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刺破中国9000万人的秘密,单冲题材,我给满分

​20天前,崔真理樱花一样绚烂而短暂的生命的陨落,令大众再次意识到抑郁症的可怕。


几天前,得知一位熟人确诊为重度抑郁,而我还曾因她奇怪举止而评头论足,感觉很羞愧。


猛然意识到,这个抑郁症的问题一直很严重,只是缺乏关注和理解。


中国有病历记录的抑郁症患者超过3000万人,如果加上未曾就诊的患者,保守估计约9000万人。

都在谈论抑郁症,可对抑郁症的了解有多少呢?

今天想结合电影谈谈一个新鲜的话题。


《丈夫得了抑郁症》

2011.10.08(日本)



“对不起,我的大脑生病了”


丈夫辞职那天,漫画师小晴(宫崎葵饰)第一次陪他去上班。


电车挤得像沙丁鱼罐头,老公宽阔的肩膀,为小晴开辟出一小块安全领地。


小晴恍然觉悟,老公为了守护自己的漫画梦想,在拥挤的电车上来来回回,过着几年如一日循环往复的生活。


“这么挤,这么多年你可真能忍啊!一直以来辛苦你了!”


“你真是这么想的吗?”


“我是真心的,老公好棒啊!”


“小晴你能这么说我好开心!”


雅人叔(堺雅人)饰演的丈夫委屈与宽慰冲上心头,在电车上嚎啕大哭。



对,小晴的丈夫患上了抑郁症。


医生说,抑郁症就像心灵感冒,谁都有可能得。


虽然这么说,旁人好像不理解。


误解1:


丈夫跟老板说了病情,老板说:“工作那么忙,大家差不多都抑郁了,别发牢骚了,你可要连那些被裁员的员工的份一起努力啊。”


老板言外之意:抑郁?谁不抑郁,别矫情了,不努力工作连你也裁了。

误解2:

“这家伙从小屁孩的时候就对鸡毛蒜皮的事很在意,所以才会得什么抑郁症。”

哥哥觉得抑郁症是心病,凡事爱计较想不开的人才会得,凡事想开了就好了。



哥哥貌似关心的劝诫,却让丈夫陷入自我否定的死循环中。


丈夫缩进了被子里,把自己缩成了乌龟。


“要怎么努力才好啊。”丈夫好无力。



但是,抑郁症不是心病啊,是大脑生病了;

更不是故意矫情,它被称为心灵的癌症。


脑细胞用以传递信息的媒介——神经递质失去了平衡。


由于这种介质的失衡,人的爱恨情仇和喜怒哀乐等各种感情和意志的传导通道受阻,患者会长时间处于情绪低落或木讷的状态。


那种感觉像有个玻璃罩,把自己和全世界隔开了。


《面对面》张进:抑郁症之战


“此后,你将经历一个漫长的滑落过程,就像陷入泥潭一样被一点点地吸进去。”(亲历者赵向阳,北大副教授,心理学博士)


再也没有像抑郁症这样霸道的强盗了,它将人最宝贵的东西全部夺走——


快乐感、成就感、意志力、生活的意义感,统统感觉不到。

丈夫那出于社交礼仪的笑,也只是面部肌肉勉强抽动,心底涌起的是无限的悲哀。



有次,终于对生活提起点兴趣的丈夫,想给自己做好吃的,却因无法感知味道放多了盐,而陷入自我责备与自我厌弃之中。


心里给自己宣判了“罪行”的丈夫,即使被小晴夸赞,也无法减除遥遥无尽的刑期。



还有一次,小晴画漫画忙得焦头烂额,丈夫既无法帮小晴处理电话的事情,又因自己的打扰使小晴心烦意乱。

小晴丢出去的废纸团,仿佛是自己的真实写照:

“我是不是像废纸一样无用?”丈夫可能会这样想。


于是,丈夫一个人在浴室呆了很久,不知不觉中就用毛巾勒住自己的脖颈。


不知道那一刻丈夫是不是真的想结束生命,当他被小晴救下,惊恐、难以置信、悲伤、痛苦的情绪在他脸上交替出现。

“我要是不在的话,大家都会轻松吧。”

丈夫对自己的否定到了一种极度危险的境地。

谈到抑郁症都无法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自杀的问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有3.4亿人患有抑郁症,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人数高达100万。

关于为何抑郁症患者容易自杀,要借鉴曾经的抑郁症患者,媒体人张进所著《渡过:抑郁症治愈笔记》中的解释。

在书中,张进提到电影《画皮2》中的一个情节。

雀儿对小唯抱怨:“做人有什么好?不如做妖快乐!”

小唯质问她:“你懂什么?你有过人的体温,人的心跳吗?你闻过花香吗?看得出天空的颜色吗?你流过眼泪吗?世上有人爱你,情愿为你去死吗?”

