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邦立杀曹无伤,曹参却当了相国,而项羽败于狭私的妇人之仁!

  题:曹参、曹无伤与曹操

  曹参与曹无伤都是刘邦沛县的亲旧部属,甚至两人很大可能就是堂亲,但两人的人生轨迹在刘邦的麾下却截然相反。史载刘邦赴鸿门宴时,樊哙与项庄对舞一场,几乎刀兵相加,经刘邦部曲曲意维护才得化险,随后项羽亲口吐露是曹无伤打了“小报告”,刘邦有惊无险,回营之后“立杀曹无伤”。没有这段曲折,恐怕刘邦封侯时,曹无伤虽未必能居列侯,但关内侯、亭侯之类的还是跑不了的。

  历史就是如此。曹参位居列侯,后来还做了相国,深受刘邦倚重托以“顾命”,但堂亲曹无伤却老早就被刘邦作为叛徒除去;这些文史中的人文典故,不能不令人感怀良久,甚至对于刘邦和项羽两人,同样有类似的感慨。韩信谓项羽曰“妇人之仁”,这是贬义,是韩信劝刘邦坚定夺取天下的信心时的“独到见解”,但从曹无伤去看,恐怕项羽的“妇人之仁”虽不一定会有多少金宝可以馈赠,仍然是足以感动一些亲旧乡人的。

  巨鹿之战是秦与诸侯相持的重大转折点,项羽在巨鹿之战力挫秦军,《史记》记载项羽“破釜沉舟”的故事是这样的:“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于是至则围王离,与秦军遇,九战,绝其甬道,大破之,杀苏角,虏王离。”至此,秦军仅剩章邯一军,项羽彻底地解决了秦军东山再起、重演吞并六国的机会,从保存六国诸侯中最坚决的抗秦力量的角度看,项羽功不可没。

  随后,在章邯因秦国内部矛盾投降后,项羽挟持降军西进,最终坑杀二十余万降军,使得大封天下之后,在诸侯混战的局面中秦国也没有恢复的机会,仍然是抗秦力量阵营的“天下混战”,特别是在保留抗秦力量的阵营之外,还保护了六国的无辜百姓。

  所以,作为军事将领的“仁德”,在那个历史时代无疑就是消灭更多的敌人有生力量,项羽在这一方面,特别是在与秦作战的过程中当仁不让,几乎击败、坑杀了大部分秦军作战力量,就这样一位杀伐几近百万的“西楚霸王”,其“仁德”若不是因为种种狭私心理和权谋策略,就不会落于“孤家寡人”的境地了。

  项羽烧了阿房宫(此史仍待考)之后,自封西楚,曰“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要搁在当今社会,恐怕是富贵要渡洋了。所以,项羽能以富贵还乡的“妇人之仁”建都故乡,人文基础、特别是亲旧关系还是有很高的依存度的,虽不免有拉拢人心之嫌,但临近郡县的曹无伤都能怀刘邦之恨、而瞩项羽之意,就未必都是表面现象了。事实上,沛县之于彭城,都在今微山湖周边,相距不过数百里,当时或许“乡音不改”,这是刘邦起兵之后一直从属项羽麾下,直到巨鹿之战时刘邦才获擢升为独立将领的一个重要因素。

  但项羽自封西楚、称霸天下之后,却全力与六国阵营的各诸侯混战激战,先后与田荣、陈馀等诸侯王激战,特别是项羽一贯有坑杀降敌、敌人妇孺老弱的“喜好”;在被刘邦抄袭都城彭城之后,项羽也发奇兵突袭击溃刘邦,“杀汉卒十馀万人”,这些激战、坑杀已经背离了项羽为保留抗秦力量、保护六国百姓而舍生忘死的本意,最好的历史注脚就是狭私之利的“妇人之仁”。

  这一点韩信看得很清楚,韩信在敦劝刘邦坚定与项羽争夺天下的信心时,就委婉地指项羽为“妇人之仁”,并最终为刘邦取得天下献计献策、甘为前驱,终令项羽在垓下“十面埋伏”中一败涂地,使得本来有很多缺陷和弱点的“宽大长者”刘邦最终成为历史舞台的主角。而狭私的“妇人之仁”也是广为两千年的史家所认同的、中国封建历史中的帝王将相争夺者的最好注脚。

  刘邦、项羽都属于徐州、微山湖、淮河一带的“湖淮集团”,同样属于“湖淮集团”的还有后来的曹操,与项羽狭私嫉仇相反,曹操在战败袁绍之后,将缴获的僚属之中暗通袁绍的书信付之一炬,显示出了常人无法逾越的宽大胸怀,如果曹操像项羽那样记仇、坑杀,甚至像刘邦诛杀曹无伤一样,很可能曹操僚属连同亲族之中会死伤一大批,曹操就无法在灭掉袁绍之后,挟天子而令诸侯、统一中国北方大部地区,这种坚忍的“仁德”就是区别于“妇人之仁”的封建时代帝王将相最优良的品德。

  从陈胜、吴广揭竿反秦,到四海共尊楚怀王,而怀王任用宋义,直到宋义畏秦却战,湖淮项氏集团虽有故楚为将之家世,但在楚国复兴大业之中仍不过偏师,何况江南大片楚国故土蜂拥奋攘,自然楚国故族之中江北就微不足道了。所以,文史记载中惯常所见的关于项羽的诸多重大过错,决不是没有任何道理,甚至都与当时楚国复兴中的主要矛盾一脉相关。事实上,项羽虽有战秦之勇,杀死宋义、夺取兵权却是当时诸路诸侯的大忌,特别是触犯了楚国故族的根本利益,所谓项羽战败再图江南之事不过是评弹了。

  到了三国时代,不知道曹操是不是对于项羽典故有独到的解法,不然,曹操集团重蹈项氏故辙在当时几乎就是板上钉钉。不过,项羽烧秦而返,曹操却经营关中;项氏平定山东之糜耗,却为曹操发家之故土;项羽偏失山东二田之苦战,曹操却捭阖南北二袁之寰回;这些历史事实为项羽扣了一个“妇人之仁”的大帽子,却将曹操自始至终地粉饰为一个“白脸”奸雄。

  事实上历史就是作为天下公道的历史,但历史的真实与水分却同样是天下“公道”的重要部分与内容。不然,曹操如果果然有“奸”,击溃袁绍之后,又岂能容得了部曲与袁绍的“私通”?再如果曹操像项羽一样坑杀敌军老弱,那私通袁绍之部曲岂能不被株连九族呢?!一旦这样的话,曹操部下有像曹参与曹无伤的典例就是历史的重演了,而这样的典例如果出于曹氏或夏后氏,那么曹操就犯了自相残杀的大忌,在诸侯混战的年代里,其军事风险可想而知,甚至可能最终被别的诸侯击溃而吞并,那曹操就不成其为曹操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同样是'坑爹',为什么刘邦老爹全身而退,马超老爹被夷三族?
鬼谷子大智慧:人到中年一事无成,这两点你做到了吗?
古代十大最著名的战役,场场惊心动魄,改变历史走向,你都知道吗
(931)假如项羽在鸿门宴上除掉刘邦,历史会怎样?
【《史记》整本书阅读】江鑫悦:项羽者,英雄也
刘邦要是碰上的不是项羽而是曹操,谁赢机会比较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