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汝窑让藏家爱不释手

  汝窑特征;显缩釉蟹爪纹,虫书,唾沫星式的棕眼,水眼,桔眼,芝蔴细小挣钉,器物底光若僧首,釉面闪动魔光、或光亮如镜。釉莹润厚如堆脂,其型态,有淌釉,有流泪釉,有波浪釉纹,也有潭水般的回波釉纹。

  宋代汝窑难仿之谜在于玛瑙入釉。南宋人周煇在《清波杂 志》中这样说: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油(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这是很可靠的记载,所以现在高仿汝窑也都玛瑙末入釉。但是,并没有成功案例。

  汝窑瓷器还有一个其他瓷器所没有的特点,就是满釉支烧。所谓的满釉是指在瓷器的整个表面,包括足底都有釉料。普通瓷器在窑内,尤其是陶钵内烧制时,由于高温使得瓷器底部与陶钵接触,使釉料无法在底部进行有效的烧制成型,因此一般瓷器的底足都没有釉料。而汝窑瓷器采用一种特有的支丁的烧制方式,即在器物的底部用三点或五点或六点七点等留下痕迹很少的支钉,将瓷器脱离于陶钵,使得用药可以挂在瓷器的足底,使足底也有了相应的釉料,这就是满釉支烧的特有特点。

  真品的釉面长期与空气接触,釉面有一种古旧感,但是通过釉质还能鉴别,釉面匀净,气泡廖若晨星,而且釉内没有绒毛状的流动痕迹者为真品,反之则为仿品。通过30倍以上放大镜观看,真品内气泡清晰可见,似晨星闪烁仿品气泡如堆积的肥皂泡。

  汝窑瓷被称为中国五大名瓷(汝、官、哥、定、钧)的魁首,是古老的青瓷发展到颠峰的标志。汝瓷始烧于宋哲宗元元年(1086年),后因金人南侵,战乱不休,于宋徽宗崇宁五年(1106年)停烧,从此,仅存20年的汝窑瓷便窑毁艺绝。

  现在,由于传世过少,目前出现在拍场的汝官審整器可谓凤毛麟角,这并不是偶然现象。其实在南宋,珍 稀的北宋汝官審,就已经是“近尤难得"。由于汝官窑瓷专为皇 室之用,制作的艺术水准很高,可以说,到月前为止,传世的每一件汝官瓷都是不 可 多 得的艺术珍品。

  谈及清凉寺汝瓷,有人认为,不开片之器,要比开片之器更名贵,这个观点不无道理,那是由胎骨的特殊性所决定的。比如说胎骨中溶入了较多的玉质成分,当然要比一般的香灰胎泥质胎骨更耐烧。从而由于胎骨致密,其中物质挥发,流失甚少,这样使得釉面与胎骨间不存在过大的收缩变化,所以釉面开片减少。这种特殊的配方器,必然为少,所以相对名贵是有一定道理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华夏汝窑百科
同为五大名窑,汝窑何以成为名窑之首?
汝窑瓷器 “纵有家财万贯,不如汝瓷一片”
如何辨别“玛瑙入釉”的汝窑产品?(资料选摘)
正确区分仿汝窑与宋代汝窑真品的方法
汝瓷知识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