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井永明丨求雨山游记

求雨山游记
作者:井永明

求雨山在古代是人們設壇求雨的地方,有風水寶地之譽。承老山餘脉無險峻高拔之勢,通江俯瞰市肆衢路而無喧囂之扰。满山松篁交翠,陰晴雨雪皆有四時風光,旖旎悠然有僊逸之氣韻矣。

求雨山是一座英烈之山,山巒峰頂巍峨耸立著革命烈士纪念碑。碑高入雲,氣勢恢宏而昭示著為解放浦口献身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求雨山又是文化之山,金陵"四老紀念舘建於其文化園内有"北蘭亭"之稱。

雨後初夏之晨,我來到聞名遐邇的求雨山。穿過蘭亭橋順石阶拾級而上,满山竹樹葱蘢繁茂。清新的空氣爽雜著竹葉的清香撲面而來,微風拂過樹枝發出沙沙"的聲響。行之半山處,豁然看見由趙樸初先生題寫的"林散之紀念舘"的門樓顯現於眼前。

入門下行,有一亭名束筠。結竹為束,取其風雅高節之意。内置由詩人作家俞律撰文,書法家庄希祖手書《林散之紀念舘碑記》之碑耸立於内。亭後有一池塘,可見碣石镌刻"墨池"二字。池中绿荷亭亭摇拽簇擁著愛雨軒,四周绿蔭環繞有龍吟鳳翔之勢;清幽雅静於雨天聽雨賞荷,思古憶賢可不雅哉。

該舘取江南園林之風格,多座明清建筑依山取勢而建。参差錯落、曲折回環且廣植嘉木竹樹,亭臺廊軒點綴其間,既幽静雅致又氣韻古樸。尤其回廊里的碑刻,镌刻正草隸篆,均是林老遺墨真跡;筆筆透著蒼勁老辣、處處顯出高古渾厚。觀者每臨至此,常常駐足流連忘返。

穿過圓形山門,出入寶硯齋到散木山房。該館立於主轴綫之最高處,两層明清式建筑雄渾俊朗,,門楣高悬萧嫻題寫匾額。其内藏林老生前精心挑選之書畫精品大作,亦是我觀賞其書畫作品最集中一次。真所謂其藝術作品,件件珠玑為寶矣。

出散木山房,右有白馬亭。該亭依墻而立,坐西朝東。庭院宽濶、花木扶蘇。亭内置白馬寺碑一块,内有美人靠、游客可立可坐。該碑距今有535年,保存完好十分難得是該舘文物中的文物。林老生前對此碑書法藝術倍加贊賞,認為是我國書法藝術寶庫中一件珍品。此碑以狂草筆法。一氣呵成,氣勢磅礴,遒勁挺拔。如三、五至友圍而觀賞席論可為雅哉樂事也。

時近晌午,乘著遊興分别参觀另三老紀念舘。他們與林散之紀念舘比鄰,相依互映成景。又都幽静雅潔、肃目庄嚴。建筑風格各具特色:有民國風格(胡小石)、有仿漢唐風貌(萧嫻)、有呈風車形式样(高二适)。求雨山四老紀念舘是書畫藝術舘,同時其建筑風格亦是建筑藝術的展示。給求雨山風景文化園增光添彩。四老生前各懷國學精粹,曠達高逸,品臻至極,氣韻高古。得八方俊傑頂禮膜拜,令五湖學人前往祀尊。集一時文風之境,四老道歸求雨山共卧風煙秀嵐、静雅如文之地乃實至名歸耳!遊而感賦以寄遊興:

()

山光含翠露,竹樹吐煙雲。

四老歸求雨,詩書天下聞。

()

峰巒隽秀埋忠骨,大德馨風昭後人。

四老詩書垂半壁,傳留遺韻引來臻。

/井永明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井永明,南京市人。江苏省诗词协会会员,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会员。生活之余喜悠闲自娱,吟诗填词。作品先后发表于扬子晚报、金陵晚报,速读杂志、江海诗词、沐阳诗苑,金陵作家、忆金陵、烟火门西之书集报刊杂志等。2000年参加《黄兴杯》、《孙过庭杯》全国书画诗词大赛获自撰联书法三等奖等一系列大赛。南京市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一届、第二届现代刻字展,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举办的第七届现代刻字展。诗词作品被《诗人风采》栏目特别推送。出版《馨墨轩诗抄》,著有《馨墨轩词選》等诗集著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志强书论十首
“重庆杯”第四届《中国最美游记》入围作品:山城重庆II陆炳文​(浙江省)
郑鸿涛诗词集选(20):迎春诗词十首
井永明作品选(原创)——诗词之声《诗人风采》栏目特别推送
林岫
马井武|书画界品牌人物献礼2020全国两会特别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