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场五星!女排「夺冠」的真相,早就被它拆穿

一部《夺冠》,就让女排姑娘们成功的“触电”了。

原因简单:

演员打排球,不练个3-5年,根本上不了台面。

也正因此,几段赛场戏成了影片的亮点。

看完电影,我还是觉着没尽兴。

回到家,就翻出了压箱底的宝藏纪录片。

它有关奥运,围绕女排。

而这次重温,也让我发现了不少《夺冠》“失实”的细节。

比如:

片中的郎平带队去里约时,从没打过退堂鼓。

现实中,在对战巴西队之前,郎平就已经偷偷安排人把训练排球的气,放掉了。(放掉气,才方便带回国)

片中“郎平用残疾证停车”的情节,到是有迹可循。

不过现实中,郎平只拿过临时残疾证。

那会儿她刚做完第11次大手术,正在恢复期。

虽说找到了不少剧作上的编排。

但这部纪录片与《夺冠》最大的出入,并不是种种细节。

它详尽扎实地呈现了,中国女排全员的风貌,以及整个团队的羁绊和情感。

这一点,就连陈可辛都没做到——

《星耀征途》

2018.5.29 中国大陆

这部纪录片由央视《体育人间》团队制作。

拍摄辗转12个省市的几十个拍摄点。

回访了里约中国代表队的12名队员、7位教练,以及相关的各种人物。

拍摄素材将近10T,下载素材超过3000分钟。

整个摄制组,回顾了中国女排近34年的历史,文案几经修改,单调研就做了大半年。

拍摄团队与郎平合影

你想问:

不就是一届奥运会,用搞得这么大张旗鼓吗?

可别忘了,《夺冠》也是把全片的高潮,放在了里约奥运会上。

更何况,这部纪录片准备的干货,远比《夺冠》多。

《星耀征途》的第一集,起名《逆战》。

这个“逆”怎么解释?

处境艰难。

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排项目的小组赛。

中国女排开局三连败,在0比3输给塞尔维亚后,全队上下人心惶惶。

眼看小组出线,仅剩最后一次机会。

中国女排却遇到了,夺冠呼声最高的对手——

巴西队。

作为16年奥运会的东道主。

巴西在08和12年两届奥运会上,累计拿到6块金牌。

其中2块,都由巴西女排贡献。

那年,从巴西总统迪尔玛手上,接过第一棒火炬的,也是连续4届参加奥运会的时任队长法比亚娜。

此刻的巴西,举国上下,对巴西女排三连冠的呼声,基本达到了顶峰。

在比赛入场时,遍及整个球场的巴西观众,都在对中国女排呼喊着:

“Go home!”(滚回家吧!)

不过,咱们的国家队,当时也确实没啥底气。

毕竟倒着推回去,中国对战巴西的战例是——

18战0胜。

果然,第一局一开场,信心爆棚的巴西队就把我们打蒙了。

作为当时的主教练,郎平倒非常冷静客观:

“第一局基本上每个阶段,(巴西队)都领先十分吧。

这两个队伍(实力)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然而第二局开始,中国队把状态不佳的主攻手惠若琪,换成了巴西队完全不了解的刘晓彤。

比分被中国队牢牢追紧,擅长打顺风局的巴西自乱阵脚,发球和扣球接连失误。

在对局的赛点,郎平用掉最后一个暂停布置战术。

最终,主攻手朱婷以一个漂亮的后攻扣球,击败巴西。

这场比赛的对局,中国女排3胜2负,爆冷获胜!

16年奥运会的女排4强,非常戏剧性。

最后留下的,刚好是中国女排所在B组的4支队伍。

换句话说,中国女排想要拿冠军,就要击败之前所有打败过我们的对手。

这话反过来,也当然能讲。

就像荷兰队,在半决赛赛前高兴地说:

“哇塞,中国队是我们可以赢的队伍。”

这话,被场边中国女排的助理教练吴晓雷听到了。

他转过头就是一句:

“我们中国队,从不在同样的对手上输第二次。”

气势上不能输,但这次的荷兰队优势也不少。

首先,他们是一支新组建的队伍。

对方球员的资料,我们掌握的十分有限。

另外,他们的战略部署非常针对。

每一次发球不加掩饰、不计失误,全都瞄准我们的核心主攻朱婷。

荷兰队咋就这么一根筋?

