工具,致使中小学教育快速形成一个不稳定、不和谐的发展框架,甚或会迎来万劫不复的“躺平盛世”。

踮着脚,板着腰,梗着脖子瞪着眼。盼望着,盼望着,脚酸了,腰酸了,脖子酸了,眼睛酸了,职称评审的时间终于来了。你家几个高级名额,他家几个高级计划,一时间成为教师们热议的话题。没有名额的单位,众人一声长叹,继续踮着脚,板着腰,梗着脖子瞪着眼,焦急地等待来年。有了名额的单位,僧多粥少是毋庸置疑的。能量大的,不用挤争,一切按部就班地走一下程序就行。普通流量的,为了这有限的名额,各种套路,各种神通,各种挤兑,能用的不能用的各种手段全部用上。在这里,能力与实绩绝对不是主要的考量指标,背景与手法才是亘古不变的取胜法宝。积分考核,你过硬,可以加一个民意测评;民意测评,你过硬,可以加条综合考评。总之,不对路子,肯定有淘汰你的办法。有人称,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就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此言不虚!

有幸重重突围出来,争得一个参评资格的,赶急赶忙地准备各类材料包装,有用的,没用的,务实的,务虚的,欣欣然,都向你伸出了手,搞得你得头晕眼花、腰酸背痛。考核一路过关后,还得四面出击,疏通评审环节。

评审尘埃落定后,还得继续踮脚仰脖,静静地酸酸地等待着聘任证书的签署发放。惨遭淘汰的,还得揉着自己肿胀酸痛的地方,继续遐想着自己将来为职称冲锋陷阵的路什么时候是个头。想着想着,不由一声叹息,鼻头阵阵发酸,眼睛阵阵发涩......

酸,应该是普罗大众都曾经历过或者正在经历的。

甜,永远只属于那些既得利益者。

既得利益者中,首当其冲的当然是那些高级职称的获得者。当他们拥有这一头衔之后,薪水待遇自然不可阻挡地水涨船高。拥有高级职称,对大多数教师来说,是他们的最大追求,也是最高的追求。职称到手,也就意味着他们是船到码头车到站了,这时候再与他们谈什么理想信念,再谈什么奉献追求,都统统可以去见马克思去了。于是,一朝高级职称在手,就提前进入养老状态,抛弃一线岗位,上最少的课,干最轻的活,“高级教师不上课”“处级领导看大门”成为不少学校的一道独特风景。既得利益者中,甜蜜感最深的当属那些获得高级职称的女同胞们,因为她们除了拥有准处级一般的待遇外,还获得可延长五年退休的最优待遇。

如果认为甜,只属于那些高级职称的获得者,那就大错特错了。要知道,现如今,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已经成为一个巨大的产业链。链条上有刊发各类论文的教育期刊杂志,有有权组织各类基本功竞赛、论文评比的科室部门,有能够确定课题审批立项、教学竞赛奖项认定的教科研机构,还有各级职称评定机构、基层学校的形式各异的操盘手,等等等等,不一而足。据透露,现如今,要在教育核心期刊刊发一篇论文,版面费至少在4到5万元之间,而且还必须提前半年排挡。若是加急,费用再谈。至于论文获奖、课题申报、竞赛奖项等,也不乏明码标价的主儿。这可能也是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尽管喊打声一片,仍风雨不动安如山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吧!

苦的永远是底层的绝大部分教师。

甘蔗没有两头甜。塔尖永远属于极少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对绝大多数普通教师来说,高级职称申报就好像被人在鼻尖上抹了糖,让你能看见,能感觉到还有希望。让你为万分之一的希望,而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让你不顾身体条件,不顾家庭困难,不顾礼义廉耻,不顾一切的一切,义无反顾、无怨无悔、不择手段地去争、去抢。悲催的是,苦拼苦楸了大半辈子,单位如果总是高级岗位满员,你就总要在原地踏步走,总是停留在苦守苦等频道,至于是“等得花儿也谢了”,还是等到“石头开花马长角”了,那是谁也说不准的。有人说,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定,拼的不只是耐力,甚至可能是寿元。毕竟,“职称未评身先死”的例子也还是大有人在的。你说,该有多苦?

