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鞠远斌丨大圩拾忆
大圩拾忆
作者:鞠远斌

大圩镇,位于贵港市区东北面约二十公里处。在当年的“贵县”时,大圩就已经是一个镇子了。

我的外婆、舅舅、阿姨和老表们都住在大圩,他们在镇上生活了一辈子。

在上个世纪,我多次去过大圩,包括童年、少年、青年时期。

我一般是在秋冬季节到了大圩,那时,镇子上总有一股好闻的、甘甜的气味。

原来,这是镇上丰收的蔗园发出的味道。还有煮饭烧火用的甘蔗叶,也散发着一股香气。

于是,在外婆煮饭时,我就一边帮着烧火,一边感受着美好的味道。

外婆煮饭很好吃,她做的荤菜“生煎猪肝”特别美味,我吃了至今难忘。

我想,生煎猪肝好吃,或许是因为外婆烹调手艺好,或许是因为甘蔗叶烧火旺。

外婆还会做米糕,把大米浸泡后磨成粉浆,放入芋头,装在三十公分的大圆盘里,再上锅蒸熟。

蒸熟的米糕,切好块,撒些葱花、炒花生碎末在上面 ,看着漂亮,闻着很香,让人垂涎欲滴。

大圩镇有很多条街,可我只记住了朝阳街,因为外婆和几个舅舅都住在那里。

朝阳街当年有三百米长,五米多宽,是青石板铺就。我走着,感觉那么干净,那么光滑。

       记得我三岁多时,有一次走在青石板路上,还不停地哭泣着。小舅看见,说我“肚饥了”。
      小舅算是一个知识分子了,他曾经在大圩学校当老师,后来不知何因,就不干了。
       文革时,小舅和我父亲因为“观点”不同,便写信争辩、指责。于是,父亲生气地骂他“臭老九”。
       那些年,小舅的生活不如其他舅舅好,我父亲就说他“没出息”。
       多年后,我看见小舅也建起了临街新楼房,他的几个孩子也生活得蛮好。
       大舅当年很积极,是个党员,也是生产队队长,算是一个农村干部了。
       我父亲常夸大舅是老实人,会过日子。在我印象中,几个舅舅中,父亲只看好大舅一个人。
       大舅生育了好几个子女,可是我却一直分不清、记不住这些老表以及他们名字,惭愧了。
       阿勤是大舅的长子,勤劳肯干,就象他的名字一样。可是,由于劳累过渡,四十来岁就病逝了。
       阿梅是大舅的长女,同样吃苦耐劳,经过多年打拼,如今成为富婆了。
       阿理是二舅的长子,聪明能干,现在贵港、北海等地开店,当了老板。
       二舅也是个勤劳的人,改革开放年代,他带着家人学着做手套生意,吃苦耐劳,走上富裕道路。
        近几年,我去大圩,到二舅家玩。我欣喜地看到,二舅已经进入小康社会了。
        据说,大圩的头菜好有名气。事实上,我很小就有印象,大圩的头菜棕褐色一大块,还带有白色的盐分。
       有时,我会拿小刀割下一块头菜,用水冲洗干净了,当作零食来吃,感觉很脆、很开胃。       
      可是,大圩人现在好象不做头菜了,至少是阿姨和舅舅不做了。不知是不喜欢吃咸菜了,还是不喜欢辛苦劳作了?
      那些年,我在大圩时,看见朝阳街那里,几乎家家门口旁边放着大瓦缸,这是用来做头菜的。


       我曾经跟着小姨去晾头菜、收头菜,看着小姨把头菜放到大缸里腌制。
       她往缸里放一层头菜,就洒一层生盐。然后继续放菜、继续放盐,直至满缸。
       其中有道工序,人要几次站进缸里,用赤脚踩半天,直至把头菜踩“熟”。
       经过腌制、晾晒后,做成的头菜香喷喷。听人说,小孩生病没胃口了,就把大圩头菜切碎蒸熟给小孩送饭吃,就开胃了。
      当年,外婆到距离大圩几百公里的我家玩时,总会不辞辛劳地带来一口袋大圩头菜,让我们高兴。
       那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大圩的交通不方便,每天只有两趟开往大圩、桂平方向的班车,影响人们出行。
       而且联系也不方便,没有电话,只有信件,交流很慢,容易耽误事情。
       那时,我去大圩玩,来回偶尔坐上一次班车,经常是坐单车,自己骑车或者别人搭着我。
       我1972年去大圩,误了火车,第二天早上才到了贵县。正在汽车站候车时,小姨到了。
       原来,小姨头天没有接到我,她不放心,想着我可能误车了。于是第二天又来接,果然接到我了。
        我好高兴,坐上小姨的单车。路上,我心疼小姨,就叫她坐后座,我搭她回大圩了。
       1975年,我没有和人打招呼,其实也是来不及打招呼,就去大圩了,想着不用人接,想着给外婆一个惊喜。
       可是,下午到了贵县后,发现没有班车了。我想,走路去大圩吧,也就两三个钟头。
       那次,我五点多从贵县走路去大圩,大约八点钟到达大圩,一路平安。
       途中,夜色黑漆漆的,伸手不见五指。没有路灯,没有车行,只有我急促的脚步声。
       我想也好,自己走在路中央,什么也不怕,一股劲地向前、向前。
       夜晚到大圩时,先看见小姨,当时吓她一跳呢,说怎么会是我?有点不相信。
       然后,我见到外婆了。她先惊后喜,连连问我“困某”,说我怎么不“讲一声”。
       我觉得,能顺利到达大圩就好满足、好高兴了,一点困乏的感觉都没有。