因为他们的主教练古德蒂,正是朱婷所在土耳其瓦基弗银行俱乐部的王牌教练。

对方教练对我们的核心进攻点知根知底,这还不算完。

身为郎平的迷弟,古德蒂还是创造过73场比赛连胜纪录的传说级后浪!

纪录片的第二集,讲中国对战荷兰,名叫《绝战》。

弹尽粮绝的“绝”。

同样作为超一流的主教练,古德蒂与郎平棋逢对手。

几场比赛下来,双方教练频频叫停。

你方换下球员,我方立马跟紧,战局一度十分胶着。

前两局,双方的分差从没超过二分。

仅是这两局比赛,中国跟荷兰就整整耗了一个多小时。

赛后的发布会上,郎平总结:

“人快死了嘛,所以你那精神状态也不一样。”

用她的话说,年轻的荷兰主教练古德蒂,最后也是累得四仰八叉。

第四局的决胜局,作为新晋黑马,荷兰队接连换下2名主攻,一名二传。

但最后,比赛还是在队长惠若琪的扣球中结束了。

别看塞尔维亚这个国家,一直不太平。

在16年里约奥运会的塞尔维亚女排,可是被人称为国家队里的最强配置。

在小组赛中,面对塞尔维亚强势的进攻和跳发球。

连被誉为“下一个郎平”的朱婷,都被打得直摇头:

“感觉他们确实是很强......太强了。”

面对小组赛被打成3比0的成绩,女排姑娘们反倒不慌。

毕竟塞尔维亚,几乎从没拿过大赛事的冠军。

只要拖住节奏,肯定是塞尔维亚队心态先出问题。

而且塞尔维亚,并没有在赛前租借场地,搞热身训练。

这就让塞尔维亚队员的状态,起伏不定。

最后两个球,塞尔维亚发球失误,全队瞬间军心涣散。

最终,中国女排以3比1的成绩,拿下了里约奥运会的冠军!

说到这,我猜有人一定会跳出来嫌弃:

害,什么宝藏纪录片,不就是会借敌人的强大凸显获胜的艰难吗?

可别这么想。

《星耀征途》让我真正钦佩的地方,是它能借比赛,构建起整个女排团队的人物群像。

对阵荷兰时,保证整个后排防线的女排队长惠若琪,16岁进入国家队。

从2011年开始,就一直在女排打主力。

年纪轻轻就能被国家队看中,说明她有天资。

但在惠若琪口中,自己却是球技最差的那一个。

球技不够,拼命来凑。

惠若琪有一个外号叫“拼命三郎”。

它的由来,是2010年的一场比赛——

当时肩部已经受伤的惠若琪,硬是坚持不下场。

结果,没过几分钟,她趴在地上就再没起来。

到医院一检查,肩部鱼唇撕裂了一大半。

这次手术,惠若琪的肩膀里被打上了钢钉。

记者连忙追问:

“打了几颗?”

“七颗。”

回答时,惠若琪脸上的从容,让人本能的有些害怕。

那年她19岁。

2015年,惠若琪在世界杯赛前,突然被检查出室性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的一种)

医嘱上说的明白:

“要想继续打排球,必须立即手术。”

那天,惠若琪黯然离队,队友丁霞却突然追了上来。

丁霞说:

“我们争取把你的赛服带到领奖台上,第几我不保证,但我们争取站上去。”

手术之后,惠若琪想尽快调养归队。

可命运又向她开了玩笑:

