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世界现存最早的地方天文台 日报时仅误差20秒 立柱倾斜数百年不倒!

素有“文物昌盛之邦”美誉的江西省宜春市,文化底蕴深厚,历史遗迹不胜枚举。位于鼓楼路中段的宜春鼓楼,由袁州知府滕强恕于南宋嘉定十二年(1219年)修建,属袁州府署的一部分,因其同时兼作观测天象、候筹报时的瞭望楼,又称袁州谯楼。

这座雄伟古朴的建筑还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地方天文台。上世纪90年代经专家考证,宜春鼓楼比之前认定的国内最古老地方天文台——河南登封古天文台要早约50年,甚至比世界上最古老的乌兹别克地方天文台早两个世纪。

楼上制造有浑天仪、圭表、天体仪、四级铜壶滴漏等15件古代天文仪器,后来还补铸了唐代天文学家袁天罡研制的铜璇玑。值得一提的是,采用“四级铜壶滴漏”等仪器测量的时间与现在的标准时间相比,每天仅误差20秒。

隋末唐初天文学家袁天罡曾经是唐太宗的智囊,相传其死后就埋葬在距宜春鼓楼不远处,当地民众还于公元954年在此建了一座纪念祠堂。而这座祠堂也正是宜春鼓楼的旧址。楼内至今还供奉着袁天罡的神像。

相传宜春鼓楼当年在建造时遇到了麻烦,采购回来的24根用作立柱的木材不够直。一位工匠建议把这些立柱顺势分到一起,就像一双撑开的手掌,同样也可以撑起屋顶。于是就形成了现在这样一侧立柱往东歪,另一侧立柱往西歪的格局。

宜春鼓楼现存房屋六间,占地面积约780平方米,歇山重檐的屋顶历经数百年风雨,一直巍然屹立不倒,展示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高超的建筑技艺,堪称古代建筑史上的杰作和奇迹。

鼓楼最早的墙砖还刻有唐代的官窑印章。值得一提的是,袁州盛产微晶高岭土,烧造出来的城砖表面平整光滑,棱角分明,质坚如石,敲之有金属声。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修建凤阳明中都皇城和南京城所用的城砖,有相当一部分来自江西袁州。

随着时代的变迁,宜春鼓楼的工作已被现代化的科技取代,但它作为一种古代文明仍在延续着底蕴深厚的宜春文脉。2006年5月,宜春鼓楼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宜春城内最著名景观之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袁州谯楼
探索鼓楼路的“前世今生”,你见过历史上的鼓楼吗?
袁州谯楼,宜春人古天文与古建筑的骄傲
祖国风光(4178)宜春袁州谯楼
宜春袁州传统民俗文化·上篇
细说宜春主要街道名称的来历!(宜春人一定要知道的家乡历史)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