比这个更悲催的,是好容易等来一个或者几个名额,满以为自己两个指头撮泥螺——十拿九稳的,偏偏被一匹或几匹“黑马”杀出取代,偏偏这一匹或几匹“黑马”还是“驽马”,无论脚力、色泽、资历都远在你之下,不由得使人感叹“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看着一匹匹“驽马”不断实现弯道超越,不经意间跑到你的前面,不但享受着丰厚的待遇,干着轻松的活计,还在你面前摇头摆尾地嘚瑟。你说,心里该有多苦?

跟着受苦的是自然是那些莘莘学子们。职称评审申报前,教师一切围绕职称转,没有心情投入教育教学当中。对职称评定有利的,比如上公开表演课呀,定学术研究课题呀,写发教育教学论文呀等等这些务虚作假的事,教师们纷纷争着抢着。对职称评定无益的,像什么疫情防控呀,社区调查呀,常规管理呀,加班加点呀等等劳神费力的事务,教师们相互谦让,互相推脱。为了职称,上演过全武行也不是绝无仅有的事。职称到手后,不少“千年的媳妇熬成婆”的教师失去了动力,立即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一任下一批为支撑而奋斗的后来者们继续挖空心机,你争我斗。你说,在这样的循环往复中,学生该有多苦?

还有,那些晋职的“驽马”拥有的绝不只有甘甜,他们中也不乏有承受撕破脸皮之痛、折断脊梁之痛、划破血管之痛的人,甚至为了晋职光荣献身的也未可知。你说,这些“驽马”是不是也很苦?

突然,想起我国的一个分支——台湾省。在那里,教师薪资只与其本人的教龄和学历紧密相关,与什么发表论文、上公开课等务虚的东东无一毛钱关系,简简单单,清清爽爽,岂不快哉?如果政策制定者们对职称仍情有独钟,那么不妨也像高考或者医师职称评审一样,划个时段,定个框框,全国一统,一卷定终身。岂不快哉?

文/江仁彬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江仁彬,男,60后,供职于江苏省射阳县某机关,盐城市作家协会会员。特实诚,善交友,不识人。擅长时评、杂谈创作,多篇作品在《农民日报》《工人日报》《法制日报》《中国检察报》《人民法院报》》《群众》《新华日报》《杂文月刊》等报刊杂志露脸,偶有作品获转载。 

江仁彬丨天上有朵雨做的云(微小说)

江仁彬丨蛙跳(寓言·外一篇)

江仁彬丨真相(寓言)

江仁彬丨匹诺曹的鼻子与皇帝的裸体(杂谈)

江仁彬丨判完辅警事未了

江仁彬丨超乎人们想象的乡村学校——射阳县海河小学校园文化建设纪实

江仁彬丨比外行领导内行更可怕的
江仁彬丨卓荦全凭弱冠争——射阳县明达双语小学办学纪实
江仁彬丨菊香书海伴成长——射阳县洋马小学特色办学掠影
江仁彬丨一个留守儿童的影像日记
江仁彬丨杂谈《对呦呦鹿鸣的严正宣判》
江仁彬丨人人上好学  个个能出彩——射阳县农村义务教育保障水平提升工作掠影
江仁彬丨五子登科
江仁彬丨微小说《难排的座次》
江仁彬丨毛书记的死说明什么?(杂谈)
江仁彬丨宁可枝头抱香死(杂谈)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师职称评聘之殇(教师吧)
九问教师职称评定
[转载]如何改善农村中小学教师评职称难
从中小学教师可以评“教授”说起
关注 | 让老师深感“累觉不爱”的职称评定,还有存在的必要吗?
中小学教师评定职称要经历多少苦?讲述我对评职称的亲历感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