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花开堪折直须折【吴琼作品】

花开堪折直须折


“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从唐代流传至今,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而它的作者杜秋娘也成了人们口中热议的一个谜。
杜秋娘,本名叫杜秋,世人称她为秋娘,唐代金陵人。原本是唐代叛臣李锜的一名侍妾,后来李锜造反失败,杜秋被纳入宫中,受到唐宪宗的宠幸,因觉得她的名字秋娘不吉利,便改名为杜仲阳。江南女子的秀丽与文采她身上尽数体现。她十五岁时,镇海节度使李锜以重金将她买入府中为歌舞妓。杜秋娘不满于只表演别人编好的节目,自己谱写了一曲"金缕衣",声情并茂地唱给李锜听: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 年时。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此诗正合了李锜之意,当时就把她纳为侍妾。唐德宗驾崩,李诵继位为顺宗,在位仅八个月就禅位给儿子李纯,是为唐宪宗。唐宪宗试图削减节度使的权利,李锜不满,举兵反叛,在战乱中被杀,杜秋娘入宫为奴,仍旧当歌舞姬。有一次杜秋娘为宪宗表演了"金缕衣",宪宗被深深地感染两人马上陷入爱河,杜秋娘被封为秋妃。《金缕衣》一名《金缕曲》《杂诗》,是唐诗名篇。《唐诗三百首》的最后一首就是《金缕衣》,作者署名杜秋娘。《乐府诗集》编于李锜名下,《全唐诗》谓无名氏作。但北宋人所编《唐文粹》录《杜秋娘诗并序》在"秋持玉斝醉,与唱《金缕衣》"两句下注:"劝君莫惜金缕衣……李锜长唱此词。"这应该是杜牧原注。从诗"与唱"和注可见,李锜是唱者,杜秋娘是参与唱者,他们都不一定是作者。此诗作者不详,当署为无名氏。其实这首诗的真正作者我们无从考究,也不必考究,短短四句里蕴含的深刻道理一直都是后世人所追寻的。

倒是杜秋娘的身世,杜秋娘不仅是宪宗的爱妃,还是他的机要秘书,杜秋娘以女人的柔情和宽容弥补了宪宗年轻气盛、性情浮躁的缺点,宪宗常常与她讨论治国大事,二人过了十几年同心协力的日子。不料元和十五年,宪宗突然不明不白地死在宫中,有人传言是内侍弘志蓄意谋弑,但当时宦官专权,此事不了了之。二十四岁的太子李恒嗣位为唐穆宗,杜秋娘则负责皇子李凑。李恒好色荒淫,沉迷于声色犬马,不满三十岁一命呜呼。十五的太子李湛继位为唐敬宗,他只知道打猎游玩,不理国事,不久又在宫中被刺身亡。这时,李凑已被封为漳王,杜秋娘眼见三位帝王连续暴死,必为宦官所弑,于是与宰相宋申锡密谋,决心除掉宦官王守澄,立李凑为帝。岂知宦官的耳目众多,计划被宦官王守澄所知,结果是李凑被贬为庶民,宋申锡则谪为江州司马,而杜秋娘也削籍为民,返回乡里,结束了她的"折花"岁月。

杜秋赐归故乡。杜牧经过金陵时,看见她又穷又老的景况,作了《杜秋娘诗》,其序简述了杜秋娘的身世。《杜秋娘诗》为五言古诗,共112句,是杜牧诗名篇,唐诗长篇名作。唐代诗人李商隐说:"杜牧司勋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诗。"有的评论者称它可与白居易《琵琶行》比美。诗前半部分写杜秋娘的遭遇,表现了一位无法掌握自己命运的弱女子在权力斗争中任人摆布的悲哀,充满同情之心。后半部分写历史上7位女性和10位男子不同的荣辱遭遇,感慨天意难测,人事无常。就作者的主观意图说,全诗主要是表达天意难测,人事无常的感慨,借此表现诗人自身的失意之感和哀伤之情。这与白居易《琵琶行》伤商女而自伤沦落相似。正如清代洪亮吉《题琵琶亭二绝》其二所说:"江州司马(指白居易)宦中唐,谁似分司御史(指杜牧)狂。同是才人感沦落,樊川亦赋《杜秋娘》。"

“耳何为而听?目何为而窥?己身不自晓,此外何思惟?因倾一樽酒,题作杜秋诗。愁来独长咏,聊可以自贻。 ”可怜一代才女,自古红颜皆薄命。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杜秋娘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莫惜金缕衣
一生不做杜秋娘
杜秋娘——美女身在锅炉旁
好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杜秋娘的传奇人生
公元807年,李锜兵败被俘,他的侍妾杜秋娘作为罪臣家眷被送入宫中
《才色无双》之杜秋娘——清清一曲《金缕衣》,教君惜取少年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