第一次手术不成功,必须再动一次刀。

最终,惠若琪还是作为队长,出现在了16年的奥运会上。

归队时,她刚做完心脏手术三个月。

伦敦奥运会时当过的队长魏秋月,在拼命上同样不甘示弱。

在16年的比赛中,她的膝盖软骨已经完全抹掉。

从训练开始,到正式比赛。

每周医生都要往她的膝盖里,打三针药物润滑液。

里约国家队的替补接应杨方旭,在此前与意大利的比赛中半月板断裂。

在与荷兰队的半决赛前,膝盖已是需要开刀的她,打了封闭就直冲赛场。

荷兰队盯紧朱婷猛锤的战术,也是靠她才打开了僵局。

所幸,在这场比赛中,杨方旭没有再添新伤。

除此之外,还有双腿韧带都撕裂过的徐云丽,肾积水依然硬挺的张常宁。

女排姑娘们似乎经常忘记,照顾自己的身体。

因为她们只在乎,能不能在有限的职业生涯里,多打几场打比赛。

心理上的压力,其实往往比身体上的伤痛更难熬。

赛前训练,一直不在状态的丁霞。

曾因为被选中去里约,彻夜失眠。

凌晨给家里打电话,缓解压力。

平时不爱说话的朱婷,也因为比赛失利,偷偷躲起来流泪。

《夺冠》中提到,郎平给朱婷发的安慰微信,其实真实发生过。

“她就是习惯自己解决问题,什么事不要麻烦教练,不要影响队友。”

这是郎平的原话。

而前面提到的惠若琪和徐云丽,也经常因为反复伤病,感到焦虑,看不清未来。

但就算再焦虑,再痛苦。

来到郎平面前,大家都会把内心的波动,完美地掩藏起来。

队员们都知道,总教练的压力比谁都大。

为了给女排姑娘们,争取更好的训练条件。

竞聘总教练时,郎平曾许诺:

15年带领中国女排回到世界第一梯队,

16年拿到奥运会世界前三。

这里我才意识到,郎平在荷兰赛后说“人都快死了”,并不是开玩笑。

除了女排队员和主教练,《星耀征途》塑造的“群像”还有很多。

比如,全力配合,准备接替郎平的教练安家杰;

声称女排进入前四,就把撒了气的排球,用嘴吹满的女排陪练李童;

用软件实时记录比赛,24小时随叫随到,协助郎平分析对手情况的袁灵犀;(后与魏秋月结婚)

从女排队员,到女排领队,完全把自己嫁给中国排球的赖亚文......

中国女排不仅只有郎平和可爱可敬的姑娘们。

还有领队、整个教练团队,甚至是协助教练的陪练和助理。

她(他)们面对再强大的对手,都从不退缩。

哪怕身心俱疲,也从来都不灰心,不放弃。

我们常说的女排精神,其实源自一个互相影响、互相成就整体,去掉其中的哪一位都不行。

在《星耀征途》的最后一集。

摄制团队突然当起了婚庆摄像,记录下魏秋月与袁灵犀在奥运会中,收获的爱情果实。

正当我开始琢磨,拍这有啥用时——

上台做证婚人发言的郎平,突然一个不小没忍住哭腔。

这是全片150分钟里,郎平流泪的唯一一个瞬间。

也是完全没有颁奖仪式,没有庆功宴,没有呈现任何外界对中国女排褒奖的《星耀征途》——

唯一一个,完全脱离赛场的残酷,仅有喜悦和温情的场景。

在说完百年好合、早生贵子之类的客套话之后。

因为现场都是女排人,站在一旁的惠若琪,又不可避免地提了一下——

一对新人,在国家队时的努力和付出。

最终“铁榔头”的眼泪还是没止住。

郎平嘴唇颤动着,说:

“恭喜魏秋月和袁灵犀,在奥运会上获得冠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里约19天“铁榔头”率女排绝处逢生 挺进决赛
中国女排2胜3负起步不放弃 淘汰赛3恶战终夺冠
致敬 | 什么是奥林匹克精神?什么是奥运选手的责任?她们给出了最完美的答案!!
四年前的今天,谢谢你,中国女排
不要一赢了,就谈“女排精神”!
郎平:女排精神赢不赢都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