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代磁州窑辨伪

  磁州窑的匠师们吸收了传统的水墨画和书法艺术的技法,创造了具有水墨画风的白地黑绘装饰艺术,开启了中国瓷器彩绘装饰的先河,以白地黑花(铁锈花)、刻划花、窑变黑釉的装饰技法突破了当时流行的五大名窑(汝、官、哥、定、钧)的单色釉局限。它那一气呵成的娴熟画艺,令许多艺术大师叹为观止。

  民窑当然第 一位考虑的就是生存,再乱世更是如此,所以多数磁州窑产品都没有定窑的精制,但是由于受到宋徽宗时期大量精美绘画的影响,开始把五代和北宋早期复杂的剔雕工艺渐渐的改成了褐彩绘画。到此就为后世青花瓷的来临,奠定了最重要的基础。

  磁州窑系是北方最 大的一个民窑体系。这个窑系的窑场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西三省,而以河南为多、为早。它们的早期历史似乎可以追溯到唐代北方烧制白瓷的诸民窑,如河南的鹤壁窑、禹县的扒村窑、登封的曲河窑都创烧于唐。禹县扒林窑的白地黑花,以黑彩醇厚、画笔粗放简练见长;山西介休窑的白釉黑绘划花、白釉褐彩绘花,以深浅咖啡色、黑褐色、桔红色和多变化的色调为特点。洁白的化妆土底色托起桔红色的花纹,鲜明美观、独具一格,是磁州窑系中的精绝之作。

  磁州窑是我国古代北方最 大的一个民窑体系,以生产白釉黑彩瓷器著称于世,黑白对比,强烈鲜明,图案十分醒目,刻、划、剔、填彩兼用,并且创造性地将中国绘画的技法,以图案的构成形式,巧妙而生动地绘制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所以传世收藏品也较多。

  磁州窑创造性地结合当时流行的中国写意画的技法,因而瓷器上的纹样更显自然洒脱、清新质朴,寥寥几笔就勾勒出神韵,有人把这种手法比作“以泥胎当宣纸,以斑花石粉为墨汁的挥毫”。与传统的剔、刻、划装饰手法相比,摒弃了费时费工的繁琐,铁锈花装饰手法充分发扬了中国写意画中的笔力与速度,苍劲阴柔、意趣横生、线条流畅、轻松活泼的优势,更能表现出浓厚的生活气息,因而很受民间欢迎,铁锈花装饰迅速在北方流行。

  磁州窑的纹饰具有明显的民间色彩,虽寥寥数笔却颇为传神。无论是彩绘、刻划,还是人物、动物、植物,均表现出活泼的格调和浓厚的乡土风情。而仿品虽刻意模仿,但笔力滞涩,终不勉矫揉造作。真品笔法豪放、自 由舒展,在不经意中追求婀娜多姿的神韵。而仿品刻意模仿,有形无神,线条过于纤细,缺乏真品浓墨淋漓的韵味。特别是卷草纹之间的点划线条距真品甚远,真品随意点划,舒展流畅。仿品则因制造者功力不够,心有余而力不足,下笔点划之中犹豫不决。结果点划生硬,犹如中国传统线描中的钉头鼠尾。其次,真品的纹饰以二方连续图案为基本骨架,但采用了大面积留白的画法,使纹饰自 由穿插有较大的空间。而仿品则纹饰繁密,虽为二方连续,但穿插过程中有拘谨之感。

  磁州窑姓氏款,均见于各式瓷枕上。常见有:“张大家造”、“吉祥张家造”、“张大家枕”、“张白家造”、“花瓶刘家造”、 “滏阳陈家造”、“漳宾逸人造”、“赵家造”、“李家造”、“王家造”、“申家造”、“王氏寿明”、“王氏天明”、“赵小奇”、“程三程小”等。以上可看出在当时可能都是为不同姓氏人家所烧制,但以张姓为最多,这说明张姓在本地属于大姓,同时也可看出当时民间用瓷枕作枕具也是一种时尚。考古资料表明,磁州窑烧制瓷枕的窑址已发现多处,并且延续时间长达三百多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磁州窑的特征以及鉴赏
磁州窑经典瓷器鉴赏
宋代磁州窑:大众化的艺术
记录(115)之故宫 武英殿陶瓷馆(10)
【涨知识】历代磁州窑的这些事你都不知道,怎样玩转收藏?
金代山西介休窑陶瓷纹饰的民俗风格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