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官宣结婚,评论区却都是同情

这里是不定期上线的她刊「对话」栏目。

每期邀请一位或一组,素人或明星来到这里,聊个人的生活和经历,谈个体的想法和见解。不代表所有人,更不涉及任何拉踩。

希望这些故事汇总在一起,能给大家提供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带来一些新的思考。

今天是第7期。

魔幻的2022年已经来到了4月,而2021年的复盘还在继续。

前阵子就有这么一条热搜,看起来平淡无碍,但越看越让人膈应——

#2021年离婚登记人数大降43%#

光是江苏,这个去年就有4成离婚申请在冷静期撤回。

离婚冷静期一出,效果“立竿见影”。

消息一出,舆论炸了,年轻人恼了。

她姐自然知道年轻人恼怒的是什么,因为这意味着,某种程度上年轻人似乎再一次失去了“婚姻自由”。

从一头赶变成了两头堵。

一边是明知道一旦反悔就是“高成本解约”。

一边是家人/亲人/媒人不断催你速速画押交易,否则过时不候,大把更年轻更强壮的适婚男女即将涌上婚恋市场的赛道。

而这个“过时不候”,在民间有个非常微妙的数字讲究——

28岁。

且主要针对的是女性,甚至这个数字已经根植进很多女性的基因里。

最近这段时间,她姐听了不少赶着出嫁的抓马故事。

谁谁家的表姐,为了30岁前嫁出去,自降条件送房送车遭男方骗婚。

谁谁的闺蜜,趁年轻貌美嫁给富二代,过上了清宫戏里妃子靠月例银子过活的日子。

当然,也有那种看似“清汤寡水”的真实婚姻故事。

那个赶在28岁前非出嫁不可的故事。

这一期的故事主人公,叫阿佳。

以下,是阿佳的自述。

“结吧,别挑了”

我家是农村的,所以在我们这儿,别说28了,二十五六岁结婚都算晚了。

我从23岁毕业以后,我的婚姻大事就成了我们全家最紧要的话题。

刚开始那会儿,我妈逢人就说:“有合适的给我家闺女介绍介绍。”

过了几年之后,这句话后边我妈总不忘加一句:“要求不高,人好就行。”

我知道她什么意思,看我年纪一天天增长,如果我家还要房要车要长相的,我就更没机会了。

虽然现在高等教育已经相当普及,但其实我们村也不是所有孩子都能考上正儿八经的大学。

更别说我还有个老师编制的工作。

纵然我在老家这个环境里,已经尚算优秀,但大龄单身女青年,说出去总归还是透着“不光彩”的意味。

至少,从我妈的脸上看到了焦虑,从某些亲戚的脸上我看到了“得意”。

真不是我腹黑。

记得有一年过年,回姥姥家吃团圆饭,那年我还没有结婚。

舅舅、姨妈们带着自己的孩子,甚至是孙子都去了。

唯独我们家,一进门,只有三口。

那年三姨家的表妹,也是我们这一辈里最小的孩子,也已经结婚。

全家上上下下,就只剩我一个姑娘还没嫁人。

你见过长辈们的夸夸群吗?我看过真人版的。

大舅妈夸自己儿媳妇贤惠,三姨夸自己女婿会心疼老婆,二舅夸表姐挑老公眼光好。

到我这,我妈硬着头皮,夸我踏实勤奋工作好。

亲戚们表面劝着我爸妈“不要催孩子,别着急”。

但是一转头就劝我,“差不多就得了,眼光别那么高”。

明明我是兄弟姐妹里工作最稳定最体面的一个,但27还没结婚这一点,就足以抹杀我所有的闪光点。

别说我爸妈,那次聚会,就连我自己变得自卑、沉默寡言,在一众兄弟姐妹中显得格外安静,尴尬,甚至感觉抬不起头来。

看着同辈人都成双入对,只有我,万里长征连个头都没开,心里不免还是慌了。

我本来笃信命中注定,也遵循宁缺勿滥的原则,可是无数人都在告诉我:结吧,别挑了。

“就这样吧,结吧”

人总是有那种奇奇怪怪的胜负欲,结婚这事也不例外。

从那次亲戚聚会后,我不再那么排斥父母安排相亲,尤其我一想到自己马上28岁,就莫名生出一种焦虑,那是一种眼看30大限将至的焦虑。

很快,我通过姑姑的介绍,我认识了我现在的老公。

说实话,我对他毫无心动。

但当时一心求嫁,他长相、家庭也都可以,挑不出什么毛病,我心里就暗暗劝自己:就这样吧,结吧。

半年后,我火速结婚了。

所有人都不敢相信,包括我父母,更包括我自己,27岁时还一筹莫展,28岁就已经成功出嫁,看来,还真是什么事都得逼自己一把。

可是逞这种强有什么好处?