文/鞠远斌
编辑/王孝付
作者近照
作者简介:鞠远斌,66岁,广西柳州国企退休人员,爱好文艺,在媒体发表过作品。
鞠远斌丨印象小资
鞠远斌丨失智女人
鞠远斌丨捉 蚂 蚱
鞠远斌丨勤劳乃做人之本
鞠远斌丨误吃人肉
鞠远斌丨同学
鞠远斌丨养老万象
鞠远斌丨屯秋随记
鞠远斌丨阴影
鞠远斌丨还读书吗
鞠远斌丨感谢论坛
鞠远斌丨扫盲
鞠远斌丨我养的“小妞”会唱歌
鞠远斌丨缺失(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又上文笔峰
鞠远斌丨数字八卦
鞠远斌丨卖《圣经》的姑娘
鞠远斌丨夫·妻·子
鞠远斌丨“电厂”散记
鞠远斌丨友情
鞠远斌丨鸽子之爱
鞠远斌丨女人,男人
鞠远斌丨笑靥如花
鞠远斌丨少林与肖夏( 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黑牡丹
鞠远斌丨龙家巷许三多
鞠远斌丨街言巷语简评
鞠远斌丨玩遍柳钢
鞠远斌丨伪劣产品(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聚集之患
鞠远斌丨逛街一二三
鞠远斌丨广场遐思
鞠远斌丨隐私遭遇高楼
鞠远斌丨五星街轶事
鞠远斌丨勇
鞠远斌丨冬日登高
鞠远斌丨从“武装带”到“包二奶 ”
鞠远斌丨“三八线”趣事
鞠远斌丨寻访凤凰岭
鞠远斌丨那年申购“桂柳工”
鞠远斌丨话说“串门"
鞠远斌丨柳州话的“正宗”与“流宗”
鞠远斌丨印象“柳空”
鞠远斌丨“工宣”的故事
鞠远斌丨辛辣的方言歇后语
鞠远斌丨一件往事
鞠远斌丨戏(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卫红
鞠远斌丨何老板(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龙家巷情思
鞠远斌丨浅谈几个柳州方言“人称”
鞠远斌丨归(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网(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社区老王(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名气(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专车司机二三事
鞠远斌丨权力
鞠远斌丨文化广场夜游
鞠远斌丨丹洲女孩(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雀儿山下尼姑楼
鞠远斌丨校园旁的小河
鞠远斌丨容易讲错的柳州话
鞠远斌丨柳州童谣与游戏
鞠远斌丨厂庆
鞠远斌丨老起仔(用柳州话讲的故事)
鞠远斌丨此时慎打外来物
鞠远斌丨此时慎打外来物
鞠远斌丨凤凰恋 (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别(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碟机重生
鞠远斌丨当年制作玩具
鞠远斌丨吉祥草(组诗)
鞠远斌丨金钱善恶
鞠远斌丨走马观花北岸村
鞠远斌丨阿凌在1968——谨以此文纪念那个年代(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旋涡(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尴尬微群
鞠远斌丨小说·夜战续——狩猎
鞠远斌丨小说·夜战
鞠远斌丨京城奇遇
鞠远斌丨他乡饥饿
鞠远斌丨北雀路旧时光
鞠远斌丨石龙渡琐忆
鞠远斌丨窑埠杂记
鞠远斌丨那年元旦
鞠远斌丨拔牙
鞠远斌丨买肉
鞠远斌丨同志(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东门散记
鞠远斌丨罗池街上玩公馆
鞠远斌丨游张公岭
鞠远斌丨民殇(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西食中吃
鞠远斌丨结(纯属虚构)
鞠远斌丨犹记葱粑粑
鞠远斌丨电话号码的故事
鞠远斌丨刚强
鞠远斌丨南山梦
鞠远斌丨铁锅饭
鞠远斌丨难忘的“情人节行情 ”鞠远斌
鞠远斌丨与“央广”斗智
鞠远斌丨玩衣车

《金秋文学》™ 授权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也曾是少年
一位中年妈妈自述:当父母不在,兄弟姐妹都成了陌生人
催眠中见到逝别十三年的外婆
亲密的黄鹤楼
唐氏舅舅被亲兄弟活活给…… | 有故事的人
【外家】/郭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