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徽规模最大明清古村落,风光堪比宏村,被誉“中华写生第一村”

安徽省宣城市,东临杭州、南倚黄山,自古便是江南通都大邑,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众多的人文遗迹,吸引了李白、白居易、杜牧等历代文人墨客来此寓居,宣城也因此享有“自古诗人地”的美誉。来到宣城,最值得一看的景点,是有着“中华写生第一村”之称的查济村。

査济(查读zha)这个名字,对许多人来说可能还非常陌生,但如果说起皖南事变,知道的人就多了。查济村就位于皖南事变发生地——安徽泾县城西60公里处,隶属于泾县桃花潭镇。古村依河而建,总面积20.7平方公里,在此居住的3000多位村民中,大部分都姓查,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古村落之一。

据记载:查济村的祖先原来姓姬,名叫姬延,在周朝的时候,受封于山东济阳查地。唐朝初年,姬姓后人迁徙至此繁衍生息,然后从“济阳查地”中各取一个字,将此地命名为“查济”,并改姓为查。在最鼎盛的明末清初,古村人口多达10万,故又被称为查济古镇。

查济村地处皖南“两山一湖”的黄金旅游中心地带,东南与太平湖接壤,西北和九华山相邻,三水(岑河、许河、石河)合一,穿村而过。依山傍水而建的徽派明清古民居,分布在流水潺潺的查济河两岸,绵延长达10余里,“依山造屋,傍水结村”的建筑格局非常明显。

查济村的先祖们还巧妙运用中国古典园林艺术的借景、对景等手法,形成“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的格局。走进古村,一座座小桥,潺潺的流水,与徽派古建筑融为一体,达成了相当完美的统一。“十里查村九里烟,三溪汇流万户间,寺庙亭台塔影下,小桥流水杏花天”堪称查济古村最真实的写照。

据介绍,古村在明清鼎盛时期,曾建有108座桥梁,108座祠堂、108座庙宇。时至今日,仍存有明代建筑80处,清代建筑109处。这些古建筑虽历经百年风雨沧桑,依然保存完好,木雕、砖雕和石雕美轮美奂,其雕刻之精、气势之雄,令人不难想见古村昔日的辉煌。

查济村自古人杰地灵,据统计,仅明清两朝就出过七品以上官员129人。在古代,光宗耀祖的最好方式就是修建祠堂,始建于明洪熙年间(1425年)的宝公祠,面积1192平米,是为纪念中兴五世祖查宝源而建,它也是目前查济最大的祠堂。祠堂内的两尊汉白玉石雕柱础,体积之大,雕刻之精,可与故宫相媲美。

始建于元末的“德公厅屋”,是古镇唯一的元代建筑和最著名的景点。它的砖雕门楼最初是元顺帝下旨为纪念查济七世祖查永德而建的牌坊。到了明代,查永德的后代为避免牌坊被拆,将其用青砖砌成墙,又在墙后建了一栋房子,将牌坊改建成了门楼。

现在,查济村作为徽派民居的代表之一,与宏村、西递共同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来此探访最多的游客,是一批又一批来自国内各高校书画艺术专业的老师和学生,因此査济又被誉为“中华写生第一村”,假如有机会的话,您也不妨来这里走走转转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村查济
快被人遗忘的世外桃源,安徽黄山下的古村,比宏村西递更值得推荐
安徽有一座千年历史、规模宏大的古村落,备受国际著名导演的青睐
〖乐享派〗最美安徽--皖南古村落之美
被人忽视的徽派古村落,被称为中华写生第一村,原来是金庸祖籍地?
安徽最著名的古村落之一,村内有8座大型祠堂,还是中国影视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