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华德辉丨《秋思》原来可以这样写
《秋思》原来可以这样写
作者:华德辉
小时从读《枫桥夜泊》开始了解唐朝诗人张继,而了解到张籍却是在领导推荐的一篇文章才开始,刚开始还以为是同一人。按他们出生年月算来,张籍比张继要晚,可以说是个隔辈人。张籍(约766年一约830年) 字文昌, 唐代诗人, 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汉族,先世移居和州, 遂为和州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 世称“张水部”“张司业”。张籍为韩愈大弟子, 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 并称“张王乐府” 代表作有《秋思》《节妇吟》《野老歌》等。而后李绅、元稹、白居易交游甚密,为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和参与者。
何谓乐府诗?
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简而言之就是配之乐曲的诗,不仅是诗还可以用之歌唱。这些诗原本在民间流传, 经由乐府保存下来, 汉人叫做“歌诗”,魏晋时始称“乐府”或“汉乐府” 后世文人仿此形式所作的诗, 亦称“乐府诗”。
张籍作为新乐府运动的积极支持者, 他写的《秋思》是我最为喜欢的一首。曾读过元曲作家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  秋思》,读后那种秋景跃然于眼前,读后在诗的画面里感受到大自然的秋意与悲凉。凡有旅居在外经历或正在他乡的游子通过读这首小令可以深临其境,情由境来。作者以九种景致看似简单罗列,但在读者的思绪与头脑中经过简单的拼图组合,却可以架构出一幅寄情于风景的乡愁画卷,更加烘托出游子思乡之情。然而张籍笔下的《秋思》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虽是秋天的乡愁,从文中却看不到秋景。看到的也只是作者强加于读者的“见”秋风,这就是作者的高明之处。“风”只是个自然现象,在物理学来说只是空气的热胀冷缩而形成的气压对流,只不过大气是从高压挤向低压的过程。作者用了通感的手法引导读者去感受去想象秋景的萧瑟。“秋风”本来是看不到的,作者却变通写法,用“见”秋风来感知,其实只是通过看见秋天的景致,如:树上黄叶被吹得哗哗摇曳,树下凋落的叶子、斑斓的黄叶、洛阳城里城墙上枯萎的野草,或许看见飞过洛阳城的孤雁。通过所见告诉人们或许是经过了多个季节又到了秋天,思乡的愁绪越来越浓烈。一是说明时间过的飞快,一眨眼又到了秋天。二是从秋景烘托出作者久别家乡而产生的思念之情。作者紧扣细腻的思乡情感,从心理活动入手————“欲作家书意万重,想写封家书把自己的对家乡的近况,家中亲人的想念之情表达出来,但思绪千千万,想念万万千,都因离乡太久,对亲人的想念堆积在心头太多太多了,难于在一封家书上表达出来。在短短的家书中好不容易写好后,但在心里头总是担心这么简短的家书里还有许许多多没有写
到的地方。一是写家书的时间对于离别家乡的日子真是太短了,有说不尽道不完的心里话。二是担心简短家书中没有把心中千千万的思念中最最重要的写进去,真有那情长纸短的感觉。作者抓住人的细腻的思乡心理状态描写,突显思念之情是那么深切,然见面之后心理得到了抚慰就定会显得那么从容淡定,长久的思念显得每事每物都那么重要,所以“复恐匆匆说不尽”也是必然。尾句中用“临发”“又开封”这个动作来展示说明作者前面的思绪太多,思念太浓,看看还有什么遗漏以求心安,在现实生活中为了确保要做的事的完美,人们往往会通过一而再,再而三的方法检查确认。这进一步体现了作者通过写好所表达的思念的家书都在书信里,让亲人见到家书来了解自己的心绪的释怀之情。
本篇《秋思》没有采用以景寄情的写作手法,只是通心理状态和不经意的动作衬托出秋思,可见作者情感细腻,也可谓是为写秋思另辟蹊径。
文/华德辉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华德辉,江西省万年县人。坚持用自己的手写自己的心,与真诚善良同行,珍惜暖于心间的爱,铭记不忘的恩。

华德辉丨寸草春晖

华德辉丨最美四月天

华德辉丨春风吹漾了一池春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籍《秋思》赏析
解析张籍是哪个朝代的 张籍吃灰的故事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张籍《秋思》
秋思 - 张籍诗词 赏析之一
《 秋思 》 【 唐 】 张籍
品读与想象相结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