张进说,看到电影的那一瞬间他如遭雷击,醍醐灌顶。

“想象一下吧,一个人,如果身体承受着深重的苦难和折磨,一天中没有一时一刻感到快乐。

对未来完全绝望,又无法感知亲情、友情,以及色彩、阳光、美和爱,这个世界就不是人的世界,对他还有什么意义?”(《渡过:抑郁症治疗笔记》)

这样的表达让我想起《奇葩大会》一位躁郁症患者的分享。

她说,她生病期间一直在追问“活着有什么意义?”

心理医生的话点醒了她,为什么非得找寻意义?意义的意义又是什么?

就像这部电影里,丈夫觉得自己白天睡觉,对不起社会。

小晴一直用这样的态度疏解丈夫的压力:

如果痛苦的话,就别努力了。

小晴这样说,是想让丈夫别用世俗的标准来衡量自己。

在忙着努力出人头地的社会,不努力并不是罪过啊。

有人这样描述患抑郁症的感受:

“他的内心生活着一只大鳄鱼,会咬住他的情绪往下拉。”

抑郁症是可以被治愈的。

只不过为了不被鳄鱼拖下水,必须要抗争,家人和朋友或许可以成为托举他们的人。


“别抱歉,你不是一个人在抗争”


现实中,许多被治愈的患者都会提到一点:


抑郁症特别是发展到中度和重度的,一定要找医生看病,一定要坚持服药,改善大脑神经递质的失衡。


据2017年世界卫生组织数据表明,中国抑郁症发病率为3.02%,与高发病率不匹配的是就诊率不足10% .

为什么那么多人没接受专业治疗?

此处援引亲历者赵向阳的话:

试想,如果你得了癌症,你绝对不会怕别人知道,你一定会积极地寻求医生帮助。但是,为什么了得了抑郁症,或者其他精神类疾病,你却怕别人知道,不愿意去医院就诊呢?因为在我们的文化里,精神类疾病患者受到最多的歧视,总是被冠以“疯子”或“傻子”的称呼。患者的求助障碍成为最大的障碍。——赵向阳《我从抑郁归来》


的确,外界的误解会给患者内心造成一定的压力。


为什么别人偏偏是你?为什么之前没有得,偏偏这个时候得?

我想不用刻意纠结原因。

就像张进所表达的那样,任何人在生活中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总会经历大大小小的事情。到底是不是压力造成的,不用知道,接受它就行了。



电影中,小晴也对妈妈坦诚:“我最近觉得,不该想老公得抑郁症的原因,而应该想得抑郁症的意义。”

小晴是理解丈夫的。

在丈夫被他内心的巨鳄拖入泥淖,越陷越深时,用温暖的胸怀包裹他。

“成了爬虫类的话,就没有这么温暖了哦。”



在丈夫无法继续工作,无法继续养家时,语带“威胁”:

“如果你不辞职,我就跟你离婚。”

小晴担起养家重任,在外被夸努力时,一句“我才不努力呢”,

可能连小晴自己都没意识到,她已经不自觉和丈夫站在同一战线。

或许,抑郁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无人理解,无人关爱的痛苦。

当你破碎的时候,如果有人在你身边不离不弃,支持你,宽慰你,帮助你,保护你,虽然不一定能修好你,但光是这样的陪伴,已经足够成为托举你的力量。

走出抑郁症的赵向阳说,如果没有我的妻子和女儿,我一个人无法穿越抑郁症的荒野,活着回来讲述我的故事。

“我的爱人虽然她也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才意识到抑郁症有多么可怕。在这场战斗中,她义无反顾地站在我的身边,同仇敌忾。患者最怕听到别人说,‘只要你想走出来,你就一定能走出来’或者‘你一定要振作起来’。这种话只能给患者极大压力,迅速将他们推向自杀的深渊。我爱人从来没有这么说过。她默默忍受一切,向我的母亲和女儿隐瞒病情。”

而走出抑郁的他也变得极其强大,幸福感和幽默感爆棚。

他恨不得去拥抱街上的每一个人,恨不得见到每一个人都冲上去说:“我能帮你什么吗?”

我想这就是小晴说的“意义”吧。

说来好笑,因为写文章的缘故,每每在网页上搜索“抑郁症自杀”,首条都是这句话。

这个世界虽然不完美,但我们仍然可以疗愈自己。

北京24小时免费心理危机咨询热线:XXX-XXXXXXXX.



(想看的,腾讯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自测|被误会了的抑郁症
抑郁症就是心情不好?对抑郁症的一些误解
你所了解的抑郁症不一定是对的:人们对抑郁症的10个误解
我们对抑郁症有哪些误解?
抑郁症日趋年轻化,你却还有这么多误解!
抑郁≠矫情,你对抑郁症还有哪些误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