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汝窑,爱你不容易

  汝窑为北宋时期始造的青瓷系列,从现在考古出土来看,烧造年代远不止20年,学术上存世量从67件半到92件,也只是管中窥豹,各路专家和鉴宝节目的说词更是增添了其神秘色彩,让广大收藏爱好者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近年来通过对河南汝州一带考古,发现了大量窑址,主要有鲁山段店窑、张公巷窑、文庙窑、临汝窑、东沟窑、清凉寺窑等,出土了大量汝窑整器和残件,通过比对,学界认为清凉寺窑与博物馆藏汝窑更为相似,认定清凉寺窑某段时间烧造贡瓷,然这几年的考古又发出了不同的声音,认为张公巷窑和文庙窑都生产过贡瓷。

  “定州白瓷有芒不堪用”,对于这个“芒”,有人说是定窑瓷器的“芒口”,收藏家马未都认为是指光芒,宋徽宗好道教,喜青色,看不惯定窑白瓷的耀眼光芒,遂令烧造青瓷。也有可能是定窑釉色较为单调,而当时“天真独朗、从蓝而青”的汝民窑为此提供了技术条件,其隐含的静谧之青蓝,正合宋徽宗心意,遂有官汝之变。 那么,这是个怎样的青色呢? 这个要从五代周世宗说起。仅从价值上而言,还有一处在宋代五大名窑之前,那就是柴窑,周世宗柴荣在位期间 烧制的一种瓷器。周世宗仅当了六年皇帝,柴窑于是成了传说,因为至今未见过实物。《景德镇陶录》认为,这个天青釉是柴荣所创,“当日清器式,世宗批其曰: 雨过天青云破 处,者般颜色作将来。”明宣宗喜之,将宫内“柴窑”列为名窑之首,清代《南窑笔记》将柴窑的特色归为四如:“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 磬”。欧阳修在《归田录》中说,柴窑没人见过,汝窑的颜色应该与它最接近了。天青色,成了汝窑最 大的特色。据说,这个天青色是宋徽宗梦中见到的颜色。

  源自清宫旧藏的汝窑瓷器,烧造于11世纪末12世纪初的河南宝丰县清凉寺村,烧造时间短,传世有限。1987年上海博物馆汪庆正等人出版的《汝窑的发现》一书,当时统计世界范围博物馆公布的仅有65件汝窑瓷器传世;后来收藏家马未都发表文章提出存世“67件半”,其中半件典藏于广东省博物馆。台北故宫博物院古陶瓷学者余佩瑾则认为全世界范围典藏的汝窑传世品大约70件左右。而开展之际,故宫博物院器物部副主任、研究员吕成龙谈到,据北京故宫的最 新统计,传世北宋汝窑瓷器约有90多件,主要收藏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博物院、英国大英博物馆(含大维德基金会)和上海博物馆等单位。

  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二零一二年,宋汝窑天青釉葵花洗”以二点三亿成 交,让汝瓷这一传奇国宝家喻户晓。但,台 湾人聪明地打起了汝窑这个概念,而回避了汝瓷这个核心。

  到目前为止,对汝窑址已进行了五次发掘,发掘品中除了与原世品中相同的完整器和碎片外,还出土一些传世品中见不到的新器形,如镂空香炉,乳钉器及天蓝釉刻花鹅颈瓶等,获得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为传世汝窑器鉴定与鉴赏提拱了可行的实物依据及新资料。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相信汝窑将会有更多的发现。真正的汝窑不带有一丝化工色彩,纯千年前的釉色再次展现,只为世人展现最真实的汝窑。

  宋代流传下来并经鉴定为真品的汝窑器,存世量极稀 少,自古即有“汝窑片瓦值千金”一说,目前已知的完整器大概是60多70件不到的样子。物以稀为贵,再加上汝窑在中国陶瓷世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其独特的釉色特征至今未能完全仿制,因此基本上是天价。

  “汝官”是支钉烧,支钉是用耐火材料制成的,就是当地的铝钒土。烧成针状支钉后,根据器物大小、形状,将其粘在垫片(垫饼)上。支钉一般都是单数,个别可有双数。将其放入匣钵内,遍身施釉的器物放在支钉上,盖上钵盖,用耐火材料泥封,烧成后取出。器物隐蔽处只留下小的钉痕,使器物显得完 美。器物上留下的疤痕,古人称之为“芝麻钉”。另外,较大的一些器物,有的用支线钉,支线钉痕成短线状,位于圈足根部内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关于五代柴窑及疑似柴窑器物之我见
中国古陶瓷的历史与鉴赏
宋瓷的意趣
大话宋瓷(上)
宋代五大名窑——你需要知道的特点及产地
宋代六大名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