我和他完全是两种类型的人,不是说性格不能互补,而是我们对婚姻最基本的诉求都不一样。

我希望另一半有自己的思想、观念和对人生的规划。

我希望和另一半之间的话题不仅局限于今天吃什么,孩子有没有哭这些日常琐事上。

我也期待结婚纪念日、情人节的时候,能有一个哪怕小而温馨的庆祝。

我也常常幻想,他下班回来能从后面抱抱我,有一瞬间的温存和浪漫。

但,也仅此而已。

可是你说他不好吗?

我也说不出来,怀孕的时候陪我做产检,大夫交代的日期、注意事项,他也都能记住。

除此之外,那些细节的关心、照顾都是没有的,更别提心灵上的相通。

记得有一次我看电视剧,男女主人公非常相爱。

我看着别人的爱情,再联想到自己这样冗长却无味的婚姻生活,忍不住哭了出来,是委屈,也是不甘。

老公非常纳闷,他象征性地问了问我,我说是被感动的,他便没再搭话,继续自顾自地玩手机。

你看,这就是我俩的沟通常态,没有矛盾,但也了无生趣。

这几年的婚姻,我们俩更像是一种合作关系,各项事务像是婚姻里的kpi,完成一个打个勾,但也算是齐心协力。

有时候我也常常在想,是不是我太不切实际了,婚姻不都是这样吗?柴米油盐已然很好。

每当我感到自己有一些些后悔时,也总是想起婚前我爸训我的话:“你哪好啊?谁好啊,就你好,挑挑挑。”

后来我也逐渐明白,当时那种28岁必须结婚的焦虑,有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一种迂腐的孝道。

想必很多人和我一样,因为“不想让父母失望”“不想让父母操心”“不想让父母难过”,所以结婚生子踏实过“该过”的日子。

似乎这样世界就归于平静,生活就走上了正轨。

给了自己,也给了父母一个交代。

我最对不起的是孩子

可是这种交代有个屁用。

结婚三年,现在宝宝也一岁了,我们两个还是过着无色无味的生活,没有伤痕,亦没有惊喜。

我如果说,现在还是会偶尔期待,万一出现那么一个人,有一段精神富足的感情。

想必有人会骂我吧。我也知道这种想法非常不应该。

当然,我的责任感、道德观,羞耻心都不允许我作出任何有悖婚姻忠诚的事。

那只是一种幻想罢了。

我的朋友说我委屈了自己,对不起自己,我倒觉得不是。

毕竟决定是自己做的,婚也不是有谁逼着我结的。

老公也没有做任何对不起我,对不起家的事。

但是,我觉得最对不起的是宝宝。

他从一出生,就注定了要在一个没有爱的家庭里长大。

父母之间没有爱情,这是父母给孩子多少父爱和母爱都弥补不了的。

他现在还小,什么都不懂。

可是无爱婚姻对孩子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

试问,如果你的父母不相爱,没有感情,像是合作伙伴,你会真的完全不在乎吗?

这样对孩子的性格、情感建构,包括择偶、婚姻观真的不会有影响吗?

有的,我知道,我们俩大概率以后也不会是一对好演员夫妻,也装不出来浓情蜜意。

新时代的婚姻观,确实要更提倡,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不要让双方父母介入过多。

但是我现在更觉得,婚姻也不是两个人的事,因为孩子才是婚姻真正的见证者。

其实,我到现在都没想明白,婚姻到底需不需要爱情。

因为很多过来人说:不用,爱情又不能当饭吃,哪有那么多情情爱爱的。

可是,我确实是一个被动走进婚姻的反面教材。

我虽然妥协于现状,却并不适应。

如果,如果再让我选择一次,我绝不会因为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数字,而选择结婚。

当然,我并不后悔结婚,人总要为自己的选择承担责任、付出代价。

我和老公现在的目标也很明确,努力赚钱养家,养育好我们的下一代。

但,也仅此而已。

28岁等于什么?

