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十五届“三木秉凤杯”4019【耿立新】作品:烈日下的考验



19
烈日下的考验

作者|耿立新  图片|网络   


    那年高考预选失利,所有的书、参考资料都和我一起搬回了那个山村。十多年读书生涯陡然结束,却没有个辉煌前程,一下子迷失了方向一样,也不知道未来在哪里,整天在家大门不出二门不进,啥事也提不起精神来,吃了睡,睡了吃。家里人担心,就劝我出去干点活,散散心,正好我的小舅跟着一个搞建筑的老板在辛店一个村里包了个建砖窑的活,我就跟着来了。

    时间正是这个时候,田野里翻着金色的麦浪,阳光明晃晃的。

    下了车,往住的地方走的路上,大地在蒸腾着,分明能感受到水泥地的炙热。宿舍在村子的东南,是一户人家闲置的院落,院子里有一棵梧桐树,树叶浓密婆娑,还算有点荫凉。荫凉下有些砖一摞一摞不远不近地摆着,像是些座位。北面三间是正屋,两头都有两间耳屋。我跟着小舅走进三间北屋里,水泥地,中间有张条桌,四面散乱地摆着几把椅子和凳子。西边一间三面靠墙的地上都是地铺,所谓地铺就是外面一排砖,里面地上铺了一层薄的杂草,然后是农村大炕上铺着的那种竹子编的蔑席。我知道这就是晚上过夜的地方了,这样的地铺,我在上高一时也曾经睡过。

    次日,正睡得香,就被咋呼起来,我一看天刚有点放亮。院子里,男的都穿个大半裤,光着脊梁,去东边耳屋墙根下的水管子上接了水,在院子里随便找个地方开始洗刷。几个女生则接了水到西边的耳屋里去了。院子里梧桐树下一只铁皮水桶,一块不锈钢板摆在那些砖垒的座位上,水桶里盛着豆汁,钢板上摆着油条,旁边一个盆里盛着咸菜丝豆汁、油条的香味弥漫在院子里。洗刷完了,他们用自己带的餐具拢到树下开始打饭。打饭的那个姑娘圆脸、浓眉大眼,是老板的女儿。那些个小伙子过去打饭就开着玩笑。初来乍到,还有点不好意思过去挤。挪到树下,打了饭端回北屋勉强吃了,因为过去在学校、在家里还没有这么早吃过饭。

    吃了饭,换了衣服,跟着三三两两的人们就去工地了。这种砖窑我们村当时就有。二三十米长、十米左右宽的椭圆形,三四米高,一圈周围五六米远一个门洞,将来制好砖胚推进去,码起来,把门洞封住,从上面留下的炉口填上煤,然后点火烧。据说,这烧砖是个技术活,得有经验,掌握不好火候会烧出二红砖,或者烧过了砖会粘在一起等等。我去的时候,窑已建了快两米高了。

    第一天,我帮他们运砖,就是把场地远处一垛一垛的砖装到小铁车上,推到窑前倒下,再扔到上面,便于匠人垒墙。当小工,这个活还相对轻快。要是和泥就有点累了,一大堆土加上水,用镢来回地沟、揉,用大桶锨把四面的土捲上去,拌匀了。一锨土还行,一锨泥好像沉了好几倍。我那时整个人还不到一百斤,和泥显然是干不了。可这装车、扔砖,也是第一次。去的时候,还从家里拿了几幅手套,当时父亲当工人,偶尔还能把省下的手套拿回家里。可一天下来,手套的手指头部位都磨破了,手指头都磨去了一层皮,两条胳膊千斤重,晚上打饭时都快抬不起来了。

    第二天,太阳像火球一样,烤着这村外的工地。工地就在一片麦田之间,周围没有住户,没有树木,没有荫凉,连麦黄季节的干热风也没有。就是啥也不干,站一会衣服也呱嗒呱嗒湿透了。昨天才干了一天人就晒黑了,上午木用半天胳膊都晒爆了皮,丝丝拉拉地疼。干建筑的都知道,一般都是一早一晚两头多干点,中午大歇歇。中午的饭是食堂的人做了送到工地的,当时工地周围散布着许多直径人数高的水泥管子,打了饭钻到那水泥管子里,可以躲避了那能烤死人的大火球,孬好赶紧吃一口,不管脏净躺下就睡。那个年龄觉多,这两头不见明的节奏,真是受不了。