阿佳的自述就到这里了。

其实整段采访,阿佳都表现得非常乐观开朗,并没有流露出太多的抱怨和悲伤,但失落和遗憾是显而易见的。

她也在努力地让自己从这段婚姻中感受到幸福。

有个细节她姐印象深刻。

当她描述老公的一些情况时,她姐随机说了一句“那是一个挺生活化的男性啊”。

她随即特别开心地问:“真的吗?你快多夸夸他,好让我觉得选对了。”

她笑着问我的那一刻,我真的特别心疼她。

走入一段没有回头路、也不允许有回头路的人生时,自我合理化大概是唯一能自我安慰的方法了。

而这一切的起源,都可以归结为一个字——急。

急着赶在28岁完成任务。

不是非要28岁前结婚,而是不能触碰30岁的“死期”。

如果说30岁是“死期”,28岁就是“尊严”和“底线”。

那“死”的是什么呢?

她姐编辑部有个女生说,姑妈家有个跟她差五岁的表妹。

姑妈跟她说:“你还不着急,眼看30了,如果有人给咱们家介绍男孩子,就算是跟你同龄,人家也会先选你妹妹,不会选你。”

甚至还直白地提醒道:“你现在30多结婚再生孩子,顶多生一胎,万一男方想多生孩子,你就更没竞争力了。”

看,就差把“你子宫不值钱”这几个字宣之于口了。

30岁不结婚,第一“死”的,就是生育价值。

是的,大多数人的婚姻必然伴随生育价值的评测,女性的年龄成为无可逃遁的生育量瓶。

这不仅仅是基层婚姻的矛盾。

在一线城市,中产阶层甚至是名流望族中更甚,女性“必须”比男性更早迈入婚姻,去争夺所谓的优质生育。

在这样的生育价值的评测之下,女性的其他都要为之让步。

没有人关心,她想不想结婚,要不要生孩子,想怎样经营自己的事业。

她姐写过很多文章总结下来其实就是一句话——

一个女性她首先是她自己,其次才是女儿、妻子和母亲。

但微弱的呼喊依然无法抵达所有人,“28岁”依然悬在很多女性的心上。

戴锦华说:“意识形态的暴力,才是最可怕的。”

社会对女性的期待仍旧是那么狭隘,女性叙事的主流仍建立在婚姻之上。

仿若没有婚姻,一切成就、光彩都将归于废墟。

意识形态、社会舆论对女性婚姻观的野蛮消杀,是毒药,也是泡沫。

我当然知道个体和主流的对抗,需要勇气,更需要过硬的底牌,不是一句坚持住,就可以搀扶起软弱的婚姻观。

想起之前Ella接受采访时说:“让我现在告诉年轻人,我就告诉她们,你不要急着结婚,30岁以后再说,30岁以后女人会更清楚自己想要什么。”

这段采访下,不乏那些焦虑的声音:

你是明星,你有钱可以选,普通女性可不行。

是的,某种程度上她姐无法否认女性大龄结婚的困境。

可至少我们至少先要明白——

女性从来不应该以结婚作为衡量自己是否成功的标准。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年龄焦虑、结婚焦虑的问题。

这是一场关于女性定义和被定义,建构和被建构之间的博弈。

当然我也不是说女性不要结婚。

我们只是期待一种正当的自由,婚姻的自由。

不只是我们以为的逃脱包办婚姻、封建婚姻、暴力婚姻的桎梏。

而是一种全方位的解放和宽容。

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晚婚的模板、精神富足婚姻的范本。

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被25岁、28岁,30岁......一次次裹挟捆绑。

没有谁的人生,也没有谁的婚姻,应该被滑稽的数字定义。她刊

......一次次裹挟捆绑。

没有谁的人生,也没有谁的婚姻,应该被滑稽的数字定义。她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人请记住,只要结婚了,最重要的人从来都不是老公”
女人、婚姻、社会
90后结婚率不足10%:垮掉的不是年轻人,是错漏百出的传统婚姻观
越来越多的女性为何不介意找软饭男
papi酱的婚姻观“有毒”?家有女儿最好的状态她都有,有本事别羡慕
近日,武汉未婚女士提出了新型婚姻观!她说:彩礼钱不要了,你的房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