   第三天,依然还是早早地起床、洗刷、吃饭、上工地。尽管手指都磨破了,睡一宿觉后肿胀地疼,但手套是不能用了,家里开手套厂也供不上用的啊。我尽量试着用工具,装砖时用个大卡子,一次能卡住四块砖,两手提着放到车子上。往窑上扔则用锨,开头一次一块,慢慢地一次两块。和他们那些小工一样,光着脊梁,披上个长袖上衣,省得晒爆了皮。晒这一天,晚上回去洗洗,后背上那个疼啊!

    从好奇、要强,到疲惫、麻痹中硬撑着适应了那种节奏,于是周而复始地早起、上工地、回宿舍,开始两点一线的生活。吃饭,清晨照例是油条、豆汁加咸菜,中午晚上都是馒头、大锅菜,工地上的大锅菜基本上就是炖菠菜、茄子、橄榄、土豆,说白了没有多少油水,和煮差不多,偶尔吃一次炒菜椒、炒圆葱、炒蒜薹就算改善伙食了。干建筑的人也都明白,出来主要是挣钱,所以在吃上能省就省。最难受的是大运动量后感觉觉不够睡。晚上回去吃饭,经常是还吃着饭,眼皮就抬不起来了,甚至有几次一打瞌睡连手里的饭菜都洒了。

    那种草台班子的建筑队,是不正规的,自然也没有什么娱乐。就是偶尔下雨时打扑克,印象中下雨我却是昏天黑地地睡了一天,那种敲锣打鼓都不吵醒的。还有个印象挺深的就是,当时电视上正放《射雕英雄传》,那时电视还是稀缺产品,武侠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也正火热。我们晚上下工地时路过一个大企业,人家企业在一个大房间里放,我们就趴在窗户外面看,里面的大吊扇呼呼地转着,我们都得竖着耳朵好好听。那就是建筑工人最好的娱乐生活了,所以挤了吃饭的时间,也才有吃饭打瞌睡的事发生。

    后来,工地上比我略大一点的三四个伙计和老板闹了好几天,要出工钱走了。据说是东边不远的齐鲁石化去他们老家招工,初中文化就行,家里人来信催他们回去另谋高就了。他们走了不久,砖窑顶部开始发碹,用的是大小头的耐火砖,一块六七十斤,我也不得不顶上去干,下面一堆土、一个坡,土堆和窑顶之间斜着架上块半米宽的木板,一次推两块,上面有人用绳子拉一把,我就从这独木桥上颤颤微微地往上推。人少了,活儿没少,小工的活啥也得干。

    从一个不到二十岁的高中生,到建筑工地工人,这跨度似乎有点大,现在的人可能很难想象,就是我们那一个班后来回去复读,我问了一下也没有人去建筑队干过。但我坚持干了四十多天。开头繁重的体力活,根本无暇考虑未来。那几个青年的走,让我开始琢磨我咋办?毕竟高中毕业,而且学习还行,只是关键的最后一个学期有点放松,失去了参加高考的机会,难道就这样不再进取了?慢慢地撑了一个月,对未来考虑得更多了,何去何从?正好父亲来找我,告诉我有的同学噶伙我回去复读,于是我毫不犹豫地决定回去。父亲的一辆自行车又把我驼回了老家,结束了这段不长不短的建筑工地生活。记得扣去吃饭费用,最后拿回了四十多块钱。

    时光飞逝,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那段经历终生难忘,是我走向社会接触的第一个窗口,也让我体会到了建筑工人的不易,关键是那种生活挺过来之后,再回去复读乃至考大学、参加工作后熬夜、加班等任何工作,从没有叫苦这一说,从那时起,我想人生再也没有吃不了的苦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公从工地搬回几块空心砖,这么一放,家里几样家具都不用买了!
南何村趣事:漂亮减肥记
青砖墁地
老院不了情
【杂乱的文】我想写他的一生(四)
杨来治 || 当小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